文/王炳杰
(吉林省梅河口市牛心頂鎮畜牧獸醫站)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揮發性脂肪酸代謝紊亂所引起的一種危害較大的營養代謝病,常見于分泌后第10~60天的高產奶牛,發病率高達34.0%;分娩第3~6胎的奶牛也易患該病,主要表現為酮乳、酮血、酮尿,因此,該病又稱為奶?!巴虿 被颉巴Y”。奶牛酮病不僅會造成奶牛機體功能失調,使得奶牛產奶量低、血糖低、消化機能差,還會引發奶??共×θ跻约吧窠浵到y、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的疾病,導致牧場不得不淘汰患病奶牛,直接損害了牧場的經濟利益,因此,必須重視奶牛酮病的防治。
長時間飼喂乙酸、丁酸含量過高的飼料,飼料質量過差,突然更換日糧配方等不合理的飼養管理方式容易打亂奶牛自身健康的消化功能,使得瘤胃和體內血液中酮體物質堆積,無法正常代謝,最終引發奶牛酮病。
日糧結構不合理,如日糧中蛋白質、脂肪含量過高,而缺乏碘、鈷、磷等礦物質,失衡的營養結構會誘發奶牛機體進行大量的體脂代謝,從而產生大量的酮體而使奶?;疾?。
一方面,奶牛由于缺乏適量的運動而過于肥胖,導致內分泌功能紊亂,干擾了胰島素的正常分泌,不利于體脂的代謝;另一方面,奶牛在干奶期食用了大量的高能量飼料,使得體內脂肪含量蓄積而造成肥胖,體內糖代謝過程紊亂而誘發酮病的產生[1]。
飼料中毒、真胃變位、創作性網胃炎和脂肪肝都會引發機體消化系統代謝機能減退,從而加劇了奶牛血液內酮體的含量,繼而誘發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主要包括消耗型和神經型兩種類型。
消耗型奶牛酮病的體溫、呼吸和心跳都正常,該類型疾病的發病率高、病死率低,主要表現為機體多項代謝功能下降。第一,消化功能下降,表現為食欲減退,對干草的采食量少,拒絕食用精料和青貯。第二,泌乳機能減退,表現為產奶量低,乳汁中有大量泡沫。第三,瘤胃蠕動速度減慢,動用機體皮下脂肪大量消耗,皮膚彈性大大降低。第四,精神狀況不佳,運動量減少。第五,病情嚴重時,呼出的氣體、尿液和分泌的乳汁中有丙酮味(爛蘋果味),外界溫度越高,氣味越明顯。消耗型奶牛酮病前期血糖含量變化不大,尿酮濃度高,臨床癥狀不明顯,往往不容易被發現,造成病程過長,后期血液內酮體濃度逐漸升高,嚴重影響奶牛的產奶性能。
神經型奶牛酮病發病率低,但臨床癥狀明顯,主要表現為神經癥狀,容易診斷。第一,在消耗型癥狀基礎上,奶牛突然興奮不安、高度緊張,個別奶牛有震顫或吼叫,至少持續1 h[2]。第二,奶牛停止吃草、空口咀嚼、磨牙、嘴角有大量的黏液流出,停止反芻。第三,奶牛視力模糊,走路搖擺不定,嚴重時四肢叉開或相互交叉。第四,發病2 天后,奶牛從高度敏感到精神沉郁、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大大下降,頭低耳耷,當病情嚴重時會出現昏迷。
首先,根據奶牛繁殖性能進行判定,奶牛酮病常見于產犢后的第10~60天之內,尤其是第1個泌乳月為奶牛酮病的高發階段,不同胎次的奶牛都容易發病,以產3~6胎的奶牛發病率最高。其次,根據奶牛的年齡和產奶量進行判定,青年奶牛也可以患病,高產奶牛容易隱性發病,奶牛產奶量和體重都下降,休情期延長,受胎率低或伴有神經癥狀,排出的氣體、尿液或乳汁有爛蘋果氣味,就能初步確診為奶牛酮病。同時,春季、冬季的發病率較高,高產奶牛季節發病不明顯。
患前胃遲緩和產后癱瘓的奶牛尿液中酮體的含量也會明顯增高,因此,要根據奶牛的外部特征和采食情況進行區分?;记拔高t緩的奶牛也是食欲減退、瘤胃蠕動音減弱、反芻次數減少,不喜精料,但是患前胃遲緩的奶牛仍食青干草?;籍a后癱瘓的奶牛站立困難,大多呈睡眠姿勢,且發病時間往往在產后12~24 h之內,奶牛瞳孔反射消失,若乳房送風或注射鈣制劑,奶牛能馬上站立,但是患酮病的奶牛無法立即站立。
試劑診斷方法簡便可行,準確率高。將1.0 g亞硝基鐵氰化鈉、20.0 g無水碳酸鈉、20.0 g干燥硫酸銨混合,磨成粉末,于棕色玻璃瓶避光干燥保存。使用時,用天平稱量0.2~0.5 g粉末于消毒后的玻璃瓶蓋上,加入代檢樣品(奶牛血液、尿液、乳汁),濕潤混合1~3 min,肉眼觀察呈淡紅或紫紅色,表示陽性,即為奶牛酮病,顏色越發深紫紅色,表明酮體含量越高。
第一,根據奶牛自身體質,強化飼養管理,提供多種優質的青干草飼料、補充日糧中維生素的攝入量,但日糧總重量應嚴格按照奶牛體重和產奶量進行控制。第二,嚴禁飼喂霉變或劣質飼草,定期在飼料中加入2.0%碳酸氫鈉,有利于降低瘤胃酸中毒的發生。第三,每天保證適量運動,有效控制奶牛體重,防止由于過肥而引發的奶牛酮病。第四,加強牛舍和運動場的清潔,除了日常的清掃和消毒,還需要保證牛舍內的干燥通風和日照。
第一,根據奶牛泌乳階段和產奶量調整日糧結構,保證日糧中有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鈣、磷含量分別為0.6%和0.3%。第二,注意干奶期奶牛的日糧結構,蛋白質含量在8.0%~10.0%、粗飼料含量大于19.0%,碳氮比為1∶1適宜。
定期開展酮病檢測,尤其是分娩前15 天和分娩后15 天,對奶牛尿液、乳汁和血液中的酮體含量進行檢測,若發現奶牛為隱性酮病,及時進行藥物干預,防止奶牛酮病惡化[3]。
第一,補充體液,緩解奶牛瘤胃的酸中毒,可以靜脈注射1 000~1 500 mL 2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并在日糧中補充足量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B。第二,防止病牛由消耗型向神經型癥狀轉變,靜脈注射400 mL 5%碳酸氫鈉注射液,每天2 次,連續注射3 天,同時在日糧中添加200 g甘油,連續食用5 天,不僅能緩解代謝性酸中毒,還能有效降低鉛、砷、汞等重金屬元素引發的多發性神經炎的發生。
綜上所述,日常飼養管理、營養、肥胖和疾病等因素都會影響奶牛健康狀況,引發奶牛酮病。奶牛酮病雖然常見于高產奶牛產后,但產前也需要對奶牛體質進行調理,避免日糧中精料和蛋白質含量過高引起的消化機能減退。奶牛酮病主要受日糧結構影響,因此,在季節更替時,需要額外調整和留意日糧結構,增加日糧中優質粗飼料、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含量,增加適宜的運動量,減少脂肪飼料的攝入。高產奶牛產后可補充葡萄糖或丙酸鈉來降低酮病的發病率??偠灾?,奶牛酮病要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現,及時治療,將由于奶牛酮病引起的損失降低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