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喜波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塑造品格,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設計和實施好各個學科和專業的課程思政,真正把立德樹人融入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成為當前高職教學中的重要課題。經濟法課程作為高職財經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對引導學生樹立全面依法治國意識、市場經濟法治思維、按法律規則從事經濟活動、防范市場法律風險等,發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筆者在高職財經類專業開展經濟法教學時,牢牢把握好課程思政教學的設計,在教學實踐中全力推進,推動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經濟法教學的課程思政建設。
從本質上看,任何課程都是帶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要讓各類不同的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從而讓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協同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之中,課程思政要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將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融入課程教學中,對于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完善,對傳統的教材進行改革,在教學中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從這一點上看,課程思政的實施思路其實就是在專業課程中提煉出能夠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在職業素養成長方面有積極作用的元素,從而對高職院校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行教育,實現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育人效果。
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是面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培養各類財經類專業人才,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關的經濟理論、專業知識,同時掌握必要的經濟法律制度也是應有之義,讓學生能夠掌握并且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的法律風險,這對財經類專業的崗位涉及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進行培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全面依法治國環境下,經濟法課程教學中,除了傳授與市場經濟相關的經濟法律制度知識,應同步提升學生的法治思維與法治理念,與國家同發展共成長。這要求財經類專業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的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法治觀,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要深入思考社會,要考慮到經濟運行規律,嚴格遵守法律規定,能運用經濟法律制度的規定解決實際問題。要幫助學生了解相關專業和行業領域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實踐、關注現實問題,培育學生經世濟民、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的職業素養。因此在財經類專業教學過程中,對經濟法課程教學的課程思政十分重要,需要把思想政治課的一些相關理論融入經濟法的教學中,真正提升經濟法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在過去的經濟法課程教學中,注重對經濟法內容的教學,對于高尚品格的培養,特別是職業道德的形成,是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只有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推動高職院校職業素養教學的針對性,這樣才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真正提升高職院校經濟法教學的實效性。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對于財經類專業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從專業的素養培養角度上看,職業素養是最為重要的部分,融入財經類專業經濟法的教學實踐中,從而提升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市場本身有其滯后性,有一定的盲目性與自發性,為了維持市場運行的科學運轉,特別是推動國家對于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都是離不開經濟法律作為市場的引導和平衡作用。雖然國家已經通過經濟法律對于市場調節起著實際作用,但是在推行法律的過程中,也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養,而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提升其對經濟法律的理解和運用。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中,經濟法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地位,在不容忽視的情況下,提高財經類學生的職業道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因此在進行積極培養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就樹立遵紀守法的良好品格,這也就意味著在職業道德的培養過程中,把財經類專業學生所學習的經濟法融合課程思政的思路,將有助于學生提升守法執法的光榮意識,并且學會風險防范,以及日常生活中遵紀守法的日常習慣,這都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由此可見,經濟法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理念之間是有著緊密的聯系,法律和道德都是共同制約人行為的規則,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中,其主要的目的還是讓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法律課程的主要目的則是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法律法規的具體要求。因此在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學生經濟法課程的教學中,強化課程思政的思路,促進經濟法課程教學的專業性,在有限的課程中能夠對學生綜合素養進行培養,特別是對學生法律意識和法治精神的培養有積極的作用。強化思想政治的相關理論融入經濟法的課程中,對于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培養有著積極推動作用,也能夠提升高等職業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經濟法課程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體系中,要改革經濟法課程教學的思維,適應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真正發揮出經濟法課程對于立德樹人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必須要把握市場經濟中的一般流程,對企業運營過程中所應該應對的一些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突出培養專業人才的素養和職業道德,把知識和能力與思想道德教育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夠從依法運用自身權限,以及依法去執行經濟職能的角度,幫助學生建立起更全面的職業素養體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把實踐和日常的理論知識相結合,這樣才能夠進一步的提煉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在課程設計的思路上,首先要符合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總體要求,建立起能夠符合經濟法教學的教學管理團隊。教學管理團隊應由學生管理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輔導員和經濟法課程的課任老師組成,企業的實務導師也應該參與其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經濟法教學的課程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考慮到經濟法課程的教材與輔導員團隊之間的結合,特別是日常課程的教學,要形成多學科的互動作用,這樣才能夠有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日常教學里面應該圍繞教學團隊里面的具體架構,在課程教學的實踐中要融入多種不同的元素,尤其是要熟悉經濟的運行,從企業中引進一些兼職教師,把現實過程中涉及的一些具體案例和糾紛也融入課程中,從而讓學生把抽象的經濟法思維和思想道德理論相結合,能夠在具體的實踐中堅持良好的職業道德。
另一個方面則是要利用現代教學工具和手段,建立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發揮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的作用,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行激發,讓學生能夠直觀的掌握經濟法的知識。學生在了解課程知識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也應該以更直觀明了的方式進行融合,這樣才能夠真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財經類專業的學生能夠理解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對課堂的氛圍以及專業知識的教學不造成影響,這樣才能夠形成更加良好的互動效應。
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經濟法教學團隊要根據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及教學對象的具體狀況,對于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這需要教師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把課程思政的內容和教學內容相結合,進一步地把經濟法律的知識和課程思政相結合,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經濟法課程中的作用。在實踐中應做到四個結合。
一是教學內容應與經濟熱點相結合。對經濟法課程的內容進行精講的同時,教學團隊要圍繞好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實際狀況,引導學生關注時政,對學生專業知識基礎進行充分的推進,重點突出每一次課的經濟法知識,與經濟熱點結合起來,法律是為保障經濟服務的,經濟法律在其中的作用如何,要引發學生的思考,這樣才能夠緊密地聯系好財經類專業所需要的法律知識。在教學中,要打破傳統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做法,經濟法教學要注重整體性的法律體系的構建,要以企業的實際運轉為基礎,特別是運用思想政治的思維,對企業創立到經營過程中的全程動態把控進行分析,這也就意味著在教學的內容中要與時俱進,既要與最新的法律法規動態相結合,同時又應該養成關心國家大事的良好習慣,提高對市場的敏銳度,能把握商機,這樣才能夠讓教學內容有的放矢。
二是教學內容應與商業道德相結合。財經類專業學生在從業中的職業道德,主要是要有商德,培養經世濟民、誠信經營、童叟無欺的理念,也可以說是經濟法教學的要求。誠信不但是道德的要求,也為法律所確認為法律原則,在商業活動中,無不體現了這一要求。在經濟法教學中,尤其是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等部分教學中,注重商業道德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這樣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思想道德與職業道德在經濟法的實際執行中的重要價值。
三是教學內容應與典弄案例相結合。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結合經濟社會活動中發生的典型案例教學,運用課程思想政治理論的思維,把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的培養融入具體案例分析中。由于經濟法知識帶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論性,如果純粹進行理論教學,教學效果也相對比較差,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倦的心態。這也意味著要把案例和知識結合在一起,充分的拉近學生與思想道德體系之間的聯系,在經濟法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的提升。這樣也就意味著學生在邏輯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培養上,把相關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真正讓學生掌握這些相對應的知識。
四是教學內容應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在進行經濟法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在公司法等內容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夢想,成就偉大事業,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要教會學生如何設立公司,合法經營。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培養目標對涉及財經類專業中的職業素養進行介紹,把這些職業道德和素養的相關知識融入經濟法的教學中,特別是財經類專業是必須要求學生要遵紀守法才能夠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對于不同類型的專業要進行有效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掌握誠信經營和保守商業秘密等基礎的道德,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過程中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高職院校的財經類專業經濟法的課程教學,一定要面向學生的實際需求,針對經濟法課程教學的現實問題與狀況,突出課程教學的重點,把學生的全面職業道德培養與專業技能的培養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充分的發揮出教學應有的作用,真正面向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提供更加良好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人才的能力全面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