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波 新汶礦業集團物資供銷有限責任公司
當前的企業和社會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多是幾十年前的傳統管理方法,本身存在著考核的滯后性、覆蓋程度有限和互動性不足等問題。積分制管理是一種從根本上解決管人這一管理核心問題的方法之一,結合各自企業實際,積極創新積分制管理方法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至關重要。
1.日常考核存在滯后性。經營考核普遍以結果為導向,都是以提前確定的指標為參照,在事情結束以后方進行考核獎懲,對工作任務的過程缺少必要的實時反饋和影響干預,失去對事前和事中控制。考核往往是針對最終的結果或月度、季度、年度等固定時間節點的階段性成果進行的一次性評價和管理,考核時點結果已成定局,其滯后性并不會因考核獎懲而使結果發生更好地改變。
2.日常考核覆蓋程度有限。考核管理通常是分層分級實施的,企業考核以少數的業績指標考核到單位、部門,單位、部門再以內部績效考核分解到個體或團隊。這種考核模式,缺少對全員個體系統性、體系性、完整性的評價激勵標準,不能及時對所有個人進行有效的排名和激勵,對個體的影響不足。
3.日常考核互動性不足。日常的考核中對員工個人多采用固定指標關聯的獎懲或制度約束性質的處罰形式,不利于員工實現自我需求和自我價值,不能夠很好地塑造和諧、快樂的工作氛圍,難以全方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解決員工工作的原動力問題,導致員工個體的主動參與度和投入度不高、獲得感不強。
積分制是一種具有很強實操性、便于落地的高級管理工具,通過獎分和扣分,全面獎勵正能量、懲戒負能量,對人的能力、工作業績和綜合表現進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及時反饋、及時激勵,按名次與各種福利和資源掛鉤,能夠最大限度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員工的積分和排名是動態、公開和可見的,積分的動態性和競爭性,容易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同時,積分制既管結果又管過程,積分持續的記錄和累加,體現的是一個時間周期內對個人的整體表現的評價,而不是一個時間點或最近的表現,更加公平和客觀。實行積分管理、量化考核,借助有形的載體,盡可能將無形的員工能動性以指標化的形式真實的展現出來,將員工能動性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增強廣大員工的戰斗力、凝聚力和創造力,推動企業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鑒于積分制管理的明顯優勢,積分制越來越普遍應用到企業的日常管理中,但效果參差不齊,通過分析常見的積分制管理手段,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內容寬泛,標準不明確。脫離了具體工作實際,籠統的設計員工的積分標準,積分規則缺少科學的依據,難以系統評判,可操作性不強。例如:“銘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這一積分項目,應該做,但缺少直觀的評價和統計標準,不易評判,最終導致的結果是絕大多數員工都自動獲得相應積分。
2.條目繁雜,針對性不強。積分標準制定過細或者積分事項面面俱到,過于瑣碎復雜、條目繁多,使員工工作的重心不聚焦。同時,任務內容過多,一定程度上會出現負作用,激勵事項的初衷演變成員工的負擔,同時也加大了考核積分人員的工作量,增加了積分制管理執行的成本。
3.不考慮員工實際,員工主觀能動性調動不足。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特長、特點和不足,而通過積分制充分挖掘個人的潛質和特點來服務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這就要求絕大多數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擅長的項目,專注地做好選擇項目而獲得一定范圍的積分,經過努力可以達到某類積分上限;而不是硬性安排員工必須去完成自己不擅長的內容才能獲得對應積分,每項工作都得去做才能獲得盡可能多的積分,變相制約了自主選擇的權利,也難以全神貫注地做好自己擅長的項目。
4.沒有與薪酬掛鉤,影響落實執行。收入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將積分制充分與薪酬掛鉤,是確保積分制有效貫徹執行的重要物資基礎,一旦脫離了薪酬約束,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部分積分制僅僅將結果和評先樹優、榮譽激勵、常規獎勵、培訓交流相結合,沒有和日常工資掛鉤,特別是當前社會物資條件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部分零星物品的獎勵,與員工的有效需求并不匹配,不足以激發廣大員工落實積分制熱情,最終導致積分制管理的效果不理想。
1.明確標準,量化賦分。根據不同群體員工實際,結合工作特點、崗位屬性,將不同的活動內容納入評價體系,分類制定、動態調整評價標準、量化賦分,將積分作為考核評價員工的重要方式。
2.重點突出,化繁為簡。結合各單位實際,圍繞員工義務的履行、作用的發揮,摒棄數目眾多、面面俱到、要求空泛的考核條目,有重點地、有針對性地制定積分項目、標準,不能干的全為扣分項或否決項,一出現立即扣罰;根據公司實際需要員工干的主要工作,加大獎勵力度,干好就重點加分,進而增強考核評價的適用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3.加扣結合,薪酬掛鉤。積分考核注重在考嚴、考準、考實上下功夫,以分片分類為基礎,以員工主觀能動性和個人能力特長的發揮為導向,加分和扣分相結合,自主服務與組織工作安排相結合,月度考核、年度評優,并與員工日常工資掛鉤,切實促進員工潛力和能力的發揮。
員工積分由基礎積分、任務積分和獎勵積分三部分構成。
1.基礎積分:為履行義務積分,包括規定動作和一票否決兩個方面,每月固定分值為60分,實行負向扣分,根據黨員義務、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對未完成、達不到要求的事項予以扣分,扣完為止。
規定動作方面:不按時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黨內生活以及黨員活動的,每次扣3分;筆記記錄不及時、不合格的,每次扣2分;未按時足額交納黨費的,扣5分;當月“學習強國”日均得分少于30分的,扣3分。
一票否決方面:凡是出現以下情況進行扣分,并實行一票否決,年度內不得參與黨內評先樹優。違反公司一般規章制度、流程的,扣10分;出現不團結同事、弄虛作假、傳播負能量以及其他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為的,扣20分;未嚴格遵守廉潔自律規定,出現違規違紀問題的,扣40分。
2.任務積分:包括學習提升積分和先鋒作用發揮積分,每月上限為40分,其中學習提升積分上限為10分、先鋒作用發揮積分上限為30分,實行正向積分,黨員根據自身特點和需求,自主選擇積分項目和內容,達到標準給予加分。
學習提升方面:爭做“學習型黨員”,將法律法規、制度文件、專業知識作為日常學習內容,每熟練掌握一個文件加3分。
先鋒作用發揮方面:聚焦公司中心工作,黨員結合自己的能力和特長,對重點工作、業績突破、以師帶徒、思想結對等項目進行自主選擇、責任包保,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可選擇多個類型項目,完成某一類型項目單件加10分,涉及多件的同一類型項目最多加20分。
3.獎勵積分:包括奉獻服務積分和榮譽激勵積分,每月上限為10分,實行正向積分。凡發生時,黨員可申請加分,符合計分規則的予以計分。
奉獻服務方面:在重要保障、搶險救災、防疫抗疫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的,加5分;積極參加志愿服務、幫扶救助、社會公益等活動的,加3分;金點子、創意被采納,根據創出效益大小加2-8分。
榮譽激勵方面:受到各級表彰、榮譽、成果、典型報道等予以加分,其中集團及以上的,加5分;公司層面加3分。
4.積分制管理的結果應用。黨員積分月度評定,作為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年度累計積分前30名的黨員直接確定為公司優秀黨員,并將黨員日常積分與工資薪酬掛鉤。對90分以上優秀黨員以及低于70分的不合格黨員,分別予以獎懲。
5.積分制管理的成效。在主題實踐、專項攻堅等活動中,黨員自覺、自愿、主動參與的意識明顯增強,部分黨員實現了從“支部安排干”到“自己主動搶著干”的轉變。黨員個人的精神面貌、工作紀律、工作熱情等方面均發生較大變化,通過幫扶、幫助職工群眾,營造了團結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氛圍。企業的業績也實現顯著提升,2019年銷售收入同比增加48%;利潤同比增加155%。特別是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疫情、市場環境惡化等重重壓力,廣大黨員奮勇爭先,各項工作均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經營指標均超額完成,實現逆勢上揚。
積分制管理作為一種實用性很強、便于落地的高級管理工具,特別是本文采取的創新應用,在企業管理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也為我們后續優化、完善和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提供了改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