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路 國家能源集團諫壁發電廠
1.法律管理制度中流程設置不夠清晰。制度是企業管理的最高準則,是保證企業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需要,目前法律管理制度中很多規定都流于表面,僅有文字規定,流程設置不清晰,對如何執行操作提及很少或根本沒有提及,這對于法律事務管理制度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崗位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2.法律管理制度與執行脫節。企業日常法制管理工作往往是有制度,但是缺少執行制度的有力保障,缺乏誰來具體執行制度,執行到什么程度,執行不好如何糾錯和責任如何追究等保證措施,需要在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管理流程和反饋通道,以及責任認定和獎懲方案的具體內容,以使的企業法律管理能夠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法律事務能按時按制度妥善處置,并及時反饋信息,有利于閉環管理。
3.法治工作隊伍薄弱。在兼職法律工作人員中,受過專業法律教育的工作人員缺少,法律知識培訓力度不夠,大多兼職人員專心于其本職崗位工作,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識層面不能適應企業法制工作日益復雜的工作要求,同時取得法律專業資格的專業人員也較少,不能滿足企業法律管理工作的需求。
4.法律糾紛管理流程設置不夠完善,對重大法律糾紛案件的規避未建立應急預案,在處理法律糾紛事務時,存在經驗欠缺,能力不足等問題,易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法律糾紛的責任歸屬和懲處追究制度尚未健全。
5.企業部分部門未能對普法工作給予應有的重視,沒有形成部門內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對于法律法規、企業法律制度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往往是上級部門提出學法要求,就突擊性的學習一下,對于學習的內容也沒有深入理解,導致部門在遇到實際法律問題時,不知道對應哪些管理制度,不知道要從哪里入手解決。普法教育與干部職工的實際需求不完全相符,有脫節的現象。一是法治觀念、法治思想還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我們的管理人員,工作中偏重于任務完成,注重結果,有時會忽視是否規范。二是法律知識和法律風險防范能力的培訓還需加強,特別是管理人員和各部門普法聯絡員的培訓,法務人員需不斷提高在參與項目談判、法律糾紛處理、解決重要法律問題的能力。
法律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管理水平的提高對企業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1.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制度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對照國家和上級公司制度新求,結合企業實際,及時制訂完善各類制度,加快建立層次清晰、覆蓋全面、銜接緊密、切實管用的制度體系,以制度建設來保障企業運行的有序化、規范化、科學化。
2.加強法律工作隊伍建設,加大專兼職人員的培訓力度,鼓勵督促專兼職法律工作人員取得司法考試等資格證書,提升法律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建立企業普法聯絡員網絡,培養一批學法、懂法、守法的管理人員。
3.建立糾紛案件申報制度,確保各類糾紛案件處理有效受控。一旦發生糾紛案件,應在規定時間內根據糾紛案件申報制度進行申報;對重大疑難案件應事前報送處理方案和具體意見,由法律部門與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后方可執行。法律部門定期對申報情況進行檢查,對瞞報、漏報、遲報及申報內容不符合要求的單位和人員進行通報,對造成嚴重后果的嚴格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4.制定切實可行的普法規劃、計劃,使普法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應定期召開會議,做到工作有研究、安排有紀要、記錄。普法工作機構工作正常,設置普法聯絡員,有專職人員負責法制宣傳工作。普法監督檢查機制運轉正常,定期對普法工作進行檢查、督促。領導干部學法有檢查考核,并定期組織測試。購置各類普法教育的資料,結合職工實際需求編發相應的普法教材。編發有指導作用的工作簡報、文件。據不同人員、不同崗位,有所側重的進行教育,有針對性的開展普法活動。注重普法教育的經常性和系統性,堅持經常教育和系統教育相結合。
5.積極落實合規管理建設。根據國家及上級公司合規管理建設有關要求,積極制訂落實企業合規管理辦法及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合規管理建設的重點內容和主要任務,將推進合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落實到具體部門并明確時間節點。
企業法律管理水平是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具體表現,也是企業實現科學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企業法律管理工作應繼續按照國資委的總體部署,結合落實中央企業法治工作新要求,緊緊圍繞企業各項生產任務,更好地發揮法律管理在企業科學治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