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雁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綦南供電分公司
在加強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過程中,國企要將外部環境和自身經營情況結合起來,制定更適合實際的財務管理機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產管理成本,使各項工作更加規范,對其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另外,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加強,可以及時解決企業在資金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國有資產流失的可能性,保證了企業的經營效益。
一直以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缺陷就是缺乏健全完善的內控機制,長久以來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具體表現在相關的職位分工不明確,不同的部門和職位界定相對比較模糊,員工老齡化嚴重,同一崗位上人員太多,真正能干活出力的卻很少,而且部分人員害怕承擔責任,相互推諉、缺乏擔當等。最關鍵的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很多細節被忽視,缺乏有效的監管制度和監管力度。
第一,國企對于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仍然比較傳統,管理方法比較單一,沒有很好的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和大數據分析等先進的管理手段。第二,很多國有企業的財務決策都存在著依賴經驗主義的情況,根據經驗或者主觀判斷進行決策,導致決策失誤的可能性提高,進而加大了財務風險。第三,大多數國有企業并沒有形成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員工的風險意識普遍不高,參與風險管理的主動性不強。
部分國企正處于制度改革的關鍵時期,其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還需要對大量的制度進行優化。從財務管理視角來看,大多數國企都已經加強了自身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但其中的大部分依然只僅僅停留在思想意識層面,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較為有效的行動,在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及風險防范措施的構建、制定和實際實施方面依然存在問題。國企由于沒有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制度,財務部門的執行力無法得到保證。同時,部分國有企業受傳統經營理念的影響較深,導致其在開展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時,相關的制度改革和執行等工作的實際成效較差,這嚴重影響了財務風險控制制度在企業內的設計、制定和執行工作,對企業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第一,國有企業要做好自身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構建工作。在此過程中,企業要以自身實際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發展環境為基礎,通過對社會財務管理及風險防控理論的學習、分析和研究,完成符合自身戰略發展規劃和各部門發展需求的財務風險控制制度的調整和完善工作,以便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第二,國有企業要以各部門的部門屬性和工作特質為基礎,構建符合各部門實際的財務管理及控制機制。在機制構建過程中,國有企業必須以相關制度法規為基礎,構建靈活性較高的、且有助于各部門工作的工作機制。第三,國有企業要對各部門所承擔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在此過程中,國有企業要切實做好財務審批和監管機制構建工作。國有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審核制度,從下至上、按級審批,以減少自身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財務管理風險。對于國有企業而言,一個較為完善的財務風險控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能力,使自身得到更穩定的發展。
根據國有企業改革升級發展目標推行配套財務管理制度,用以敦促、約束、指導領導者、各部門及工作人員可以積極參與到財務管理風險防控活動中,調動國有企業風控積極性、自主性。為提高財務管理制度優化質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原則。財務管理制度需科學合理,為此國有企業需在法治原則指引下推行更優管理內容,同時需賦予管理制度一貫性、合理性、發展性,確保其從實際出發;第二,總則。從整體出發控制財務管理活動范圍、目的、權責,推行崗位責任制,確保各部門配合得當,可如實反應國有企業經營活動,確保財務數據真實、可用、合理、實時。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導致具體的財務管理機制與民營企業有所不同。因此,在企業管理運營過程中,要設置對應的財務監督部門,行使財務監管的職能和權利,其他部門不得進行干預和影響,明確深化該部門的作用和功能,切實做好財務風險的管理和預防工作。對相應的財務監督機制進行完善和健全,對不同崗位的具體職能進行合理的規范的設置,充分發揮不同部門的最大作用和職能,共同對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綜合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加大監督力度,把握整體局勢,著重突出相關部門的監督作用,針對實際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匯報和處理,以免影響后續工作進程。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控制國有企業的財務風險,必須要在制度、執行、系統控制和人員培訓等方面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所以,科學開展風控目標評價活動,提高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優化質量,同時積極提升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使國有企業財務管理風控質量不斷加強,助其提升經濟收益,達到推動國有企業良性發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