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權益調查監測院,哈爾濱 150080)
GIS系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在數字加工條件下對空間信息、分布數據和相關屬性進行分析、運算和處理,在宏觀上進行地理信息加工和利用的一整套綜合性、數字化的技術體系和軟件工程。隨著林區改革進程的逐步深入,林企規劃設計、生態項目建設、林權確權、災害防治、資源檔案管理、林業工作信息化等各項工作已經進入到“深水區”,林業工作應該向數字化和信息化要成績、要效果,而GIS技術的出現為上述工作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新時期,林區應該抓住GIS技術應用的機遇,要結合各項工作的實際與要求準確使用GIS平臺和技術規范,為進一步保障規劃設計、生態項目建設、林權確權、災害防治、資源檔案管理、林業工作信息化等各項工作質量提供具有操作性、實用性的前提與基礎。
林業規劃設計工作具有調查范圍廣、采集數量多、工程量巨大等一系列特點,而GIS技術的應用可以利用數字化手段將設計原則、規劃目標、整體思路進行突出和強化,可以實現規劃設計節點多元資料的收集和多種本底的采集。特別是在小班數據庫加工和圖面資料統計上,GIS技術更是有著高度兼容和整合的優勢,不但具有強大的查詢和搜索能力,而且能夠有效降低規劃設計過程中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以數字化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林業規劃設計的效率和質量。在GIS技術平臺上,各種類型的信息可以實現格式上的加工與轉換。利用GIS技術可以構建矢量化的空間拓撲關系和屬性信息,并以可視化加工將規劃設計的成果以直觀的方式加以展現。有了GIS技術的深入應用,林業規劃設計的精確度和效果有了保障,設計質量和周期也有了數字化和信息化的保障。
生態文明是新時期國家和社會重點建設的類型和種類,是林區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由于生態項目建設具有點多面廣、紛繁復雜的特點,導致建設過程中存在難度大、操作復雜、成效不明顯等一系列實際困難和制約。而GIS技術在生態項目建設中的使用可以大大提升區域規劃、邊界測繪、實施操作等環節的效率和效果,有了GIS技術的應用,再復雜的地形地貌也有了精確的定位,再細碎的分布區域也有了準確的測繪,為科學的生態項目規劃和建設提供了基礎性與實質性的保障。當前,林區在生態項目建設中提出了GIS技術與無人機技術相互整合的新思路,有了無人機平臺作為支撐,GIS技術可以將正向攝影技術、側向影像技術結合起來,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數字化的GIS數據和成果,既有利于對生態項目區域進行及時判斷、系統測量和全面分析,又有利于解決傳統生態項目建設中存在的數據模糊、邊界偏差、成像困難等一系列難題,在提升生態項目建設質量的同時為管理工作和評估工作提供了更為準確、更為豐富的支持與保障。
林權確權是當前林區經濟工作和發展活動的核心,提升林權確權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對于化解林權矛盾、確保主體權益、理順林權關系有著重要的價值與作用。GIS技術在林權確權過程中可以大大降低確權勘界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不但有效克服了確權過程中存在的費用高、進程慢等傳統問題,而且可以形成GIS技術平臺下的林權確權成果,方便不同主體主張各自的權利和利益。新時期,發達地區林企基于GIS技術開發了林權確權操作平臺,在GIS技術深度應用的基礎上,平臺以宗地圖的數字化呈現出林業資源分布、權屬類型、變更記錄等諸多重要信息和數據,不但有效避免了林權確權過程中出現的重復與漏報問題,而且大大降低了林權糾紛和矛盾出現的可能性。利用GIS技術的屬性賦值過程,權利人可以對林地分布信息、林木種類資料、樹木生長狀況進行全面了解,真正實現了對林地林權的數字化、信息化管理。
森林資源時刻受到病蟲害、惡劣天氣、火災等災難的影響,及時消殺病蟲害、有效應對惡劣天氣、快速撲滅火災是林區工作的重要目標。傳統森林災害的防治主要依靠觀察崗、瞭望點等人工方式和舊有手段,這導致林區在各類森林災害前一直處于被動應對的狀態。而GIS技術的應用為森林災害的防治與管理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能性,通過GIS技術平臺可以建立林區病蟲害監測網絡,在遙感和采集技術的支持下對病蟲害進行先期預警和早期干預,進而在早發現、早防范的基礎上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利用GIS技術形成的防火預警信息平臺可以采取溫度探測、熱源跟蹤的方式來進行火災信息采集,并將火點位置、爆發強度的數據自動上報,使林區能夠及時、全面、準確地了解到火災實況,進而制訂出防范與控制森林火災的方案和規劃。在惡劣天氣發生前,可以利用GIS技術預先判斷危害的發生地點與災害程度,然后在GIS技術的基礎上整合天氣預警、防護體系等相關平臺,更好地制訂出針對林區災害性天氣的應對措施。這樣不但提升了林區應對災害和惡劣天氣的能力,而且也對林業資源形成了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的保護。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林區各項工作都有了關于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在林業科技不斷創新和林區經濟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信息化平臺就成為了新時期林業工作的主要方向。GIS技術可以最大限度開發林企、林區、森林資源的發展潛力,不但能夠滿足生態工程、林區建設的需要,而且也在客觀上推進了林業工作信息化的進程。利用GIS技術,林業的調查、保護、管理、生產等各個環節和各項工作有了數字化基礎,在數據加工、信息存儲、輔助決策上的價值和功能更是為林區各種操作提供了便捷、準確、高效的前提,在大大降低林業工作出現疏漏和錯誤的前提下實現了林業工作信息化的建設目標。GIS技術的深度應用也催生了新時期林業工作的新模式和新體系,利用GIS技術構建的新載體使得相鄰行業、領域和范疇的工作可以向林業工作進一步滲透和深入。隨著GIS技術在各個產業應用層次的進一步深化,GIS技術將會成為林業工作與其他工作相融合的平臺,以GIS技術為基礎的林業工作新范式將會以更豐富、更統一、更完善的方式加以呈現。
要發揮GIS技術在數字化加工和信息化處理上的優勢,將GIS技術內化在林企各項事業工作之中,真正為林區決策者、管理者、科研人員和生產人員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信息與數據支持。同時,要在技術平臺和發展趨勢上構建科學管理和數字化林業的新型載體,為林區適應社會市場化進程和林企實現信息化發展提供更多、更豐富、更全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