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瓊 任強彥 李文俊
【摘 要】研究四川藏區超高海拔深貧縣世居藏民高血壓基本狀況;分析高血壓的主要影響因素對當地世居藏民高血壓患病人群的影響;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提高血壓達標率,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四川藏區地處川、藏、青、甘、滇五省(區)結合部,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屬涼山州),是中國第二大藏區,藏族人口僅次于西藏自治區,四川藏區又處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屬于中國自然環境條件最為復雜的橫斷山脈腹心地帶[1]。貧困、生態脆弱、生物多樣性富集、自然災害頻發等交匯,成為全國藏區扶貧減貧的攻堅區,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區[2]。
高血壓:本課題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版)診斷標準:收縮壓(SBP)≥140mmHg和(或)舒張壓(DBP)≥90mmHg或正在服降壓藥者定義為高血壓[3]。
超高海拔地區:國際上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海拔分類準則,但大部分國家都在用這個標準:極高海拔為高于5500m,超高海拔為3500m-5500m,高海拔為1500m-3500m,而低于1500m則為低海拔[4,5]。通常醫學將3000m 以上稱為“醫學高原”,是因為絕大部分人剛剛來到3000m 的海拔或高于這個海拔機體的各項相關指標將會有所變化[6,7],因此,本研究沿用這項結果,并針對超高海拔地區(3500m-5500m)進行研究。
高血壓主要影響因素:高血壓或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吸煙,飲酒,高鹽飲食,作息規律,精神緊張等。
2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四川藏區指川、藏、青、甘、滇五省(區)結合部一帶,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屬涼山州),是中國第二大藏區,擁有超過200萬人口,地緣覆蓋24.98萬平方千米,長久以來由于文化、歷史等原因,其經濟發展較為滯后,居民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較為短缺[1]。四川省衛健委“傳幫帶”工程對口支援醫務工作者在該地區觀察發現當地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高、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的知曉率偏低、重度高血壓患者所占比例大且尚有較大比例重度高血壓患者尚未接受規范化治療。目前針對該
地區人群的研究及報道僅有有孟慶滔(2012、2017)[2][3]等基礎性而非流行病學研究,關于四川藏區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的流行病學信息及疾病負擔等信息存在較多的研究空白。故本研究擬通過橫斷面調查對該地區人群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相關情況進行研究,以獲取1.高血壓患病的人群及地理分布信息:包括高血壓患病的人群分布特征,以探尋高血壓疾病負擔高發年齡,以及高血壓地區分布特征,以發現高血壓高發地區。2.高血壓及其并發癥的疾病負擔:包括經濟負擔與健康負擔,即,由高血壓及其并發癥患所耗費的居民月投入醫療費,以及高血壓及其并發癥所帶來的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3.高血壓患者的人群特征: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生活行為信息,生物遺傳信息。4.影響該地區人群罹患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及其權重:在高血壓相關書籍及指南中,對高血壓危險因素研究已經較為明晰,但由于四川藏區人群特殊的遺傳背景及生活行為方式有異于一般低海拔漢族人群[4][5][6],故其高血壓患病的影響因素可能有異于一般人群,故對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研究,找出該人群高血壓的高權重影響因子將有利于該地區高血壓的精準預防、針對性治療的展開。
此外,高血壓的發生是生物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生活行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7][8][9],屬多病因聯合作用范疇,其發病及病程進展過程中雖常伴有一些重要的前期自覺癥狀[10],但由于這些癥狀常兼具隱匿性,加之四川藏區經濟較為落后,基礎醫療及基礎公共衛生較為薄弱,居民主動參與高血壓篩查的主動性較差,因此,有不少高血壓患者常因嚴重的心、身、腦并發癥的出現才開始就醫,才得到規范性的治療及隨訪。故若能提高人群對于高血壓前期的隱匿癥狀、自覺癥狀的認識,將有助于高血壓的早診率的提高,從而降低高血壓對于人群健康的影響。目前關于高血壓前期隱匿癥狀的研究有:郭超峰(2015)[10],孔玲(2014)[11],張守敏(2010)[12]。然而,現有該類研究常停留在簡單的癥狀構成比描述或患者與對照的前期癥狀的分類研究[11],尚未對相關癥狀進行較為全面,準確的描述與比較,未涉及不同因素的預判準確性研究。故通過確診高血壓患者與健康人群的自覺癥狀及隱匿癥狀的對比分析,以期獲得較為系統、準確、且兼具一定靈敏度及特異度的高血壓前期隱匿癥狀、自覺癥狀,從而促進人們更早的就醫,助力于高血壓的第二級預防。
3 研究意義
總之,通過橫斷面的現況研究,調查四川藏區深貧人群高血壓疾病的流行病學現狀,讓醫務工作者及衛生行政部分更全面、準確的了解到所轄區域的人群健康信息。并通過高血壓患者與健康對照人群的病前前期癥狀的比較,找出具有一定臨床預判價值的高血壓病前隱匿癥狀、自覺癥狀,以實現更好的疾病的三級預防。
參考文獻
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四川省藏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 (2011~2015)[Z].2013.
孟慶滔,陳曉平.四川藏族僧尼高血壓氫氯噻嗪療效及其與α-內收蛋白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的關聯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7,36(11):897-904.
孟慶滔,錢稚平,王斯,劉凱,何霽云,何森,張昕,王勇,陳曉平.NEDD4L基因與四川藏族高血壓氫氯噻嗪療效的關聯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7,33(04):331-336.
常開齊,楊海寧.做好高寒地區災害性突發事件衛勤保障的思考[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3,8(7):647-649.
Zhao X,Yin X,Li X,et al.Using a low-sodium,high-potassium salt substitute to reduce blood pressure among Tibetan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A patient-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los One.2014,9: e110131
Mingji C,Onakpoya IJ,Perera R,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ltitude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Tibet: a systematic review[J].Heart.2015,101(13):1054-1060.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t high altitude: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Ladakh[J],Northern India.2007-2011.
Li S,Zhao X,Ba S,et al.Ca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s be used for 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at high altitudes?[J].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2012,17:62-68
祝存奎,邊惠萍.高海拔地區藏族世居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4,30(1) :62-64
郭超峰,馬曉聰,岳桂華,楊小英,許明東.632例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醫臨床癥狀的因子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07):1678-1681.
孔玲.105例隱匿性高血壓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4,33(10):61-63.
張守敏,韓俊鳳.高血壓410例臨床癥狀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12):1515-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