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濱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是一種新型的市場監督管理形態,通過利用基于互聯網平臺的信息通信技術,使互聯網與市場監督管理工作進行融合,進而創造出新的市場發展生態。“互聯網+”行動的目的是將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結合,進一步促進新興行業發展,從而創造新經濟增長點,為產業升級提供助力。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互聯網+”在工作中的運用形成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網絡化、監督執法過程可視化、監管方法信息化的市場監督管理體系,與此同時實現“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也是時代發展賦予市場監管機構的時代使命。
“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是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改進傳統市場監管行為中的弊端,在以往的傳統市場監管模式中企業辦理業務時需要親自到相關監管部門進行辦理。而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企業能夠在線辦理相關商事登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通俗來講,“互聯網+”就是市場和市場監管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其運用于市場監管行為可以有效的結合市場服務與市場監督管理,“互聯網+”模式下的市場監督管理將更加具有改革性與創新性,能有效的保障相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工作朝著規范化、標準化、合理化的方向前進。
“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的意義絕不是簡單的體現在“互聯網+傳統行政服務管理”的概念上,更是現代化市場經濟建設發展過程對市場監管工作的必然要求。第一,隨著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經營模式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市場監督管理在考慮市場變化的前提下體下也必須加強網絡化建設;第二,通過充分發揮“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的優勢,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市場活躍度、企業創新性、規范行業標準。另外“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還能使行政管理過程更加高效,進一步創造自由、公平的市場經營環境,使得消費市場更加的安全便捷。
進入信息化社會以后市場的發展千變萬化,新業態、新發展模式層出不窮,這就要求在市場監督工作中要以創新性思維模式去處理相關問題,提升管理工作及時性的同時,還能使市場內相關企業作出相應的創新性變革。通過“互聯網+”的工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健全市場監督機制,促進市場與監督管理的深度融合。
利用互聯網平臺對企業的行政許可、處罰等信息進行及時的公示,對于打造規范化的市場監督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此外,在對企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同時,需要提高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
通過對高新技術及先進管理理念的引入,建立由基本信息數據采集和歸類、資質展示、企業信用管理組成的創新性市場監督管理模式。通采集分析市場內企業的信用情況對其信用信息進行公示,進而提高市場信用的約束作用,構建安全的市場經營環境。
結合“互聯網+”創建完善市場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市場監督管理標準化進程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提高市場內各商戶、企業運營過程的規范化。第一,信用信息管理平臺與政府內部的信息平臺進行共享,再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可以大大提高信用信息的準確性;第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企業的進行標準化管理,企業及時提交修改信息填報表,采集、處理信息后建立信用信息數據庫。第三,建立科學的懲戒機制對失信企業、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企業進行經營限制。
通過不斷地完善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可以進一步提升行政管理的質量,進而構建公平的市場經營環境。第一,充分利用云平臺、大數據技術,對市場內的企業從申請到售后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進而加強企業在經營過程的自律性;第二,針對特殊的高危行業、群體制定相應的監督管理措施,例如,針對高危行業的企業建立固定的監測點、對其經營過程實時監控,并且定期對企業經營數據進行分析,進而提高市場監管部門對此類企業的監管針對性和準確性。
通過不斷地完善“互聯網+消費維權”體系,為消費者創建安全便捷的消費環境。第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便捷的線上渠道投放維權相關信息,提高消費者的合理維權意識;第二,增設線上渠道進行受理投訴,這樣可以有效的增加消費者的維權渠道,此外,消費者在線上投訴時可以上傳一些侵權證據,為后續的投訴處理工作提供便利。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為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國在“互聯網+市場監督管理”領域已經達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市場對于市場監督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筆者通過自身實踐對“互聯網+ 市場監督管理”進行探索與思考,重點闡述了市場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公平的市場經營環境建設、安全的消費環境建設三方面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