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帥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
目前,我國的電網絡系統發展速度很快,從家用配電系統到企業輸送大規模用電已經基本實現自動化。自動化的電網體系提高了供電的輸送效率、供電質量以及電網系統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對于輸送電路來講,自動化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檢測到出現的故障問題,但是輸電線都是鋪設于室外,影響電力輸電線路的穩定工作的主要因素不是自身的使用壽命,而是外界的自然環境因素,比如凍雨、暴雪等。因此,在對輸電線路進行運行維護要針對特殊地段以及極端天氣,依據不同的地段以及天氣情況提出相應的防護策略,提高檢修工作的效率。
在我國,輸電線路遍布各省各市各村,每一段輸電線路以及同一段輸電線路在不同時間內的運行環境是不同的。由此可知,影響電力輸電線路穩定運行的影響因素比較復雜。根據生活中的經歷以及實際電網運行數據統計,輸電線路發生故障的大概率原因是特殊的天氣情況,比如說暴風、暴雨、霜凍等。這些極端的天氣情況往往會造成輸電線路的損壞,嚴重時會造成片區性停電,影響正常的供電。除了自然因素的影響,輸電線路斷裂還有可能是設備塔坍塌造成的[1]。
我國的國土遼闊,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文化、氣候條件以及地質特點。在不同的地區,對于電力輸電線路的維護方法要有各自的著重點。眾所周知,中國北部天氣寒冷,特別是冬季易發生暴風雪,因此要重點考慮天氣條件對于輸電線路的影響,制定相應的維護策略。例如珠海等東南沿海地區容易受到臺風、暴雨的影響;甘肅等地容易受到沙塵暴的影響。因此,在維護輸電線路的時候,要因地制宜制定針對性的維護策略,同時要對維護工作人員進行工前培訓,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現如今,自動化發展迅速,輸電網絡中要加強對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通過監控程序,從上位機中直接顯示故障發生點,通過遠程操作直接鎖定故障發生點。利用自動控制系統,操作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察覺故障,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發生對于供電的影響。除此之外,輸電網絡系統還可以引入故障診斷技術,其不僅能夠對輸電線路實時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還能夠預測下一時刻的運行情況,從而提前預知故障,這樣就能夠利用備用線路,在不影響供電的基礎上,對故障進行排查、檢修,提升系統的供電質量[2]。
輸電線路設計方案是進行輸電線路建設以及維護的重要的基礎,如果在設計過程中,存在不合理或其他設計問題,不僅會對輸電線路架建施工造成嚴重的影響,更會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要有效維護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首先必須要在輸電線路設計階段,針對輸電線路設計工作,做好有效的維護。在進行輸電線路設計過程中,電力企業的相關部門必須積極參與設計工作,包括行政管理部門,針對設計方案合理性及安全性進行嚴格的審查,提高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現場的實際環境及客觀條件要求,進行合理設計。在輸電線路試運行階段,必須要由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對輸電線路運行狀態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其是否存在問題。維護部門及相關人員,也要做好準備工作,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現問題或故障,及時進行維修養,從而有效保證電力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
在輸電線路設計階段,設計方案是否能夠有效排除故障,對保障輸電線路成功架建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技術難關進行深入了解和詳細分析,并充分引進先進的技術措施和經驗,從而有效攻克技術難關,保證輸電線路架建順利進行。此外,針對輸電線路維修、檢測等問題,在設計中也經充分考量,保證維修檢測工作的順利實施,減少在架建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有效排除各種風險隱患,保證輸電線路架建質量和安全運行[3]。
在輸電線路架建階段,材料丟失問題較為常見,造成材料丟失的原可能是惡劣的自然氣候造成的,也可能是人為造成的。對此,在技術方面必須要加強研究,通過技術革新,有效降低自然環境對輸電線路架建的影響,保證輸電線路正常運行。針對人為因素造成的材料丟失,必須要強化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人為偷盜造成材料丟失和資源浪費,既能保證輸電線路的質量安全,同時也有利于造價控制,有效降低成本[4]。
在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必須要進行定期維護,一旦發現問題或風險隱患,必須要及時進行維修,降低故障發生概率,做到防患于未然,從而有效保證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在檢修維護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檢修維護的全面性,同時針對環境較為惡劣的區域,必須要對輸電線路進行重點檢修,一旦發現故障,根據故障程度、位置、性質等因素,對其進行靈活處理。盡量做到立即進行現場維修,對于無法立即維修的故障,必須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制定科學合理的應對方案,從而有效排除解決故障,維護輸電線路正常運行[5]。
綜上所述,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是保證供電持續、可靠、穩定的重要條件,這對社會經濟發展建設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時排除故障,保證其正常運行,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重要的電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