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春芳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沈陽 110000)
中職管理人員要在日常管理中不斷改變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學校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要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制度來管理學生,要像對待家人一樣關心和愛護學生,時時刻刻關心學生的狀態,幫助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走入社會后有更好的發展。
在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由于中職院校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經濟環境和家庭環境均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學生對于學習和生活的心態并不樂觀,還有一些學生多多少少會存在一些偏執和叛逆的心理,這大大地增加了中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工作難度,使得中職院校的學生們管理工作很難開展,管理效果和質量不盡如人意。與此同時,很多中職院校的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對學生們缺乏關愛和照顧,沒有更好地走進學生們的心里,沒有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和諧關系,這也不利于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有一些教師過分重視短期利益,缺乏長遠的眼光和潛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質量很難得到提升。
工作新模式可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我。管理工作活動的合理設計不僅能使學校管理更上一層樓,還能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管理人員在管理中會遇到困難,如學生不配合的情況,這就需要管理人員對工作方法進行創新,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比如模擬公司應聘,因為這是中職學生以后會面對的情況,所以學生并不陌生,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中職學生往往會等到最后畢業時候才發覺自己應該學的東西卻沒有學到,而在模擬過程中,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增加他們應聘工作的經驗,增加自己的生活經驗。中職管理人員也缺乏管理,這會導致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不是很高。學會做人處事在社會或企業中都是很重要的,中職管理人員要告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觀察他人的舉止言談,自己也要懂得分寸,不要做與職責、身份不符的行為。學生正在成長,是發展中的人,心智還不成熟,管理人員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的選擇。組織思想教育活動,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發揮學生的個性優勢,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就會變得濃厚。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責任感、誠信意識、艱苦奮斗精神等進行滲透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發揮教育優勢,掌握學生特點,做好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隨著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的深入改革,教師要針對目前存在的高職思想課程教育定位不準確的問題,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深化教學主渠道,重新回歸職業教育優勢。要肯定思想教育課程的關鍵地位,根據就業導向和社會需求,對不同專業不同職業的學生特點進行分析,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急學生所急,講學生所需,從學生的身心健康出發,不斷深化教學內容,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中職管理人員管理工作模式的創新和改變,也將影響班級文化的建設,班干部要努力做好服務學生的工作。中職管理人員會實行晉升和淘汰機制,這能增加學生的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可以將企業文化應用于實踐,把教室當做一個工廠,自己扮演工廠里的工人,設置優秀員工進行獎勵,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發展的壓力,隔段時間進行班級考核,沒有通過班級考核的學生進行一定的小處罰。通過這樣的方式,改善了班級文化,同時也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學生可以學習到有關企業的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的好壞將會影響一個班學生的道德形成和習慣養成,中職管理人員要恪盡職守,積極改善班級文化,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盡力解決學生的煩惱和疑惑。班級文化建設需要所有學生和中職管理人員共同努力,應將企業文化滲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兩者的發展。
學生由于年齡還很小,自我管理意識不強。有些學生自由散漫,沒有上進心,還有的學生道德水平不高,對一些事情不能合理的處理。中職管理人員可以開展道德講堂,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生活,使其能夠積極關注身邊的人、事、物。在道德與法治課上,學生們能夠發現自己生活中沒有發現的細節,提高了對事物的好奇心,更加積極地去了解事物的本質,這對同學們的品德養成至關重要。應引導他們向品行好的人學習,教師也應為人師表,給同學們樹立一個好榜樣,使他們發展成具有奉獻社會精神的、有責任的公民。中職管理人員要鼓勵學生自我管理,培養他們的上進心,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生活中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相互給予意見和建議,這樣不僅能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感情,還能使學生不斷提升自己。教師可以讓學生設置職業目標,明確努力方向,這樣學生才不會漫無目的地度過中職學習時光。輔導員要督促學生完成自己的目標,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明白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學生管理工作中,中職院校教師們的學生管理觀念比較落后和傳統,且在教學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不利于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中職院校的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們的主體性地位,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來進行管理,創新管理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觀念,一切管理活動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多為學生考慮,多關心和愛護學生,挖掘學生們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中職院校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對學生們實施合理、科學的管理策略,將教育的合力發揮出來,培養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樹立班級的好風尚。此外,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學管理也是學生管理的重要方面。在進行中職院校學生教學管理工作時,教師不僅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更好地培養,將學生們的被動管理和受教的地位轉變成主動、積極的主體性行為,從而更好地培養和挖掘學生們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中職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在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價值。要想更好地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中職院校的教師必須要加自身能力建設,強化和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管理能力,豐富自己的管理經驗,提升專業管理能力和水平,以身作則,為學生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將育人先鋒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中職院校的教師要秉持終身學習的精神,多學習和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管理學生,這樣能夠使師生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獲得學生的認可,從而更好地發揮出管理的作用和影響力,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