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摘 要】目的:探討品管圈對多重耐藥菌患者防控措施落實率的影響。方法:對照組與QCC組研究對象分別選取品管圈活動實施前3個月(2019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與實施后3個月(2019年4月1日~2019年6月30日)各自收治的150例多重耐藥菌患者,比較二組的防控措施落實率及醫院感染發生率。結果:品管圈活動實施后,QCC組的防控措施落實率及醫院感染發生率分別為98.00%、2.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9.33%、17.33%,P<0.05。結論: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多重耐藥菌患者的防控管理中,能夠有效提高防控措施落實率,降低感染發生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落實率;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多重耐藥菌又叫做耐多藥微生物,主要是指臨床使用抗菌藥物≥3類時所呈現的耐藥細菌,其發生機制較復雜,對多種抗菌藥物無效,故一旦發生感染,不但會增加醫療成本,同時還會加大患者病死率[1]。因此,加強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防控管理至關重要。品管圈(QCC)就是由工作性質相同或相似的人員自發地組成數人一圈的團體,圈員一般6個左右,通過集體參與的方式,集思廣益,遵循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現有工作中管理、文化等存在的問題,進而提高工作效率[2]。隨著品管圈活動的不斷發展,其在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防控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也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為有效提高我院多重耐藥菌的各項防控措施落實率,我院ICU病房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多重耐藥菌的防范管理中,效果顯著,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照組與QCC組研究對象分別選取品管圈活動實施前3個月(2019年1月1日~2019年3月31日)與實施后3個月(2019年4月1日~2019年6月30日)各自收治的150例多重耐藥菌患者,所有患者均為首次入住ICU病房,抗菌藥物使用種類≥3種,意識清醒,對研究知情同意。300例患者男166例,女134例;年齡23~79歲,平均(42.68±2.87)歲。二組患者的一般資料較均衡,可對比。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選定主題
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擔任圈長,負責掌控質控計劃落實情況,5名責任護士擔任圈員,負責落實各項品管圈護理計劃,并邀請感染科質控委員會對此次活動進行監督、指導。組內成員均接受系統化培訓,熟悉本次品管圈活動程序及意義,熟練使用各類品管工具和品管手法,并運用“頭腦風暴法”提出了此次活動需解決的問題,運用“距陣圖”圖選定本次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擬定為2019年4月1日~2019年6月30日。
1.2.2 現狀調查及原因分析
回顧性分析我院品管圈活動實施前3個月的多重耐藥菌感染發生情況,并通過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實檢查表對所有患者的防控措施落實率進行調查,全體圈員以循證醫學理論為指導,對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落實率低下的原因進行分析,圈長再對其進行整理、歸納,并圍繞護士、制度、環境及手衛生4個方面制定改進對策。
1.2.3 對策實施
①加強感染防控相關知識培訓:每月邀請權威專家集中對所有護士進行多重耐藥菌防控相關知識培訓,并定期抽查各個圈員的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對落實率較差的圈員進行面對面培訓。(2)完善感染防控管理相關制度及流程:查閱相關資料,結合病房特點制定并完善感染防控管理相關制度及流程,包含多重耐藥菌患者的登記制度、床邊交接班制度、崗位職責制度、床單元日常清潔消毒流程、危急值記錄等。(3)環境管理: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若遇到感染暴發情況需增加消毒頻率,患者的生活用品需做到專人專用,正確處理醫療垃圾、嚴格限制探視人員,家屬近距離接觸患者時需佩戴口罩,以免發生交叉感染,病房入口需備有隔離衣,患者床邊需備有快速手消毒液,對疑似感染患者,床邊需設有隔離標識。(4)手衛生管理:嚴格執行手衛生制度,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各項操作前后均需做好手部消毒工作,定期抽查手衛生合格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二組患者的防控措施落實率及醫院感染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軟件處理,防控措施落實率及醫院感染發生率通過[n(%)]表示,給予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多重耐藥菌是院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發生機制較復雜,多個環節均可能導致多重耐藥菌的傳播,隨著抗菌藥物種類的增多,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臨床發生率不斷提高,因此,如何有效預防及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3]。本次研究對QCC組實施品管圈活動后,QCC組的防控措施落實率及醫院感染發生率分別為98.00%、2.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9.33%、17.33%,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張華娟[2]等研究相符。研究中我們先成立一支品管圈活動小組,小組成員通過多種品種手法選定活動主題,根據魚骨圖分析法確定主因,并制定相應的對策,有效提高感染防控管理質量,降低感染發生率。此外,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使得每位護士即是執行者又是管理者,有效激發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挖掘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
總的來說,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多重耐藥菌患者的防控管理中,能夠有效提高防控措施落實率,降低感染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闞紅俠.探討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的落實對降低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率的效果[J].系統醫學,2018,3(21):34-35.
張華娟,王華軍,李子俊,等.運用品管圈提高病區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患者防控措施落實率[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0):88-90.
袁培云,陳愛民,夏萍.綜合干預對護工多重耐藥菌防控措施執行力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1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