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雷
在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促進建筑產業進步已經成為建筑行業的重要發展趨勢,其中,通過就BIM技術與建筑工程建設過程進行高效結合,不僅能夠在形成健全信息化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上保障建筑工程建設的總體水平,同時也能借助系統的數據分析在幫助建筑企業及時調整市場決策的基礎上提升工程建設的整體效益。對此,文章圍繞BIM技術,在概述其基本內容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其與建筑信息化的關系和具體的應用價值,旨在給予廣大建筑企業一定的幫助,并最終在提升BIM技術應用水平的同時促進建筑工程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基于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在明確建筑施工整體目標基礎上系統開展建設管理工作,已經成為諸多建筑企業的重要共識,然而,在傳統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建筑企業普遍缺乏對于建筑工程施工價值的系統分析,因此無法滿足建筑企業的造價管理需求。對此,基于BIM技術搭建建筑信息化價值分析體系,可在推進建筑施工信息透明化的基礎上通過整合應用計算機技術、仿真技術形成完整的建筑信息模型,進而一方面幫助建筑企業進一步就自身信息化設計理念進行創新,另一方面在幫助建筑企業正確調整發展決策的基礎上促進其市場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針對BIM技術,其依托于計算機技術產生,是繼CAD技術大幅發展之后建筑設計行業的又一次設計革命。其中,對比CAD技術,BIM技術于時間維度層面進行了創新,能夠通過構建以建筑物為主導的三維模型以實現建筑施工全過程的可視化分析。在此基礎上,通過就建筑施工模型進行分析,建筑企業的施工管理人員能夠精確把握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各種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并分析其產生原因的基礎上保障建筑施工工作的協調有序開展。
此外,在基于BIM技術開展施工價值分析的過程中,建筑設計人員的設計圖紙往往是整項工作的關鍵,而在傳統處理方式中,通過將CAD圖紙導入成本預算軟件,雖然能夠滿足基本的分析需求,但價值分析的準確性往往無法得到保障,很容易對工程造價的科學性造成影響。對此,通過引入BIM技術,針對建筑造價信息的快速編制得以實現,不僅可獲取最為準確的施工價值分析,同時也因其具有實時更新功能可以始終確保建筑企業建設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通過分析BIM技術,圍繞BIM技術搭建建筑信息化施工價值分析模型。首先,借助編程接口(API)就計算機中的價值分析系統進行優化,其中依賴BIM體系中常用的計算機軟件Rebit進行連接,同時圍繞開放式數據庫ODB構建價值分析體系,進而形成完整的BIM技術框架;其次,采用ODBC軟件就建筑施工過程中涉及的各類建筑信息進行集成整合,在賦予各項數據基本屬性的同時構建三維施工模型,進而一方面方便施工人員掌握各項技術信息的具體數據,另一方面確保BIM系統的工作效率;最后,依托于三維BIM建筑施工圖紙,核對建筑施工數據,借助事先制定的屬性明確工程項目的匹配價格,同時借助Excel等軟件形成計算機價值分析程序,最終實現建筑企業的可視化價值分析處理。
在傳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方案設計、建筑施工、運營管理均作為相對獨立的管理項目來交由不同管理人員進行管控,且施工企業多強調圍繞建筑設計圖紙展開管理工作,任何管理工作均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建筑設計圖紙之上。但是,考慮到該管理模式缺乏對于業主需求的考量以及對市場變化規律的分析,導致工程管理效果相對較差,很容易對業主的利益造成影響。對此,新經濟形態要求建筑企業必須盡快就工程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在推行一套以信息化管理體系為依托管理模式的基礎上保障建筑企業的工程管理水平。其中,根據《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我國建筑工程企業應著手于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經營管理工作,在推進建筑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同時切實提升自身的生產經營水平。
在此背景下,BIM技術作為一種于DM、PM、FM等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的全新管理工藝逐漸被建筑行業所認可。首先,通過開展全壽命周期工程管理,包括工程前期策劃、方案設計、項目采購、項目施工、竣工驗收、后期維護在內的多項工序均能夠列入項目管理體系,借此管理人員能夠借助BIM技術搭建完整的工程信息數據庫,有助于在統籌多種數據信息并協調各參建單位的基礎上保障建筑信息化管理的全面施行;其次,針對管理過程,BIM技術使得不同建筑工序得以協調進行,能夠在大幅提升工程建設質量的同時以三維模擬平臺為依托準確控制工程建設過程所存在的各種質量安全隱患,并最終達到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的目的。
在工程施工前期,材料堆放、結構尺寸、設備位置、技術選擇均有可能對工程的整體效率和質量造成影響,而BIM技術最大的應用價值便在于能夠通過搭建現場工程模型以確保不同工程要素的精準管控。其中,可借助1:1比例尺寸的三維工程模型實現對于材料尺寸、面積、位置及運輸線路的科學管理,不僅兼顧精準化、動態化、信息化等諸多管理原則,同時管理內容也更加豐富、更加詳細,有助于排除一切可能對工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的風險因素。此外,現階段BIM技術已經在相關行業標準的支持下滿足了工程竣工交付的驗收需求,即借助專業化的工程分工模式,工程管理人員可以以CAD圖紙為基礎實現工程模型的全面化管理,最終促進了工程項目建設的信息化發展。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模型碰撞檢測、工程造價管理、三維模擬仿真漫游以及BIM5D技術的應用是BIM技術的主要應用形態,具體如下:
(1)BIM模型碰撞檢測
在傳統工程設計過程中,雖然依托CAD技術設計人員能夠基本保障設計圖紙的精確性和可行性,但由于不同設計單位相互獨立,相互之間缺少必要聯系溝通,導致信息共享機制相對缺失,很難保證專業性圖紙間的關聯度。在此基礎上,工程本身的精準度會大幅受到影響,容易出現結構碰撞或管線沖突問題。對此,BIM技術的應用能夠使不同設計單位的數據參數整合到同一Revit模型之中,可在Nacisworks的支撐下實現管線碰撞的系統檢測,有助于在幫助設計人員調整設計方案的同時為后期的專業管線安裝提供充足的幫助。
(2)BIM工程造價管理
針對BIM工程造價管理層面,可基于Revit軟件開展圍繞工程造價信息的表格化管理,不僅可在定額清單項目精準匹配的基礎上實現構件造價的精細化管理,同時也能圍繞三維工程模型對整個工程的體積特征進行分析,最終形成完整的基礎數據體系,并以此保障工程造價的精確性和全面性。
(3)BIM三維虛擬仿真漫游
相比于傳統工程建設管理,對工程實際使用體驗進行模擬仿真,是BIM技術的一大應用亮點。其中,BIM技術以第三人稱為依托,通過識別體驗者的身高以幫助其進行視頻漫游,可以在引導體驗者身臨其境感受建筑物內部環境的過程中了解建筑物的設計不足,進而在事先調整建筑結構設計方案的基礎上保障建筑設計能夠切實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4)BIM5D技術應用
在BIM技術的發展影響下,通過應用5D工程模型,包括資金花費調節、人力資源管理、機械進出場時間控制在內的管理項目均能得到動態化、實時化管理,可以在提高工程建設資源利用價值的基礎上快速實現工程建設的信息化管理目標。
針對現階段BIM技術應用情況,整體管理工作愈發呈現出信息化和全面化發展特征。首先,相比于傳統圖紙管理模式,BIM技術應用視角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更加直觀、更加全面,尤其是三維立體模型的搭建,能夠給予建筑設計人員更多的數據支持和仿真幫助;其次,圍繞BIM技術,建筑企業能夠針對現場工程數據信息搭建完善工程數據庫,而這對于企業構建風險預估機制和組織協調體系有著巨大的幫助;最后,在BIM技術應用下,建筑企業可以運用較強的模擬性實現對于設計、施工、造價、交付等多個方面的全過程管控,有助于推動建筑企業的信息化發展。
綜上,在具體的BIM技術應用過程中,建筑企業及相關建設管理人員需清楚明確BIM技術與建筑工程信息化發展間的重要關系,在充分挖掘BIM技術體系應用價值的基礎上,提升建筑信息化管理的整體水平,最終為建筑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充足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