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均
【中圖分類號】R4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2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更新,臨床微生物檢驗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體積小、種類繁多的微生物。近些年來,隨著濫用抗生素現象的增多,多重耐藥菌株和泛耐藥菌株等頻頻出現,再加上各種新的病原微生物,不但對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而且也對臨床微生物的檢驗和診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微生物檢驗來進行,因此如何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診斷水平,實現更快、更準確的微生物檢驗具有重要的意義。世界衛生組織(WHO)表明:臨床微生物檢驗應把目標集中在快速診斷上,并盡可能的將實驗室數據轉化為對臨床診治有用的信息。傳統的臨床微生物檢驗法較慢,很難實現疾病的快速診斷和治療,已不能滿足現有的臨床治療需求。本文主要是根據臨床實際來淺談如何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水平。
一、現階段常見的臨床微生物檢驗技術
現階段,臨床上常見的微生物檢驗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免疫學技術
免疫學技術主要是通過特異性抗原抗體反應來檢測病原微生物,目前已做為一種快速檢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免疫學技術有酶免疫分析、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以及生物發光免疫分析等,這些分析方法可直接跳過細菌或病毒的培養過程,從而檢測出標本中的微生物抗原,實現微生物檢驗的快速診斷。
2 分子生物學技術
分子生物學技術是立足于分子,在分子水平進行檢測的一項技術。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有核酸雜交和聚合酶鏈反應(PCR)、基于16S rRNA與GyaB的檢測技術以及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等。其中,PCR技術具有較好的敏感性、特異性,可快速、準確的檢測出病原體。
3 分子生物傳感器
分子生物傳感器是把分子診斷技術和傳感器技術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技術,具有操作簡便、檢測準確的特點,目前在感染類疾病的診斷方面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主要應用于病原體的檢測,常見的有DNA生物傳感器。
4 細菌毒素
細菌毒素是一種從臨床標本中直接檢測出細菌的毒素的方法,其可靠性較細菌培養強,常用于抗生素相關性腸炎的診斷,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多種腸毒素可用此種方法快速檢測出。
5 細菌專有酶及其代謝產物
細菌專有酶及其代謝產物是通過快速酶觸反應來進行微生物檢測的一種方法,其將生化反應同傳統的細菌分離進行有機的結合,是未來微生物檢測和診斷的主要發展趨勢。
6 病原微生物的自動化系統
病原微生物的自動化系統是一種微量化、自動化和系列化的檢測技術,是微生物檢測和鑒定的新區域,常見的有AMS微生物自動分析系統,這種系統可實現常規和基本的快速檢測和診斷。
二、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診斷水平的策略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淺談如何提高臨床微生物檢驗的診斷水平:
1 做好儀器設備及環境的監控工作
在對標本進行檢驗之前,應做好微生物實驗室環境的監控工作,如冰箱、
孵育箱等的溫度和濕度應調節好,以微生物實驗室環境的相關標準為準。此外,還應做好微生物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監控工作,如定期對實驗室儀器及設備進行檢查、維護、保修和校正等,如有儀器或設備出現異常,則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處理。
2 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檢驗
一般說來,微生物實驗室的操作規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實際情況,
并綜合微生物檢驗工作的安全規范、具體的實驗操作流程、實驗試劑以及相關的質量控制標準和方法等方面來制定,即微生物實驗室操作規范既要具備科學性,也要有足夠的合理性,既要規范化,也要標準化。此外,檢驗人員在進行檢驗時,應嚴格按照相關操作規范進行檢驗。
3 提高對抗血清、試劑和培養基質量的重視
抗血清、試劑以及培養基等的質量對檢驗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采購
人員在選購抗血清、試劑和培養基時,不應一味的追求低價格,而應提高對其質量的重視,盡量選購規格好、質量過關的產品。在使用產品前,應做好產品的質量檢測工作,如產品的外觀、批號、有效期等,確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儲存。此外,實驗室工作人員可自行配制培養基,自行配制出來的培養基不僅新鮮、表面濕度狀況好,而且比較適合細菌的生長。但需注意的是,配制原材料質量應好,配置是要做好配制環境的質量控制工作。
4 嚴格標本采集及其前期處理工作
標本采集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包括患者準備、標本采集方法、部位及時機、標本的保存、標本運送時間等。前期標本的采集是標本采集的重點,其對檢驗結果嚴格標本采集及其前期處理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如采集尿液標本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去采取患者的中段尿,這種標本采集方式和患者自己采集的標準的實驗結果有著較大的差別。此外,在進行標本前期處理工作時,應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和規范,尤其是有菌部位的標本如患者的痰液、分泌物等,從而提高致病菌檢出結果的準確性。
5 做好室內質量控制工作
室內質量控制工作對微生物檢驗的診斷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包括以
下幾個方面:①正確選擇、保存參考菌株:參考菌株一般選用美國典型菌種保存中心的菌株,根據菌株的特點可采用低溫保存、普通血平皿中保存(溫度為4℃)、超低溫保存等保存方法;②做好培養基的質量控制工作:在使用培養基之前,應先進行無菌試驗和生長試驗,確保其質量合格方可使用;③做好藥敏紙片的治療控制:藥敏紙片需進行低溫保存,最好保持零下二十攝氏度以下;使用前應做好質控工作,確保合格方可使用。
6 加強檢驗人員的專業素質
微生物檢驗涉及到病原微生物的生化反應、病理學以及形態學等多方面的
知識,因此微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不但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敏銳的思維能力,并且還要有扎實的知識儲備。檢驗人員應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培養,積極主動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從而更好、更準確的完成檢驗工作。
微生物是各種疾病的常見致病因素之一,微生物檢驗可有效協助診斷和治療
疾病,因此提高微生物檢驗的診斷水平是很有必要的?,F階段,微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從做好儀器設備及環境的監控工作、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檢驗、提高對抗血清、試劑和培養基質量的重視、嚴格標本采集及其前期處理工作、做好室內質量控制工作以及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素質等方面去提高微生物檢驗的診斷水平,從而有效提供檢驗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疾病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