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佳
【摘 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對胃腸腫瘤患者術后恢復的影響。方法:將我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胃腸腫瘤手術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與ERAS組(給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比較二組的術后康復情況。結果: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后,ERAS組的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胃腸腫瘤患者圍手術期間給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加快術后康復進程,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推廣。
【關鍵詞】快速康復圍手術期護理;胃腸腫瘤;術后恢復;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2
胃腸腫瘤是一種常見的腫瘤類型,多為惡性腫瘤,腹腔鏡下微創腫瘤切除術是目前臨床上用來治療胃腸腫瘤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手術部位較特殊,手術創傷較大,術后極易引發胃腸功能障礙,延遲術后康復時間,降低術后生活質量[1]。因此,在胃腸腫瘤患者手術治療期間輔助于有效護理干預至關重要。快速康復外科(ERAS)是一種新型的外科康復護理模式,主要通過優化患者圍術期護理措施來提高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降低手術所產生的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促進術后康復[2]。
本次研究將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我科近一年收治的45例胃腸腫瘤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效果顯著,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胃腸腫瘤手術患者。
入選標準:符合胃腸腫瘤的臨床診斷標準;經病理組織確診為惡性腫瘤;接受腹腔鏡下微創腫瘤切除術治療;生命體征平穩,意識清醒;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腹腔鏡下微創腫瘤切除術禁忌癥;嚴重心腦血管疾病;伴有消化道梗阻;胸腔積液、水腫;認知功能異常。90例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齡42~74歲,平均(57.62±2.96)歲;疾病類型: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分別32例、28例、30例。將9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FTS組,二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類似,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ERAS組則先成立一支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小組,組內成員均接受系統化培訓,熟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流程,具備豐富的臨床實踐能力,再對患者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如下: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二組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情況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軟件處理,各項指標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通過 表示,并給予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與常規護理比較
時間 護理措施 ERAS組護理措施 對照組護理措施
術前 宣教內容 全面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疾病認識情況,耐心向患者解釋胃腸腫瘤手術操作流程、圍手術期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及防范措施,向患者列舉一些術后康復實例,并告訴患者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相關知識,取得患者理解。 常規術前指導,簡單告訴患者胃腸腫瘤手術操作流程、預后轉歸及注意事項。
飲食控制 術前禁食6h,禁飲2h,并于術前一日讓患者飲用濃度為12.5%的碳水化合物溶液800mL,術前2h再次飲用400mL,緩解術前饑餓、口渴感。 術前常規禁食12h,禁飲6h。
腸道準備 口服磷酸鈉鹽溶液做腸道準備。 采用瀉藥或灌腸行全腸道準備。
尿管 常規放置,術后第2d拔除。 常規放置,術后第3~5d拔除。
術中 麻醉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滯聯合全身麻醉。
保溫 使用輸液加溫器。 無特殊的保溫處理。
補液 嚴格依據丟失液量進行補液治療、 不限制補液量。
鼻胃管、腹腔引流管 不常規放置鼻胃管、腹腔引流管 常規放置鼻胃管、腹腔引流管
術后 疼痛控制 術后48內采用硬膜外持續鎮痛, 采用阿片類止痛類藥物。
早期活動 術后6~8h鼓勵患者下床活動。 術后24h鼓勵患者下床活動。
導管 術后不進行常規引流。 有排尿感時拔除導尿管,有排便感時拔除引流管。
早期進食 患者蘇醒后,用少量溫開水濕潤口腔,術后6~8h有腸鳴音即可恢復進食,術后24h無不適反應可恢復常食。 術后禁食、禁水48h,肛門排氣方可進食。
2 結果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后,ERAS組的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主要通過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及責任護士三者間的協同合作將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降為最低,進而提高圍手術期護理質量,加快術后康復進程[3]。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外科領域的應用較為廣泛,且療效確切,本次研究對ERAS組給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后,ERAS組的術后各項指標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中我們術前縮短禁食時間,并口服碳水化合物溶液,有效減輕禁食造成的應激反應,降低術后的胰島素抵抗,增加手術耐受性;術前不采用瀉藥或灌腸行全腸道準備,有效避免腸道菌群的失調,降低術后感染等的發生;術中采用全身麻醉,能夠有效預防硬膜外阻滯聯合全麻帶來的腸麻痹等的發生;術中不常規放置鼻胃管、腹腔引流管,有利于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方便術后早期活動;術后給予多模式鎮痛,有效確保鎮痛充分性,降低疼痛帶來的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術后早期進食,有效改善機體營養狀態,促進胃腸功能恢復;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有效避免下肢DVT等的發生。
總的來說,對胃腸腫瘤患者圍手術期間給予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加快術后康復進程,縮短住院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樊曉燕.快速外科康復護理在胃腸腫瘤圍手術期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8):136-137.
陳港心,杜嘉原.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胃腸腫瘤患者對術后恢復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9,43(06):995-997.
涂亞蘭.胃腸腫瘤圍手術期快速外科康復護理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6,22(S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