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棠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石柱供電分公司
受到管理理念和技術等因素影響,很多地區沒有引進電力信息通信系統。不能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實時監測和管理,仍然采用傳統方式的人工模式。而電網線路范圍廣、節點眾多,且隱蔽性強,人工檢測效率很低、實效性差,不能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以保證電網安全運行。
在各地電力信息通信系統應用過程中,沒有統一的標準要求,各地根據自身通信網絡的優勢,選擇了不同的通信網絡,所以通信協議、接口等也都各不相同。這些通信網絡兼容性差,導致信息傳遞不暢通,增加了信息通信系統管理的復雜程度,降低了電力系統管理的效率。
各地的電力系統中,通信信息和監管控制是相對獨立的兩個方面,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管理,不能實時監測電網運行狀態,及時處理發生的問題。借助互聯網、通訊、自動化等技術的智能一體化運維體系,是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所以必須做好運維體系的兼容性問題,確保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電力信息通信系統通過大量的單獨主體傳感器實現對電網狀態數據的采集。因為電網分布的范圍很大,監測用電氣元件數量非常龐大,對這些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也是非常復雜的工作,所以必須對其進行科學的整合管理,提高數據的精確性和全面性。通過對數據的整合處理,可以準確的判斷異常情況發生的位置,為技術人員提供準確數據支持。
針對電力系統中信息通信的多樣化問題,統一標準融合不同模式,形成標準統一的管理系統,是實現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的前提條件。因此,要總結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融合不同的通信網絡,不斷完善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進程,提高電力系統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首先,要確定信息系統的信息模型,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度切實可行的通信資源整合方案,然后借助互聯網技術,搭建電力系統信息管理平臺,實現對電力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從而建立完善的一體化運維體系。
對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系統進行管理時,要對信息資源廣泛收集,以便將系統運行中暴露出來的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和解決。過去的電力系統中,難以統一調度信息資源,這樣不僅系統中的安全隱患得不到消除,系統資源消耗量會不斷增加,對系統承載力提出挑戰。技術人員需要對其進行有效處理,提高系統預警功能,實現統一調度。第一,構建完善的報警機制,完善系統功能。要對不同報警信息之間的關聯性認真分析,對系統應用接口的兼容性有效強化,促使警報設備功能得到優化。第二,將專業軟件工具運用過來,通過對系統進行三維模擬,依據實際需求,對預警系統內部結構構成進行優化和調整,保證預警系統符合于一體化運維體系。只有這樣,方可以得到真實的測評結果。
對一體化運維體系的工作效果進行評估,是電力系統保證安全性和穩定的重要手段,通過狀態評估技術可以對電力系統一體化運維在電力系統中發揮的作用進行綜合的評價,主要是根據對其的實時監測和控制的功能結合電網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分析出其監測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從而提高了一體化運維的管理水平,所以在電力系統中一體化運維在電網的監測和維護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一體化運維體系進行綜合評估,可以為一體化運維系統的優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從而不斷提高一體化運維的管理水平,進而提高電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高效利用各種信息與通信資源,深入融合各個檢測數據。第一,合理設置傳感器。要將分布式系統的功能特征納入考慮范圍,對系統中各個程序運行狀況實時監控,避免有變動問題出現于控制程序中。第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數據種類與系統運行數據量。針對這種情況,技術人員要將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的功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電力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項信息數據高效收集,對數據之間的融合效果進行優化,促使數據使用的全面性、層次性得到增強。
在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構建過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對資源信息模型的可靠性與實用性充分強化和提升。第一,要緊密結合實際需求,科學優化電力業務。將業務內容、外在條件等因素納入考慮范圍,將與行業發展需求所吻合的模型構建起來,這樣可以更加充分和高效的利用一體化運維體系,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應用后續模型。第二,要對資源信息模型不斷優化。將資源信息模型構建起來后,結合電力企業的發展現狀與方向,將模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出來,進而采取相應的優化和解決措施。第三,要對模型進行綜合性評估。相關人員將校驗、調試等措施運用過來,對模型的適用性不斷強化。要深入對比分析電力企業生產狀況與模型使用狀況,將其中存在的規律找出來,科學、合理的優化資源模型,促使模型服務功能得到改善。
現階段電力信息通信運維體系還不夠完善,制約了電力系統的進一步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采取措施,如增強數據信息的融合、對預警系統進行優化等,將電力信息通信一體化運維體系完善構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