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瑋
相對城市家庭而言,鄉村小學生家庭的經濟條件會相對薄弱,因此無法擁有各種美術工具來學習美術,這會限制了學生的美感。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們要充分的利用鄉村所特有的鄉土資源,如鄉土的材料、風俗等,對學生提供教育。這樣不僅不會因為繪畫工具局限了孩子的思維和能力,還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孩子能夠在釋放天性中不斷地額學習與進步。
鄉土資源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資源,另一種是人為資源,前者的話主要是指的自然資源、地理資源等,后者指的多半是傳統習俗、民間藝術等。概括來說鄉土資源就是包括自然、人文、科技等方面的能夠反映群眾的特征而且對教育具有積極作用的資源。鄉土資源應用于美術當中,會有極強的表現力,例如大自然的美,不加以修飾就能展現出美的形態,而民族的特色,如服飾、藝術品、建筑物等,也都是美的體現,將鄉土資源用于美術中能夠極大的豐富美的內容,充分的培養鄉村小學生美感。
美術作為一門發展的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中捕捉到美感的過程。同時美術課程也是兒童用于緩解自己繁重學業的一門放松的課程,雖然美術課程不似其他課程一樣要參加各種考試,但是學生在其中學習的鑒賞、審美能力等也是一生受用的。因此在資源匱乏的鄉村小學中,美術課程也應該受到充分的重視,鄉土資源的廣闊是鄉村兒童的天然資源,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不局限于課堂和繪畫工具,充分的利用鄉土資源的美感,去提升學生自身的能力。
2.1選擇合適的鄉土資源
在利用鄉土資源對鄉村小學的教育中,教師應該根據授課的內容去選擇相應的地理環境、自然景色等作為教學的內容,主要的原則就是根據課程的重難點去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鄉土資源。教師可以就近實地考察相關的資源是否符合教學內容,然后依據鄉土資源制定教學計劃。比如其中的人文藝術可以用于民間文化習俗等內容,建筑特色可以用于建筑美學等內容。從生活中選取的題材和內容能夠更大程度上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突破工具的束縛,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美,去創造美。
2.2將鄉土資源與現代化技術相結合
在信息化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日益明顯,為了響應課程改革,可以應用網絡手段,充分的發揮網絡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性以及網絡的互動性,來推進美術課程的改革。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學習到應用鄉土資源教學的相關方法和建議,從而對自己教學的方法和模式進行改進,再結合同行、家長和學生自己的想法,對課程的改革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以此來提高鄉土資源在美術中的應用,讓鄉村小學兒童能夠不受困擾的進行美術的學習,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2.3美術教材的編制可以更加細化
美術教學比較靈活,而鄉土資源各個地方都不太一樣。對每個地區的鄉村小學采取一樣的教材,會讓教師在選擇鄉土資源時無法施展。對于沒有經歷和見識過的一些文化和景色,小學生是無法深入的了解,也無法體會與感受到其中內涵的,因此按不同的區域進行劃分,能夠在更大范圍內開發相關的資源,更有助于教師利用鄉土資料來培養學生的美感。
2.4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話多,喜歡交流,將這種特點運用在教學上是極其有用的。教師應該多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交流,分享自己使用鄉土資源制作美術作品的想法和方法,教師可以以小組合作和分組討論的方式加強學生的學習,比如小組內分工查找相關的資源,小組間相互探討與評價,這樣更容易提升鄉村學生的藝術感。
3.1選擇開發的題材
首先是命題上要開放,不要局限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其次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想象和創作,再根據學生的繪畫內容擬定題目,這樣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完全的開放,不會局限在一小塊空間上,然后再根據所選擇的鄉土資源進行想象,這樣更有利于鄉村小學兒童創作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該尊重學生的革新和想法,不同的學生不能按照同樣的要求來評價,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愛好和特點對學生展開相關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多方面多層次的思考問題再進行創作,讓學生在自己的興趣下發展自己的想象能力。
3.2用野外寫生的方式來授課
教師的授課地點不應該限制于教師中,可以適當的帶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自然風景或者文化等進行寫生。學生在戶外的時候能夠更加的具有創作的靈感,在創作的同時享受鄉土資源的美,更能加強資源的有效利用,使得鄉村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進一步加深,由此再創作與體會美感,最后提高審美能力。
3.3將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相結合
美術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鄉土資源的美卻是無處不在的。學生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校園度過的,如果把校園文化與鄉土的人文風情、建筑景觀和自然美景相結合起來,學生在積極參與學?;顒拥耐瑫r便能時刻的體會到鄉村的美景,再在課堂上讓教師加以引導,學生能夠快速積極主動的引用鄉土資源來進行創作,從而提升學生的相關能力。
鄉土資源是鄉村美術教學的一大助力,教師應該合理的利用鄉土資源,在課上選擇合適的資源,讓學生們自己思考、想象與創作,還可以采取寫生的方式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來提高自己選擇資源的能力,在課上讓學生積極的談論,還可以將其與校園文化緊密的聯系,讓學生學會自行選擇鄉土資源,最后得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巨野縣柳林鎮良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