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童 李雪 楊柳 天津海運職業學院
自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陸續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肺炎病例。隨后,30個省市自治區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教育部研究決定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并倡議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中小學利用網絡教學,“停課不停學”[1]。面對師生教學時空、教學行為完全物理隔離的現實問題,國家教育云課堂,各地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電視臺和教育信息化相關企業都在最短時間內提供各種支持教師在線授課、學生居家學習、家長配合督導的解決方案,合力利用互聯網將延遲開學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一時間在線教育教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門話題[2]。“宅在家”成為全國人民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同時春節期間的餐飲、旅游業等服務行業受到此次疫情的重大沖擊。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網上購物顯得比以前更受人們歡迎,電子商務行業在危機中迎來發展機遇。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在幫助廣大師生滿足了足不出戶上課上學的任務和要求,但缺乏物理接觸的線上教學模式,更加凸顯了無法吸引學生上課興趣,無法及時與學生互動等教學常見問題,尤其思政類等想對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更為明顯。但疫情中快速發展的電商帶貨行業,其特點就是利用無接觸式的售賣,在直播營銷過程中,將地攤式的吆喝形式再現于屏幕前,伴隨著各種抽紅包、送優惠券、抽免單等銷售手段,讓線上直播出貨的效率比傳統銷售方式更高。因此本文嘗試將研究兩者的共同點,并試圖將電商帶貨模式引入到網絡教學中,從而將教學效果、學生參與效果等凸顯出來。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我國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政課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如何增強其吸引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3]。疫情過后,線上教學的新形式更放大了思政課理論性較強,互動性較差,無法主動吸引學生的缺點。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這些問題迫切需要解決。
專業理論課及專業實操課在網課背景下同樣受到不小的影響。網絡課程無法提供學生有效的實際操作機會,對需要學生動手聯系操作的課程,教學環節無法提供實際操作條件,造成學生印象不深、注意力不集中,參與度不高等問題。同時,課程中,任課教師多集中于調動學生及課堂注意力,對于課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的講解以應接不暇,因此課程與思政元素的涉及微乎其微。
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存在對在線教學價值的認識不到位、對在線教學創新的理論指導匱乏、對在線教學組織的保障條件缺失等問題,引致不少地區或學校出現了在線教學行動“一刀切”、在線教學模式單一、在線教學負擔超重、在線教學效果存疑等現象。師生互動未達到預期效果,無法吸引學生課堂的注意力成為最為核心的問題。由此看出,提高思政課堂及課堂思政對學生的吸引力,成為網課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帶貨”,由網絡流行語轉化而來,指網紅、明星、企業家、媒體人等社會公眾人物有意或無意地帶動某些貨物銷售和商品流行的能力或行為。“直播帶貨”專指利用網絡直播平臺意圖帶動商品流行與熱銷的行為[4]。在新零售、新場景的分析框架下,直播帶貨是在直播場景下,由帶貨者的個人品牌、用戶流量池、產品供應鏈、議價能力和場景營造能力等要素合理配置、共同驅動的整合變現行為(見表1)。
表1 直播帶貨的配置要素表
直播帶貨的全民發酵使得帶貨者群體呈現多元化趨勢,除了網紅帶貨達人的展示推薦,明星藝人的登場亮相、普通百姓的大眾嘗試拓展了直播帶貨的邊界,但帶貨者共同的也是最關鍵的特征,仍然是其個人品牌。
直播帶貨模式具有鮮明的粉絲經濟特征,下單的消費者往往就是由粉絲轉化而來。粉絲的吸引、維護和運營在打造價值鏈路閉環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粉絲不斷沉淀下來形成用戶流量池,帶貨者才可以打破消費、文化和娛樂的邊界,創造一場場“帶貨”的狂歡。
產品供應鏈是驅動直播帶貨模式健康發展的核心要素。優秀的帶貨者可以帶動產品的銷售,優質的產品和產品供應鏈又可以反哺帶貨者的個人品牌。
價格是促使用戶在直播帶貨這一消費狂歡中進行決策和購買的關鍵因素。有競爭力的價格,是直播帶貨形成銷售力的保障。
直播間是直播帶貨最常見、最通用的場景,當直播帶貨的形式越來越普及,用戶在直播帶貨場域中的體驗就需要相應提升。用戶不僅關注產品和價格,還會關注帶貨者、直播內容和場景體驗。
直播帶貨與網絡課程有異曲同工之處,合理利用網絡直播帶貨中的核心因素,將其轉變為可在網課中應用的核心要素,找到學生主動關注網絡直播,主動自愿下單進行網購的核心點,并加以轉變,從而達到提高網課效率,增加學生參與度的目的。
帶貨者的個人品牌可以轉換為網課教師的個人硬實力,學生及家長更愿意選擇那些名師,優秀教師等具有一定學術成就的教師,這些優秀的名師比普通教師更容易得到學生及家長的選擇,尤其是家長具有優秀教師等稱號的老師教學經驗更為豐富,教學手段更為多樣,而學生本人在選擇教師時認為優秀教師相比較普通教師來講傳授的知識更為準確,更有說服力。
網課教師個人的受歡迎度往往會將學生轉換為粉絲,粉絲會因為喜歡和信任認可教師的講解及要求,并主動去接受網課教師傳達的教學內容,這項不斷地學生粉絲的積累,最終形成受歡迎的網絡課堂。同時,教師在網課教學中,應主動去創造自身的個人定位,或風趣幽默,或學富五車,以此來主動吸引具有相應興趣的學生,以此來快速將學生轉變為粉絲,教師的個人受歡迎度是一個金字招牌,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有興趣,放下手機和游戲主動參與到課堂中。
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決定了學生繼續堅持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優秀的網課教師會選擇不同時間講解不同難度的知識點,主動帶動學生接受更多的相對較難課程知識點,接受了較難的課程知識點后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后續的學習中。反之,如果學生課程知識點的吸收效果較低,再不斷增加知識量,就會較弱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度,從而減弱了學生的參與度,網課教師的個人吸引力也會隨之減弱。
學生能否一學就會是學生能否有效參與課堂的關鍵因素。學生在教師的個人魅力及對教師的喜愛專注于課堂的條件下,發現學習知識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和精力即可獲得時,就會造成學生主動投入。選擇性的講解不同城次的知識點,是課堂吸引學生的有力保障。
直播課堂的氛圍營造是網課教學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方法,網課教師將直播間的整體布置與課堂內容相結合,使學生更有身臨其境的切身體驗感,單純的講解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于課堂的要求,無法讓學生覺得眼前一亮,適當對網課直播間進行場景營造可以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并且也讓枯燥的課程知識點更有畫面感,減弱了知識點的學習難度。
直播帶貨的興起是電商在疫情期間在疫情期間快速發展的核心體現,而疫情過后網課又稱為了教學中不可回避的環節,通過研究和比對,我們探討出了直播帶貨與網課教學中的相同點,并提出了網絡教學中的可行因素,并力求可以通過相關分析達到增加課程思政及思政課程中學生參與度的效果,使得在高校網課教學中,真正達到“停課不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