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310)
新疆烏尉公路為PPP項目,從兵團35團到若羌高速公路,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境內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部。
該項目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為120km,線路路基包括整體式路基及分離式路基。分離式路基寬度13.25m,整體式路基寬度為27m。主線路面結構層總厚度68cm,路面底基層設計為20cm厚天然砂礫。具體路面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主線路面結構圖
天然砂礫料源在兵團35團北山料場,在現場取樣檢測,檢測結果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如表1所示。除進行常規檢測外還增加全鹽分析試驗,經檢測北山料場的天然砂礫為非鹽漬土,其含鹽性質為亞硫酸鹽。
在塔里木河施工用水取水點取水樣試驗,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室內試驗。在料場6個取樣點取約200kg的天然砂礫充分攪拌均勻后,做天然砂礫的易溶鹽含量及全鹽分析試驗,得出天然砂礫的含鹽性質。在攪拌均勻的天然砂礫中稱取15份每份重5kg的天然砂礫,分別加入施工用水。燜料2h后,烘干后得出實際含水率,每份烘干后的試樣過篩后做易溶鹽含量試驗,得出天然砂礫加入不同含水率的易溶鹽含量結果,如表3所示。

表1 天然砂礫最大干密度與最佳含水量試驗結果統計表

表2 水質檢測結果統計表

表3 天然砂礫加不同施工用水含鹽量試驗結果統計表
試驗結果分析。根據試驗結果可以得出,含鹽量為0.324%天然砂礫填料,當施工時灑水量>50%,填料由非鹽漬土變為弱鹽漬土。
下承層(基床)基面若出現車轍、松軟、壓實度不足等問題,應及時翻松,待重新碾壓修整達到相關規范要求后,交驗后方能進行底基層的施工。
底基層施工前清除下承層表面雜物,并按要求灑水處理,保持下承面處于濕潤狀態。
施工需應用到全站儀,以恢復中樁、邊樁,按照每20m布設一樁,放出底基層攤鋪兩側控制點,測量出每個控制點的高程,做好指示樁,并按照試驗段得出的松鋪系數計算出每個點的掛線高度。
在邊線控制點處打入鋼釬掛線樁,按照對應的高程給每個控制點掛好導線。用φ0.3mm鋼絲繩作為導線,導線一端用鋼釬斜向打入地面固定,另一端用緊線器張緊。張緊時控制好張拉力在800N~1000N之間,防止拉力過大斷線或拉力不足造成導線下垂。
為確保底基層邊緣壓實度,填筑寬度兩側各加寬10cm。
根據檢測結果,天然砂礫級配滿足設計要求,但天然砂礫的開采和施工過程中難免會混入些許超粒徑的顆粒,需采用人工挑除的方式控制超粒徑。
為確保粒料含水率滿足要求,同時考慮炎熱天氣水分的散失,天然砂礫裝運前應按最佳含水率5.5%+2.5%=8%(運輸過程中填料的失水量為2.5%)悶料。悶料場設在水穩站的備料場內。采用抽“田”字格的方式悶料,根據計算的取料數量,確定準備取料的面積和深度,取料時必須全斷面開挖并拌和。
根據每天的施工方量,每個備料場設置兩個悶料區。每個區域每天悶料3500m,悶料8h~12h后檢測天然砂礫的含水量,滿足施工要求后即可運至現場施工。
攤鋪前下承層應適量灑水濕潤,保證攤鋪料的含水量。攤鋪過程中,應用到兩臺攤鋪機,采用聯合攤鋪方式作業。兩臺攤鋪機燙平板的搭接寬度≥20cm,前后的距離控制在10m以內。
攤鋪機熨平板用方木就位墊穩(燙平板底面的高度及橫坡與設計松鋪面重合)、自動找平傳感器及布料螺旋傳感器調節完畢后,由專人指揮料車倒車、卸料。運料車后車輪不得直接撞擊攤鋪機,運料車應在攤鋪機料斗前10cm~30cm處停住,剎車起斗后松開剎車由攤鋪機向前頂推前進。
攤鋪機啟動送料器待布料螺旋充滿填料后按照3m/min的速度勻速連續攤鋪,中途盡量減少停機次數,使攤鋪過程平穩連續,減少橫向施工縫。
攤鋪前對松鋪厚度檢查,滿足規范要求后方可開展后續攤鋪工作。攤鋪開始后試驗員檢測含水量,通常含水量應≥最佳含水量,否則就根據攤鋪路段計算出補水量,補水量=長×寬×攤鋪厚度×(天然砂礫最佳含水量-實測含水量),并通知技術人員補水。補水作業采用灑水車噴霧狀的模式,嚴禁用水槍直接對著已攤鋪的填料灑水。
在起步后3m~5m內,不斷使用靠尺校正高程,使其在5m后的攤鋪符合設計要求的高程及寬度。攤鋪機起步后,現場作業人員及時用3米長鋁合金尺檢查松鋪面的寬度及橫坡,發現偏差及時調整,攤鋪正常后按10m檢查一次,以此控制攤鋪寬度和橫坡。
施工人員及時挑除超粒徑填料,并在攤鋪機料斗內取料填補坑洞,嚴禁在已攤鋪地段取料。攤鋪的天然砂礫未壓實前,施工人員不得隨意踩踏,車輛不得通行。攤鋪時需看護導線和高度傳感器,避免傳感器碰撞鋼釬導致底基層面平整度不佳。
天然砂礫攤鋪后立即或在補水后待填料表面無明顯水漬后,用兩臺22t壓路機靜壓一遍,正線一次攤鋪,碾壓長度控制在50m~60m范圍內,匝道控制在80m~100m范圍內。
第1遍速度應控制在1.5km/h,確保碾壓過程不出現“波浪”,不出現“彈簧”,松散、起皮現象。當壓實度滿足要求后,再靜壓一遍收面。
在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或直線段,碾壓方向可以從兩側路肩向路中心碾壓;在設超高的平曲線段,則是由內側向外側碾壓。碾壓時,輪跡應重疊1/3輪寬;最后用膠輪壓路機光面,直到表面無明顯輪跡后便停止施工。壓路機的碾壓速度,前兩遍以1.5km/h~1.7km/h為宜,后面的按2.0km/h~2.5km/h行進。底基層兩側邊緣應各超寬10cm并多壓1遍~2遍。
壓路機上碾壓過程中或者是在己完成的路段上,不允許突然急剎車或調頭,來回交替碾壓時兩次停留點的間距應>10m,并遠離壓實線3m以外。在碾壓過程中配備足夠的作業人員,處理局部臃包或邊角部位,并用3米直尺逐尺測量,確保平整度。
檢測合格的底基層必須封閉管理,在水穩層施工前嚴禁車輛通行,防止車輛碾壓破壞底基層表面結構,造成底基層表面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