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銀利
【摘 要】目的:剖析圍產期綜合護理對產婦產后出血量和第三產程的影響。方法:納入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312例進行臨床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兩組,觀察組和參照組各156例,分別予以圍產期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擬定產后出血量、產程時間、護理滿意度為對比參數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驗證,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產后不同時段出血量少于參照組,且第三產程短,護理滿意度高(P<0.05)。結論:對圍產期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減少產后出血及其出血量,促使產程進展加快,是提升分娩質量和分娩安全性的有效舉措,值得在產科病房示范和普及。
【關鍵詞】產后出血;圍產期綜合護理;產后出血量;第三產程;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71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2
產后出血堪稱分娩活動中發生風險最高、危害性最大的并發癥,亦被視為致產婦死亡的重要的危險因素,尤其在醫療資源短缺的偏遠地區,產后出血已然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首因。近年來,本院高度重視產后出血護理干預這一重要課題,嘗試在圍生產期開展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以降低產后出血發生風險,從而改善分娩質量。現結合臨床研究將綜合護理干預與常規護理的應用價值剖析、對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6年2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312例進行臨床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均分兩組,觀察組和參照組各156例。產婦年齡為22-38歲,統計均值為(28.14±2.10)歲,胎齡為38-41周,統計均值為(39.21±0.76)周,初產婦102例,經產婦210例,以獨立樣本分析法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均呈正態分布(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產前常規進行檢查和宣教,督導產婦按期產檢,排除分娩風險因素;產后對陰道出血情況予以觀察并規范測量出血量,明確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告知產婦如何從自我行為進行預防。
1.2.2 觀察組
①產前。于產檢期間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統計相應資料在評估身心健康狀態中作為參考,并為依從性的優化提供便利;借助視頻資料使產婦了解分娩過程,鼓勵其學習分娩知識,掌握臨產征兆;說明順產與剖宮產的不同及其指征,鼓勵產婦經陰道試產;結合產前檢查明確妊娠期合并癥、羊水量、胎盤位置等高危因素并作好指導工作。②臨產前。接生轉運是臨產前的首要工作,對于無分娩經驗的初產婦而言,應以腹部按摩緩解疼痛、安撫其心緒,對產婦進行床旁示范,教予其如何呼吸保持體力;告知家屬將產婦分娩所用物品、食品等準備齊全,以專業的態度和技能應對分娩護理工作,避免慌亂加重產婦心理負擔,不斷暗示產婦醫護人員可護其周全;對會陰部及其周邊皮膚進行清潔和消毒,連接監測設備關注母嬰生命體征的變化,保持高度警惕;遵從醫囑給予縮宮素、鎮痛藥物,給藥前作相應的藥物說明,避免產婦存在疑慮或擔心用藥的安全性。③產時。高質量的分娩需要充足、全面的應急準備作為保障,故應做好試產失敗、中轉剖宮產的準備以及其他急救工作;對產婦體力、精力耗損進行科學評估,以肢體動作、合適的語言予以鼓舞,使其獲得寬慰,并對胎兒娩出進展予以觀察,指導產婦正確用力、呼吸。④產后。遵從醫囑應用縮宮素,對流速進行規范管理,測量陰道出血情況,不定時進行觀察;協助產婦開展身體保暖工作,對子宮體的硬度、宮底高度進行及時的測定,以排除風險;對會陰側切者加強會陰部清潔、消毒工作管理,警惕感染;強調母嬰肌膚接觸、母乳喂養對子宮收縮的益處,在母嬰情感橋梁的建立中發揮作用;記錄產婦生命體征的變化,對呼吸抑制者作吸氧處理,并督導產婦及時排尿,避免留置導尿管,對于體質欠佳、貧血嚴重者需遵醫給予補鐵劑及其他藥液。
1.3 對比參數
擬定產后出血發生率、產后2h和24h出血量、第三產程時間、護理滿意度為對比參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產后出血發生率和出血量
2.2 對比第三產程時間
觀察組和參照組第三產程時間分別為(5.58±1.35)min、(8.72±1.27)min,兩組比較觀察組產程更短(P<0.05)。
2.3 對比護理滿意度
3 討論
產后出血的危害性無需贅言,醫務人員探討產后出血的預防和治療對策實屬必要,尤其是在二胎政策全面開放、高齡產婦基數增大的背景下,深究切實有效的產后出血防治之道已然成為不可推卸的職業使命。圍生產期的護理工作直接影響著分娩質量,在分娩過程中開展綜合化、全面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勢必有益分娩質量的提升。徐保俊[1]在研究中表示,“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減少產婦的產后出血量,具有明顯的護理效果”,印證了綜合護理在出血量降低方面的作用。宋淑婧等人[2]以焦慮、抑郁狀態和產后出血量為觀察指標對比了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的應用效果,證實了綜合護理的優越性。經過筆者印證,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產后不同時段出血量少于參照組,且第三產程短,護理滿意度高(P<0.05)。由此表明,對圍產期產婦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減少產后出血及其出血量,促使產程進展加快,是提升分娩質量和分娩安全性的有效舉措,值得在產科病房示范和普及。
參考文獻
徐保俊.綜合護理干預在產婦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應用[J].名醫,2019(05):163.
宋淑婧,楊麗潔,張迎.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婦心理狀態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1):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