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藝 肖冬梅 孫素萍
【中圖分類號】R473.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2
化療是腫瘤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是由于化療所使用的藥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化療的過程中很容易破壞患者的血管,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療。基于此,怎樣建立良好的靜脈通道避免化療藥物對外周靜脈的破壞成為相關人員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是由外周靜脈穿刺插入導管,將其尖端定位在上腔靜脈的方式。經過臨床實踐證明,這種放管方式能夠減少患者治療并發癥的發生,減輕患者的化療效果。
1 癌癥患者PICC置管化療
第一,患者平臥位準備。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導管,同時,根據穿刺包的不同準備好相應的止血帶、碘伏、酒精、棉簽、皮尺、20ml注射器、3L粘貼傷口敷料、脫敏膠布等。第二,選擇靜脈,確定適合的穿刺點。在開展PICC置管化療的時候在選擇好靜脈之后確定適合的穿刺點。在一般情況下首要選擇的是直、短且靜脈瓣少的靜脈。其次選擇的是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第三,置管操作。應用傳統的“L”型測量方法進行置管的測量,在測量置管的時候需要操作人員佩戴無菌手套,并根據置管的測量大小來修正導管的長度,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預沖導管并濕化導絲。置管操作的范圍為10cmx10cm,在傷口位置上扎好止血帶,換上無菌手套開展操作。
2 癌癥患者PICC置管化療之前的護理
2.1 做好心理護理
PICC管是放置在患者體內的,因而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會對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心理上的困擾,為此,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有針對的心理護理,比如在置管之前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PICC置管化療工作,特別是要向患者介紹PICC置管化療的優勢,即通過使用PICC置管化療來降低患者的痛苦,減少化療藥物對血管的刺激以及可能引起的化療性靜脈炎,從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患者的心理負擔,引導患者能夠積極配合PICC置管化療治療。
2.2 及時更換敷料
在置管之后的第一天需要更換輔料一次,并應用透明3M的貼膜進行固定,在發現輔料出現潮濕和污染問題之后需要沿著導管的方向從下到上逐次撕開貼膜,避免將導管拔出。在換藥操作的時候,整個消毒范圍需要超過輔料的尺寸,具體消毒方式是先酒精后碘酒,連續消毒六次之后按照“s彎”的形狀對導管進行固定處理。在換料過程中需要確保無菌操作,每周至少更換一次到兩次,并觀察患者的局部是否存在紅腫和血液滲漏問題。
2.3 正確封管處理
封管處理有著特殊的要求,即要求操作人員應用脈沖方式來進行操作,正確壓實封管。常規輸液完成之后應用10毫升以上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管,并在其中注射化療藥物、氨基酸、脂肪乳液,在液體注入完成之后應用20毫升的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管處理,在操作的時候禁止使用10毫升以下的注射器沖管,從而有效避免對導管的損傷。
2.4 采取措施防止導管脫出
在導管推進插入的過程中需要對導管的插入深度進行記錄,觀察導管在插入的過程中是否出現了脫出的現象。在導管交接置換的時候需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護理,避免出現牽拉導管的現象,同時醫護人員還需要囑托患者不能夠做劇烈的手臂運動,目的是防止導管的脫落。
2.5 機械性靜脈炎的護理
在置管操作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紅腫、疼痛的現象,置管前采用生理鹽水加地塞米松5mg和利多卡因5ml各一支浸泡導管能夠有效減少靜脈炎的發生。
3 癌癥患者PICC置管化療過程中的護理
在進行置管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對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保暖處理在,在導管進入到肩部的時候讓患者的頭部及時轉向穿刺的側面,下頜靠肩以防止導管進入頸內靜脈。在放置導管的過程如果出現了送管困難問題可以稍微拉回導管,并根據實際情況輕微的調整穿刺針,穿刺針調整完成之后繼續進行送管操作。在送管過程中遇阻力不可強行送管,而是需要囑托患者適當調整體位,使上肢與軀干垂直,或稍作停頓后再送管,在進行一系列調整之后如果仍然無法正確送管則是需要更改為測靜脈的置入操作。另外,在置管放置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對一系列并發癥的護理,具體如下所示:①穿刺點感染護理。在穿刺之前需要對穿刺部位進行嚴格消毒并確保整個穿刺操作的無菌。②穿刺點出血。穿刺針需要和導管一一對應,在拔出導管鞘的時候需要及時進行按壓止血處理,并密切測量和觀察檢查者的血常規和凝血功能。③導管阻塞。如果封管和沖管方式不正確就會使得大量纖維蛋白在導管內部沉積,最終導致導管堵塞。為此,在輸液完成之后需要及時采取措施來進行導管的清理,避免出現因為導管堵塞所引發的危險。
4 癌癥患者PICC置管化療之后的護理
第一,及時更換和調整敷料。癌癥患者PICC置管化療過程中一般會選用無菌紗布或3L粘貼傷口敷料。導管在放置之后的第一天需要及時更換敷料,之后根據季節的變化每周更換一次到兩次。第二,沖管和封管操作。在常規輸液完成之后需要應用10毫升到20毫升的0.9%比例的氯化鈉注射液來完成一次性注入,在注入操作的時候需要一邊推動或曬一邊撤離注射器,從而達到正壓封管的目的。第三,合理調整導管的留置時間。PICC置管在患者體內的留置時間對患者的化療成效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在化療操作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情況來調整導管的留置時間,在恰當的時間范圍內及時采取措施拔出導管。第四,采取措施防止導管脫出。在使用導管的過程中需要對導管的深度進行詳細的記錄,根據記錄結果來觀察和分析導管是否出現了脫落的現象。在安置導管的過程中還需要囑托患者不能夠進行劇烈的手臂運動,目的是減少因為手臂運動所引發的導管脫出問題。另外,在導管安置過程中對于兒童患者則是需要嚴格督促其合理使用導管,不能夠誤用導管或者將導管拉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