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摘 要】目的:探究在急診患者搶救中,采用護理流程優化的臨床價值。方法:研究時間限制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選94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組,形成常規組(47例,常規急診流程)、研究組(47例,護理流程優化流程),對兩組分診評估時間、接收時間、接受治療時間、心電監護時間、靜脈用藥時間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患者分診評估時間、接收時間、接受治療時間、心電監護時間、靜脈用藥時間均較常規組短(P<0.05);研究組患者搶救成功率100.00%,較常規組89.36%高(P<0.05)。結論:在急診患者搶救中,采用護理流程優化,可縮短患者救治時間、提升救治效果,具有積極意義,建議推廣。
【關鍵詞】急診搶救;護理流程優化;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急診為醫院所有部門中,最先與患者接觸的部門,且急診患者疾病種類多、病情復雜、病情發展多變,若未能及時接受相關診斷治療,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急診護理干預尤為關鍵,需要護理人員超強的應變能力及專業水平,以盡量縮短患者接受有效治療時間,避免出現病情延誤情況影響患者急診治療效果。護理流程優化,指在常規急診護理流程中,順暢護理流程、避免護理漏洞、提升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等,以提升急診護理質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2]。基于此,本次選取我院94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常規隨機分組,進行組間常規急診護理及護理流程優化,探究在急診患者搶救中采用護理流程優化臨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限制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選94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組,形成常規組(47例)、研究組(47例)。常規組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齡21~73歲,平均(38.47±15.26)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14h,平均(3.47±1.30)h;研究組男性30例、女性17例,年齡20~76歲,平均(39.02±15.30)歲;發病至入院時間2~15h,平均(3.51±1.35)歲;排除溝通障礙者、搶救無效死亡者、失去意識者、年齡>80歲者;兩組基礎資料相近(P>0.05);研究經患者、家屬同意;符合醫學倫理。
1.2 方法
常規組(常規急診護理):接到急診通知后,護士長立即安排搶救人數,并按照搶救流程進行常規搶救護理。
研究組(護理流程優化):(1)急診室24h有醫護人員值班,開放綠色通道:針對急診建立綠色通道,避開掛號、繳費等前期手續,先進行搶救治療,以縮短患者有效搶救時間;護理人員將平車推至院門,以便及時將患者向搶救室轉移;同時主治醫師掌握患者基本情況,使急救醫師提前做好相應搶救準備,并針對醫師提出的治療方案,進行手術等醫療器械、藥品以及相應搶救設備準備,以保證患者治療順暢性,提升搶救效果;(2)優化系統支持:根據季節、時間等特點提前準備應急搶救包,并對醫療器械進行定期檢查、校準、維修及消毒,以便及時取用;檢查急救藥品效期、數量,及時登記補充缺失的急救藥品、易消耗品等;(3)增強培訓:對急診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以增強其專業知識水平以及急診護理治療中責任意識,保證急診護理流程有效進行;(4)優化搶救過程:救治過程中,遵循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的治療順序,進行定位、定時、定人的三定模式進行治療;在急診治療中,護理人員應充分安撫家屬情緒,避免因家屬情緒過于激動影響救治效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救治護理相關用時進行比較,包括分診評估時間、接收時間、接受治療時間、心電監護時間、靜脈用藥時間。統計比較兩組患者救治成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4.0計算,計量資料(時間)用()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救治成功率)用(%)表示,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救治護理相關時間
常規組患者分診評估時間、接收時間、接受治療時間、心電監護時間、靜脈用藥時間均較研究組長(P<0.05)
2.2 救治成功情況
常規組47例患者中,救治成功42例,成功率為89.36%,研究組救治成功47例,成功率為100.0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281,P=0.022<0.05)
3 討論
急診科為醫院患者流量大、病情種類復雜、病情危急等特點,并且為醫院中醫患糾紛發生率最高的部門,因此急診護理具有一定難度[3]。在常規急診護理中,常規流程化護理可影響患者接受有效治療時間,可能會出現延誤病情、影響救治效果的作用,并且護理中常受到家屬情緒干擾,影響救治流程,因此優化常規護理流程尤為關鍵。
護理流程優化,主要是在常規急診護理中,建立完善的急診護理流程,以最大程度上縮短患者接受有效救治時間,并且通過護理干預,盡量降低急診救治流程的干擾因素,可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醫患糾紛發生率。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救治護理相關時間均較常規組短,可以說明,通過急診室24h值班、開放綠色通道、提升護理人員專業水平、提前準備醫療器械等措施,可最大程度上縮短患者發病至急診治療時間,使患者在發病初期即接受到有效護理干預及急救措施,提升救治效果,并且在兩組治療成功率的比較上,可以進一步說明,采用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可提升急診患者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綜上,在急診護理中開展護理流程優化,可縮短患者接受有效救治護理時間、提升救治成功率,效果顯著,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孫文娟,夏瑜青,錢雯,等. 護理流程優化對急診患者應用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178-180.
王艷艷.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對急診患者搶救效率的影響[J]. 臨床研究,2017,25(10):121-122.
鄔少蘭. 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對急診患者 搶救效率的影響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2):16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