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松
【摘 要】目的:探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治療時采取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根據研究課題需求選擇100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為對象,依據治療期間護理方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前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后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情況。結果: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期間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臨床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R5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2
肝硬化患者臨床治療時嚴重并發癥之一就是上消化道出血,存在發病突然、大量失血且病情危急,直接影響到患者生命安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很多,包括急性胃黏膜病、消化道潰瘍等。當患者出現大量出血時,可能誘發肝性腦病,甚至直接造成患者死亡。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搶救治療時,必須采取正確、有效的護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患者死亡率與并發癥發生率。臨床護理路徑由醫生、忽視及專業人士對某個診斷采取的針對性護理措施,縮短患者康復需要的時間。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的對象均為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經過影像學檢查與病理學檢查確診。這些患者臨床上表現出不同程度乏力、嘔血及便血等現象,配合治療并同意此次研究。
1.2 護理方法 收治患者均選擇血容量補充、營養補充或禁食等對癥性治療,依據患者指標判斷是否采取輸血治療,判斷標準:血紅蛋白≤70g/L、收縮壓≤90㎜Hg、心率明顯加快。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采取奧美拉唑常規劑量治療,40㎎奧美拉唑注射液融入100ml的0.9%氯化鈉溶液,采取靜脈滴注方式,bid、持續用藥3d;觀察組患者,用藥與對照組等同,選擇微量靜脈泵持續靜脈泵注的方式,持續用藥3d。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步驟如下:①心理干預措施。肝硬化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困擾,存在較多的并發癥,使得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情緒,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并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鼓勵患者看報紙、視頻等轉移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②出血護理措施。護理人員了解患者消化道出血特征,并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嚴密觀測,出血期間叮囑患者臥床休息,直到出血停止后才能逐漸增加活動量。做好基礎護理工作,記錄24h患者尿量,保持整潔;③飲食指導策略。急性大出血且伴有惡心、嘔吐的患者要禁食,利用靜脈通道的方式補充液體、電解質等,少量出血且沒有嘔吐的患者可以吃清淡食物,禁止辛辣、咖啡等,避免刺激腸胃造成出血量增加。
1.3 評價指標 并發癥、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整體分析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1.0。
2 結果
2.1 治療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發癥發生率3(6.0%),對照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發癥發生率9(18.0%),組間對差異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2.2 治療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對比
觀察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滿意度49(98.0%),對照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發癥發生率45(90.0%),組間對差異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3 討論
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臨床上患者出現黑便、腹痛及嘔血等,短時間內出現大量出血,血壓快速下降,直接誘發休克現象,情況嚴重時直接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威脅。因此,臨床治療時多采取抗休克的措施,及時止住出血情況,避免出血情況再次出現。
當酸性條件下出現凝血塊時,胃蛋白酶會將凝血塊消化掉,只有大劑量使用PPI才能將值提升到理想水平。因此治療消化道出血的關鍵在于提升值,控制胃蛋白酶活性,切實發揮血小板的正常作用,長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采取持續大劑量靜脈推注奧美拉唑,可以抑制患者壁細胞質子泵與胃酸分泌,將胃內維持在合理范圍內。對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
總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期間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楊中英.臨床護理路徑對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效果及并發癥預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6):329.
周玲.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09):151-152.
金丹.臨床護理路徑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8):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