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紅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整體化康復護理在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效果。方法:研究納入100例自2017年3月起近2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按照護理方式的差別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5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加用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比較2組護理效果、不良情緒及生活質量。結果:經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效果優良率(92%)高于對照組(76%),差異顯著(χ?=4.762,P<0.05);SDS、SAS不良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GQOL-74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19.487,P<0.05)。結論:采用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冠心病護理效果,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整體化康復護理;冠心病;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冠心病屬于臨床較為常見心血管疾病,近年來該病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相關研究顯示,給予冠心病患者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1]。為此,筆者選取所在醫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整體化康復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研究納入100例,均源自于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入組標準:①入院時間:2017年3月-2019年3月;②經臨床確診為冠心病;③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①存在精神障礙無法配合本次研究者;②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按照護理方式的差別將100例入組患者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最小值36歲,年齡最大者75歲,平均年齡(58.36±3.27)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8例,中學17例,大專及以上2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最小值35歲,年齡最大者76歲,平均年齡(58.68±3.4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6例,中學20例,大專及以上24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基本相同,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加用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①健康宣教。以宣傳冊或多媒體形式向患者展示疾病相關知識,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如保持充足睡眠、戒煙酒、保持平穩心態等;②心理干預。根據患者文化水平結合其接受能力采用不同方式向其講解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的必要性、主要內容及有效性,對患者存在的疾病有關疑問要耐心解答。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對其存在的不良情緒進行疏導,幫助患者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③用藥指導。告知患者堅持服藥的必要性,使其認識到不按時、按劑量服藥的弊端。④運動指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為其制定運動計劃,逐漸增加運動時長與運動量。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護理效果、不良情緒及生活質量。護理效果評價標準:經護理干預后,心絞痛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心電與T波與ST-T波正常,疾病癥狀完全消失視為優;心絞痛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減少高于50%但低于70%,心電與T波與ST-T波趨于正常,疾病癥狀緩解視為良;未達到上述標準甚至惡化視為差。不良情緒采用SDS(抑郁自評量表)、SAS(焦慮自評量表)量表進行評定,分數越高表示患者不良情緒越嚴重。生活質量采用GQOL-74量表進行評價,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為計數資料用n(%)表示,χ?檢驗。當數據對比存在P<0.05為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2組護理效果 如表1所示,研究組護理效果優良率(92%)高于對照組(76%),差異顯著(χ?=4.762,P<0.05)。
2.2 比較2組不良情緒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 如表2所示,研究組SDS、SAS不良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GQOL-74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19.487,P<0.05)。
3 討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該病進一步發展后會導致患者冠狀動脈阻塞,嚴重后會造成心肌血氧、缺血引發心絞痛等癥狀的發生[2]。近年來因冠心病導致死亡患者呈逐漸增多趨勢。臨床對于冠心病尚無徹底治愈方法,通常采用有效措施對疾病進行預防及疾病進展進行控制,從而降低因病致殘率與致死率[3]。冠心病治療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患者的自身意識與護理服務對提高冠心病的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使患者增加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并在生活中對自我管理進行逐漸完善,從而使疾病癥狀得到緩解,自身痛苦得到減輕,生活質量得到提高[4]。
本次研究給予冠心病患者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經護理干預后,研究組護理效果優良率(92%)高于對照組(76%),差異顯著(χ?=4.762,P<0.05);SDS、SAS不良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GQOL-74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19.487,P<0.05)。與以往研究結果類似[5]。提示采用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冠心病護理效果,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孫晴.整體化康復護理對冠心病患者依從性的影響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2):189-190.
余丹華.整體化康復護理在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01):109-110.
吳楊.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4):25+29.
袁媛.整體化康復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3):43-45.
黃麗君.整體化康復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4):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