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銀娟
(南通市旅游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0)
傳統的導游專業教學課堂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如今,這種教學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必須要對導游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1]。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院校導游專業課程還仍以理論課程為主,甚至整節課程都在教師的講授中完成,理論課程課時太多,學生缺乏到課內外進行實踐和操作的機會[2]。部分教師一直在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味地使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缺乏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此外,理論教材與實際的市場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學生難以將所學知識充分運用到日后工作中[2]。
傳統的課堂互動主要表現形式為教師問、學生答,互動過程單一且機械化,教師互動的主要目的是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學注意聽課,這種互動模式不僅不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缺乏互動的意義。只有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積極地互動才能被稱之為這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教與學的有機結合才可以真正發揮出教育的作用,但現實中學生的思維往往被“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所扼殺[3]。
傳統的導游專業課堂更注意教師的“教”,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整節課都是在教師的思路帶領下完成,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創新能力[4]。
學生由于缺乏社會實踐,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適應社會。而導游專業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出能夠適應市場發展的專業化導游人才,所需人才必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出導游工作過程的真實性。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導游工作過程的真實展現,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就會發現所遇到的問題與教材理論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會讓學生感到無所適從,很難在短時間內融入社會[5]。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與師德修養,積極進行反思與自省,主動了解導游行業的發展趨勢、行業標準、用人需求,全面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與教育觀念。教師不僅要具備理論知識,還應具備實踐能力。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帶領學生對導游專業課程進行綜合應用,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6]。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探索,不要向學生施加壓力,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機結合,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練習。
通過線上教學平臺和線下課堂的有效配合,使學生能夠對導游專業的知識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在設計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在線教學平臺有效完成課前預習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重要意義,而課后作業則可以通過課堂互動的形式來完成,進而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設計闖關形式的線上課后練習,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平臺進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練習,有效組成學習閉環,使所學到的知識能夠得到有效內化[7]。在線教學平臺上有很多關于導游行業的新聞和專業知識,便于學生自行瀏覽和學習,對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深度與廣度具有積極意義。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了模擬導游課程,并以導游職業工作全過程為依據設置了一體化情境教學法。通過先學、后練、再實踐這三個步驟對導游服務的綜合需求進行整合。還可以通過對導游崗位進行職業分析和課程內容設置來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并在此基礎上實施相關的學習與考核方法,確保課程目標能夠與學生的就業目標達成一致。
應合理建設雙師型教學隊伍,引入具有較多工作經驗的專業導游來學校進行兼職授課,對學生的專業課進行教學補充。中職學校導游專業校本教材的內容應涉及理論知識、職業能力、崗位技能、職業素養等幾大模塊,要培養出具有較強綜合職業素養和社會核心競爭力的學生。
導游專業課有大量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如果單純要求學生機械化地背誦,學生就會產生惰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分組競賽的形式來鞏固教學效果,在競賽間歇時間還可以穿插學生的才藝表演,競賽得分落后的組別會受到相應的懲罰,使學生的知識在愉悅的氛圍下得到內化。例如,教師可以將涉及比賽的內容和知識點大綱分發給學生,并將學生平均分為若干小組,然后以抽簽的形式來決定競賽考核的題目和參與該題目答題的組員。參賽學生和所答題目都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學生需要將考核大綱內的學習內容充分掌握。如果單一對個人進行考核,部分學生就會產生較強的惰性,不愿意學習,也不在乎考核結果。但對所有學生進行平均分組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學習熱情,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8]。
教師可以親自擔任導游,讓學生們充當游客,并帶領學生們進行景點實訓。教師在帶團過程中可以根據以往的經典案例展現出錯誤的帶團方式,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找出教師的錯誤示范,并說出正確的處理方式。學生在充當游客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體驗到游客的想法和需求,教師應在此過程中教會學生換位思考,要站在游客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以避免糾紛的發生。
中職學校應給學生提供更多機會進行校外實訓,一方面可以對在課堂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另一方面還能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發現教材與市場發展之間存在的差異。學校方面可以與相關單位進行合作,讓學生在景區做義務講解員,與有經驗的導游共同帶團,以豐富實踐經驗。景區講解不僅是語言表達的過程,更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形成和展現的過程,導游講解不僅要有計劃性、客觀性,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性。還可以在校內進行模擬導游,所有學生輪番上陣充當導游和游客,并設置一個流程與線路,讓學生在模擬導游的過程中充分鍛煉自身的語言能力和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