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黑龍江省科學院,哈爾濱 150001)
受食用菌生長環境條件等的限制,食用菌某一類產品或者某一種產品,其主產區呈現集中分布態勢,產銷小的基地主要是以鄉村為單位,以一個或者相鄰多個村莊為中心,共同產銷同一類食用菌產品。較大的某一食用菌品種或者某一食用菌產業,其主產基地則呈現以鄉鎮為單位、以一個或者多個地理環境相近的鄉鎮相結合、組成某一類食用菌的產銷大基地。隨著現代化科技的進步,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就此形成,它結合獨特的地理環境、高度化的社會分工、專業化的合作生產方式,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科學技術和資金、品牌為優勢的食用菌產業鏈。這種產業鏈使得食用菌從成本、銷量、競爭、價格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綜上可以看出,我國的食用菌經濟所呈現出的市場特點是“小產品大市場、小企業大協作、小資本大聚集”。
但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對食用菌產業鏈專業化程度和生產過程的分工要求越來越高,食用菌產業也到了轉型發展的節點。更好地制定今后的發展路線、升級轉型。構建出更優質的食用菌產業鏈已成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經濟呈現出飛速發展的態勢,國內、國際上依托信息網絡開展的訂單式產業、電子商務經濟等新興的營銷經濟模式已經越來越多。食用菌產業要想增強自身競爭力,就不能只局限于當前市場。一方面,結合網絡將市場拓寬,以當前市場為中心,進行擴散式發展,將優質的食用菌產品推廣到國內每一個鄉鎮、村莊。另一方面,放眼國際,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已經實現了足不出戶便可閱盡天下信息的生活模式。食用菌產業可以分為線上、線下兩條路線。線上路線,即將產品放置到網上,通過網絡營銷等渠道展示給國外友人,做好網絡營銷經濟。線下路線,即制定國際貿易路線,在國外設立銷售網點,以品牌模式推廣我國豐富的食用菌產業資源。在構建我國與世界橋梁的同時,也有力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拉近的不僅僅是人與人、國與國信息數據的交換,更增強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以互聯網為媒介,構建起強大的網絡營銷是大勢所趨,是一種拓寬國內國際市場、積累雄厚資本、推動食用菌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對于任何企業而言,市場就是企業的脈搏,一個產品從誕生到進入市場,能否成功銷售,營銷渠道是否正確、營銷策略是否恰當,市場是否接受該產品,是每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關鍵。同時,產品在市場上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軌道,從打入市場到市場成熟,每一個時期都有獨特的表現和特點。由于每一個階段面對的挑戰不同,市場競爭不同,所以采取的營銷手段、營銷措施也不一樣,因此,消費者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對于產品銷售信息的理解也不盡相同。也就是企業和消費者直接的信息是不對稱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總體來說呈現出的是一個動態變化的趨勢。
就食用菌市場而言,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食用菌市場損失大量存在。造成食用菌產品信息的不對稱性,總體來說可分為兩大部分,一類是可控的,另一類的不可控的。其中可控的部分是企業需要做好食用菌產品的展銷發布,比如定期開展產品菌種的發布會,通過各種實體形式以及網絡展銷形式大力宣傳菌種,增強產品信息的傳遞。不可控因素是消費者通過親身經歷、口口相傳等方式使產品口碑提升或下降。就企業而言,如果想要實現菌種較好地推廣,達到較好的營銷目的,使得產品利益達到最大化,就必須加強信息的傳遞,對信息進行控制,在做好可控因素控制的同時,對于不可控因素要想辦法通過公關等方式進行間接性控制。比如,設立巡查人員,對不同地區的產品銷量進行檢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化地降低信息的不對稱,使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達到較佳的平衡,不斷提高產品的影響力,獲得消費者的口碑和信任,從而提升食用菌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質量信息不對稱度是指食用菌產品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對于產品質量信息了解的不對稱程度。任何企業對于自家產品的發布都是具有選擇性的,所以產品信息無法全部暴露給消費者,從而導致消費者對產品信息的了解處于最初階段。食用菌產品也是如此,比如企業會對外宣稱某菌種富含高蛋白、多種微量元素,會給出蛋白質含量的比例和微量元素的列表,但是企業很少會提及該菌種潛在的危害或副作用,不會闡明該菌種存在的不足,更不會將菌種的全部檢測報告呈現到大眾面前。有些企業為了擴大影響,夸大對自己有利的信息,并隱藏不利消息。在市場實際交易中,由于消費者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性,并不會全部相信企業所提供的消息,這樣就形成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度,導致消費人群對不同菌種認可程度的不同。可以發現菌種信息不對稱度與食用菌生產商對外發布信息的發布率有一定的關系,也與消費者對于菌種的認可度有關。
我國食用菌產業鏈發展的首要任務是摒棄傳統觀念,開拓思路,促進菌種產品優化轉型。通過討論菌種產品目前的發展情況,結合該行業的特點,提出了一些轉型發展的建議。首先,經濟主體進行轉型。從原先的個體經濟向專業化、工業化、集體合作化方向轉型,在擴大發展規模的同時,也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其次,提高產業鏈的專業化程度和細致化程度,提升企業的生產發展效率。再次,利用互聯網經濟效益,擴大銷售規模,將菌種經濟發展成國際產業,提高我國菌種在國際地位。最后,最大化地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從價格和質量方面,控制信息的不對稱性,努力避免由于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不必要損失。我國的食用菌產業只有不斷創新,積極轉型,不斷優化,才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才能在國內國際市場中提高自身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