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速公路工程養護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5)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環境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對工作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高速公路收費站區來說,院內綠化覆蓋率的高低和綠化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站區的景觀效果和服務水平,是站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站區院內綠化的作用主要有:良好的綠化景觀能提供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園林綠化有著不可代替的生態效應,可促進生態環境總體建設。
高速公路收費站區大都毗鄰高速公路,過往車輛噪聲、排放的尾氣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高速公路站區綠化是不可缺少的,綠化改造也勢在必行。本文以江蘇省宿淮鹽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淮安南收費站院內綠化改造工程為例,對高速公路收費站綠化改造加以探討。
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區綠化園林改造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收費站綠化的主要目的是保證工作人員日常工作與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同時也使得收費站內部構造更加合理。
在保證植被不減少的前提下,宿淮鹽公司在改造工程中,公司院內增設96個停車位,鋪設院內道路和園路,解決了工作人員停車難的問題和休閑散步的需求。辦公大樓與食堂之間建成富有江南庭院韻味的中庭,工作人員走出辦公室就能在中庭散步休閑、觀花賞魚。改造工程開拓了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工作生活場地,創造了賞心悅目的休息場所。
以綠為主的收費站區主要由喬木、灌木、花草等來實現園林綠化的生態效益。站區綠化應因地制宜,本著“遠喬木、中灌木、近花草”的原則,使改造后的綠化景觀有層次感。根據生態站區的建設需求,改造之后站區內的綠地面積要有較大增加,要提高站區綠化覆蓋率。有研究證明每20m2的草坪或其他地被植物中,種植一株喬木6棵灌木是最合理的種植方式。但該經驗并不適用于所有地區,各個地區會稍有不同。就高速公路收費站區而言,綠化空間十分有限,而同樣的面積上,喬木的生態效益要比草坪地被高30倍左右。因此適當增加喬木栽植數量,既能實現降低管養難度又能提高站區綠化的生態效益。
施工前的準備。了解并熟悉施工設計圖。
施工前的安全準備工作。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進行必要的安全施工教育,按相關要求做好人員、車輛保險的報備,控制施工作業現場人員的作業行為。
定點放線。根據施工平面來作定點放線處理,如果發現存在不規則的造型,可以通過網格法或者比例法來進行放樣;對于沒有標注種植尺寸的情況,可以根據比例來進行放線定點,但是要達到設計方案的要求。
場地整理。根據城市綠化園林的建設需要,必須要進行場地平整,保證現場地面達到2.5%~3%的坡度,以便現場水分能夠流入蓄水池中;保證現場不會有碎石、雜草等影響種植。
苗木選擇標準。喬木應該達到園林綠化要求,健壯、外形美觀,且栽植環節盡量避免過多的“截肢”;禁止使用沒有枝條的獨苗,分枝點通常應該設定為4個以上,如果對于樹形要求比較高,則應該達到4層以上;灌木需要使用容器苗,地苗最好選擇使用假植苗,確保移植過程中土球的尺寸和完整度合格,包扎牢固。
苗木包裝及運輸。對于帶土球的苗木,其直徑至少應為樹干直徑的6倍~8倍;不適宜生長的季節或者環境不適宜時,則需要增大土球直徑;包裝要求:土球應該達到濕潤度要求,同時還要保證包裝的牢固、穩定。
種植土的要求。種植土嚴禁被汽油或有毒物質污染;在翻耕過程中發現土質不符合要求,必須換合格土;保證土壤達到均勻性的標準。
種植有如下標準要求:種植時需要檢查種植點位置的土質是否合格,肥力是否達標等方面,種植接觸部分應該鋪設一層厚度為10cm的種植土,避免損壞根系;成列的喬木應成一條直線,按種植苗木的高度依次排列;種植土應該充分搗碎處理,使其能夠有效地接觸根系,然后在周邊區域設置圍堰,澆水時應該固定植物,避免出現歪斜等問題。
樹穴要求。樹穴應符合設計要求,位置準確;土壤干燥度過高,種植前要澆水保濕;樹穴的開挖要滿足苗木根系需要,同時也要考慮到土球直徑、土壤條件等因素,最好是應用垂直開挖方式,保證規格尺寸合格。
苗木施肥。苗木種植前要施加足夠的基肥,可以避免土壤過度貧瘠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也能夠使綠化效果快速得以實現。根據園林種植需要施加基肥,嚴控數量。
后期管養。管養階段應該適當追肥、澆水、除草、除蟲等,確保苗木能夠正常生長。
很多情況下,高速公路收費站區面積有限,與綠化用地存在著比較大的沖突。要想徹底解決這一矛盾,就要做好綠化用地規劃與改造。首先,應該樹立較強的環保意識,對于當前的站內綠化環境有著比較高的認識,能夠合理布局,根據國家標準組織開展綠化施工。其次,單位的建設與綠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宜采用“見縫插針”的模式進行綠化種植;充分利用一切空間進行立體綠化、垂直綠化,室內綠化與室外綠化相結合,想辦法提高站區綠化的覆蓋率。最后,突出搞好重點部位的綠化,堅持“以點帶面,以面為主”。如淮安南收費站院內中庭綠化,充分利用了有限空間栽植觀賞性強的造型盆景,同時園路、水景、假山、小品等,喬木、灌木、花木、草坪合理配置布局,創造舒適宜人的工作生活環境,真正做到綠化與美化的結合。
園林綠化如何改?哪里改?決策者不能只顧自己的愛好,改造前應充分調研站內工作人員的喜好、年齡結構、生活習慣等,以便更好地保證綠化施工能夠符合大多數人的生活需要,也能夠讓員工快速接受綠化改造施工項目,也能夠獲得站內大多數員工的支持。
綠化的目的就是展示出“綠”,要獲得更高的生態環保效益,同時能夠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但是如果消耗大量的資金、物力來進行亭臺、假山等景觀的建設那么就失去了“綠”的意義,且園林小品的藝術價值比較高,在小空間內難以展示出其優勢。所以,應當以栽植苗木提高綠化覆蓋率為主,園林小品主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應少且精。
后期管養是高速公路收費站綠化改造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有些綠化工程付出的資金比較多,但是最終的效果卻不明顯,苗木死亡率過高,這一問題多數是因為養護不合理造成的。因此,要加強后期的管養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管養制度和措施,并嚴格執行和落實,切實提高綠化苗木的成活率,最終提高站區綠化施工的效果。
園林綠化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但要綜合分析不同地區的特點,確定最佳的綠化改造實施方案。作者以宿淮鹽公司淮安南收費站院內綠化改造工程為例,對高速公路收費站的綠化改造做出總結,供行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