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玲,官 爽
(哈爾濱金融學院,哈爾濱 150030)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興起的最新形式,也是當今人類文明的最高形式。它一開始并不存在,是工業文明發展的結果。一些學者結合我國當前國情,在尊重自然規律,重視環境保護的前提下,將生態文明定義為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合理利用,以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社會與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耗了我國大量的自然資源,并由此導致部分地區自然生態系統出現退化等現象,極大的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與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能夠令人們主動節約資源、維護自然健康與環境穩定,同時在另一方面,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生態環境的健康對社會發展及經濟水平提高的重要意義,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綠色生活、低碳生活,并以此來推動我國綜合實力與社會經濟的進一步提升。
我省環境修復工作不斷加強,有效遏制了森林生態環境的惡化,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明顯,農村環境保護規范,污染治理效果巨大,生態治理水生環境等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期有序發展受到生態保護概念相對缺乏,生態產業規模發展不足,生態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生態管理機制滯后等方面的制約。
為了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的激勵機制,經過多年的改革和探索,黑龍江省正在積極探索利用財政稅收、定價、貸款和保險等政策手段促進環境保護的發展。進一步完善牧場的生態保護機制,對退耕還草實行補償措施。同時,完善對環境破壞的處罰和管理辦法,完善對環境破壞的補償和恢復方法。財政支出杠桿調整的協調適用于農業土地保護的長期核心領域。
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方面,我國有關部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支持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水平與質量。但是,部分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過于注重經濟的發展,缺乏足夠的生態環保理念,導致該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力度不夠。由于部分管理人員缺乏足夠的生態環保理念,導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宣傳力度較弱,無法對群眾進行有效的宣傳教育,影響了群眾環保理念的建立,進一步影響了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發展。
黑龍江省政府積極推進節能環保建設,實行優惠采購,支持強制性采購和節能環保產品采購,以完善綠色采購體系。同時,完善綠色貸款概念體系,與金融監管部門共同實施綠色貸款發行計劃和細則,積極支持重點綠色領域的發展,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我國自然環境發展的概念由發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等五個概念組成,指通過保護生態環境而不破壞生態環境和生態可持續性發展來實現經濟長期的穩定發展。黑龍江省沿襲了過去經濟發展的舊格局,忽略了生態管理工作。首先,環境和經濟的“最佳”轉變是單方面的,不能有效地發展綠色產業,也不能有效地將綠色生態系統整合到市場機制中。
一是生態文明的廣泛宣傳。建立有特色的新型環境媒體的宣傳教育和交流平臺,打造“互聯網+”全媒體時代。二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培養生態道德人格,將生態道德行為的自律置于內心深處,在有意識的人類行為中培養生態道德意識。三是加強生態文明素質教育。提高人們對生態文明的認識,積極培育生態文化和生態倫理,使生態文明成為社會核心價值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立生態文明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安全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全面的制度支持。一是改善組織管理和領導系統。在省委統一領導,政府協調,環境保護部門綜合管理,有關部門的積極參與下,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機制。二是加強對法律制度的監督和保護。建立和完善與黑龍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促進地方生態法規的恢復。三是建立生態文化保障體系。積極構建綠色生態文化的實踐機制,引導人們樹立保護自然、保護生態的生活理念,倡導節儉低碳生活,使綠色生活成為一種文化意識。
一是擴大財政投入機制。建立和擴大對環境保護的財政支持,擴大生態環境資金在各級政府年度預算中的比例,建立環境稅收制度和機制。鼓勵各級地方政府,在積極爭取國家經濟支持和專項環境資金,優化利用專項環境資金項目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指導作用,通過增加來第三方環境污染和購買力平價模型來建立金融資本激勵機制。二是建立私募股權參與機制。抓好國內外主板和創業板引導黑龍江省環保企業資助,鼓勵合格企業進入新三板市場,確保環保類企業發展。
一是完善技術創新的市場驅動機制。加快高科技工業園區的建設,促進生態文明科技企業的人力資本市場發展,完善知識產權承諾,保障科技企業補償機制。黑龍江省應著力建設與環境保護、新能源、新技術、科學技術服務有關的新生態文明,加快建立集科研、研究于一體的市場化管理體系。二是加強人才隊伍機制建設。黑龍江省應加強科技人才建設和環境保護科研機構建設,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科學體系和技術支持,保障生態文明科技人員和科研機構的建設。通過人才激勵機制,擴大生態文明建設人才通道,協調和處理好人才短缺與關鍵人才入境之間的關系,組建一支結構合理、創新優質的生態文明建設人才隊伍。
我國提出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以來,專家學者對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但成果并不明顯。有必要從理論等方面進一步研究生態文明建設。我國的發展狀況具有其獨特性和復雜性,不能只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必須在實踐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繼續提高黑龍江省人民的生態文明素質,改善公共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