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立 唐山廣播電視臺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信息、評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非常大的轉變。相較于網絡媒體而言,傳統媒體由于各類新聞資訊的傳播效率偏低,所以其受眾群體越來越少,只有主動適應社會對傳播方式作出合理調整,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廣電新聞評論在網絡媒體中的新常態運用進行研究。
在傳統媒體中,新聞評論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達自己當前所處的立場與觀點,廣播電視節目在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大部分家庭的核心娛樂手段,其中新聞評論屬于輸出媒體新聞觀念的重要指標。而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中的新聞評論方法已經很難滿足如今的需求,所以必須通過對傳統新聞評論進行合理優化,才能夠讓讓新聞評論發揮出應有的作用[1]。新時期常見的新聞評論呈現方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賬號發言。在網絡媒體中,通過注冊賬號便可以在平臺中發言,但是網絡媒體能夠掩蓋個人信息,所以很多人在網絡發言期間不會有所忌諱,無論采用哪種評論方式都是個人觀點的有效輸出。第二,留言評論。在網絡媒體中,留言屬于一種非常重要的互動方式,因為互聯網自身具有開放性、便捷性,所以愿意參與網絡評論留言的用戶要遠遠高于傳統媒體中的用戶留言。雖然留言質量無法得到保障,但留言數量的提高將會有效促進二次傳播。第三,分享轉發。在新聞評論中,分享轉發是傳統媒體并不具備的一種方式,雖然轉發的過程并不涉及內容評論,但是所有的轉發都可以表現出自己的價值觀點,因為愿意轉發的前提便是認同。第四,熱點搜索。以互聯網為核心的網絡媒體,其熱點新聞在人們的瀏覽過程中將會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將會帶動新聞內容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現如今,多數人的新聞閱讀習慣已經在網絡媒體的作用下發生了轉變,通過手機隨時可以獲取到自己想要了解的資訊。人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便可以完成新聞內容的有效閱讀。所以傳統媒體必須在發展過程中主動融合新媒體,才能夠在新時期的發展下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媒體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拓展自身的受眾群體,通過加強與網絡平臺相互之間的合作、交流,來增加媒體影響力,并獲取更多發展空間。
在傳統媒體運營過程中,新聞資源不足是制約其高速發展的重點問題,因為通過常規渠道獲取的新聞信息有限,而且還需要針對新聞內容進行采訪與調查,所以產能不足是很多傳統媒體都必須重視的一項重點問題。而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媒體能夠獲取的新聞內容更多,受眾也將變得更加廣泛,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也將變得更大。在激烈的競爭過程中,為了吸引足夠的受眾,就需要從時效性與質量出發,通過高品質的內容吸引受眾,利用優質的新聞評論互動來實現受眾的大規模留存。除此之外,在新聞媒體的經營發展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利用新聞評論來回收新聞讀者的看法,從而對新聞內容作出合理優化。
新聞事件與其帶來的新聞評論將會促使人們對于該事件的認知發生變化,當人們對于新聞事件具有普遍看法時,新聞就出現了主流民意,代表著絕大多數網民的觀念。在民意的作用下,輿論的力量將會為新聞評論帶來非常好的素材,因為當新聞事件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時,人們需要的便是個人觀點的表達途徑,而新聞評論正是人們輸出觀點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把握熱點新聞能夠促使傳統媒體的發展速度得到大幅提高[2]。
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傳統廣播電視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制約,為了打破經營中遇到的瓶頸,融媒體成為重點傳統媒體所關注的重點。通過強化對于融合方式的認知,可以讓傳統媒體在網絡媒體中得到發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比,其新聞內容、質量普遍更高,因為傳統媒體從業者對于新聞真實性與新聞品質的要求普遍強于新媒體。而在新聞評論常態化的影響下,新聞評論員還可以結合當前的群眾觀點對新聞內容作出梳理,以此來加強對于新聞內容的把握,讓新聞評論變得更加準確與客觀。需要注意的是,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新聞傳播速度將會變得極快,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也將受到影響,而傳統媒體在群眾眼中往往是官方正確消息的代名詞,所以在開展新聞評論之前,必須主動了解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以客觀的態度把握新聞內容的引導方向,避免新聞輿論受到錯誤影響。
總而言之,廣播電視新聞評論是傳統媒體表達新聞觀點的重要內容。在網絡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廣電新聞評論為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需要主動融入到網絡媒體中,以此來獲得更多受眾。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到新聞評論的重要性,廣電新聞評論在網絡媒體中的運用將會變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