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小平
安全工作既是攻堅戰,也是防守戰,“攻”“守”結合,才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有效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對煤礦企業而言,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安全是根基,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安全工作既是攻堅戰,也是防守戰,要想取得勝利,不但要有攻占堡壘的舉措,也要有固守陣地的辦法,這樣才能不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有效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礦井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攻”就是以嚴治細管、系統防范、質量標準、一提雙優為手段,實現防范安全事故的“火力”全覆蓋。
堅持向嚴管要安全。要深化細化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嚴抓問題閉合,著力從監管的形式、方法、內容、效果上做文章,提升安監的標準,強化內容的深度,抓好結果的運用,進一步提升內部安全檢查、系統評估、專項整治的針對性、精確性和實效性,實現安全檢查“費效比”歸零,切實提升安全監管的效率;抓好安監結果的運用,通過對查出問題的分析、總結,找出管理薄弱環節,對照修正和完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更好地指導現場安全管理;嚴抓問題閉合,對延期整改、安全隱患處理不及時的,倒掛追責,形成嚴抓嚴防嚴管的安全生產網格監管體系。
堅持向系統要安全。要始終堅持“細查系統、嚴控風險、根治隱患、防范事故”不動搖,加大對井上下、煤與非煤、生產與生活全方位安全監控,著重加強防沖限員、卸壓解危措施落實和“一通三防”、防治水、頂板、安撤、提升運輸等風險管控,抓好季節性安全隱患排查以及地面廠網點、高溫高壓容器、消防及危險化工品管理,實行排查、督辦、復查、考核鏈式閉合管理,確保各類風險隱患可控在控;加強交通安全教育、食品衛生防疫、網絡系統安全和治安保衛工作,確保礦區環境安全穩定。
堅持向質量要安全。堅持把質量標準化作為安全管理的基礎,明確各專業質量主體責任,實施“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以標準規范的現場管理,為職工創造文明舒適、本質安全的生產環境。強化內在安全質量標準化,以動態達標和過程管控提升工作質量,以責任倒溯追究確保工程質量達標,推進質量標準化由靜態向動態、由工程向工序達標延伸,促進規程措施和施工標準在現場得到落實、得到提升;深化對標評優找差活動,堅持不定時間、不打招呼召開“正反現場會”,加大隱患問題曝光、分析、處罰力度,督促整改落實,力促對標提升,確保安全生產。
堅持向信息化要安全。充分利用大數據網絡平臺,發揮全層級管理、礦級大數據平臺、雙防機制平臺、調度信息平臺、井下手持智能機、檔案管理云、清倉查庫平臺和“釘釘”軟件等信息化系統優勢,打破信息孤島,增強安全管理的傳播性和滲透性,促進管理提質增效;全面升級無線通信網絡,打造礦井萬兆工業環網和地面5G、井下4G網絡數據鏈,提升精確定位系統建設水平,提供高速穩定網絡保障,實現井下智能監管,下井人員定位通訊全覆蓋。
堅持向智能化要安全。倡導“科技興安、無人則安”理念,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推進“以機換人、以機代人”;堅持智能裝備應用、合作研發和現有裝備效能發揮“三個并重”,大力開展科技攻關,提升所有工作面裝備智能化水平,不斷創新綜采工作面安撤工藝,加強安撤專用工具的研發、引進、推廣,提高工作效率;嚴格制定智能建設規劃時間表、路線圖,加快推進關鍵技術裝備研發、制約課題的試驗攻關和先進設備的調研引進,實現井下生產自動化作業。
堅持向勞動組織優化要安全。
持續優化勞動組織,大力實施“瘦身”作業,嚴格落實采掘“5788”定員、AB班輪崗、輔助崗位區域化管理,調整用工結構,嚴格井下限員管理,實現“定編定崗定員”全覆蓋,逐步推進大班制、五天工作制生產新模式,將單班入井人數控制在200人以內,進一步優化機電、洗運、地面后勤等輔助專業人員結構,達到減人提效、少人則安的管理目標。
“守”就是以素質提升、標準流程、誠信履職、健康防范、黨建引領為手段,筑牢防范安全事故的防火墻。
加強全員素質提升。提升職工安全意識,形成常態化培訓機制,充分發揮VR培訓基地、手機APP、教考中心、實訓基地“四大平臺”作用,深化事故案例警示教育、“一崗三案例”學習、“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警示教育日”等活動;持續豐富以事故案例警示為重點的宣傳載體及內容,發揮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優勢和協同效能,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加大“一崗多能”培訓方案多維度延伸,打造采掘區隊獨立作業的B班隊伍和井下輔助單位“區域全能”隊伍,加強區隊長、班組長、安監員、調度員等“關鍵人物”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應知應會、應急處置能力。
加強崗位標準流程化操作。
把崗位標準流程操作法作為“一把手”工程、主線活動,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來抓,深入開展“五描述一操作”實訓演練以及“學法規、抓落實、強管理”活動,不斷提升職工安全操作和安全防范能力,做到引領有方向、強推有力度、激勵有手段、深化有成效,提升全員安全素質和操作技能。
加強職業健康管理水平。堅持把職業健康與安全生產工作安排、部署、落實、檢查、考核做到“五同時”,對有關部門職責落實進行績效考核,對職業病接害工種職業衛生操作規程進行不斷完善。制定“黑臉變白臉”工作方案,明確井下責任區域劃分,堅持使用好清靴機和潔面盆,配齊用好勞動防護用品,確保職工職業健康。
加強安全誠信履職。倡導“誠信+從嚴”的安全理念,充分利用各崗位安全生產誠信評價和考核獎懲機制,對誠信缺失、履職缺失、責任缺失現象嚴格追究問責;樹牢“不抓安全就是失職、抓不好安全就是瀆職”的安全首位意識,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帶班下井制度、“區域圖·點數”管理及“手指口述”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確保安全措施落到現場、安全保障落到實處;借助安全信息化平臺,建立安全質量考核、“三違”指標、隱患比率為主要內容的誠信檔案,對專業、科室、區隊、班組、個人五層級進行誠信考核,并與安全工資掛鉤,實現安全預控。
加強黨的建設引領。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保障抓實抓好,在鞏固提升黨建標準化、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基礎上,著力探索黨的建設與企業發展有機統一、緊密結合的“融黨建”模式,將黨建工作無縫融入到礦井安全生產經營等中心工作中,切實增強把關定向、深度融合、保駕護航的能力,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化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四項清單”制度,讓正確的意識形態占領干部職工的思想“制高點”。
守好安全生產的“主陣地”,是檢驗礦井發展、職工幸福的重要標尺。煤礦企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安全作為最大的民生紅利、最好的發展基礎,堅決扛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能力建設,實現企業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