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鴻 河南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通常情況下,烘焙食品一般都是以谷物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也可以稱之為糕點。例如,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的原料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原料是谷物,第二種原料是油,第三種原料是糖,第四種原料是雞蛋等。然后通過一系列的生產工藝制作出各種不同口味的食品,通常在食品的生產制作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食用香精。
食用香精主要由4部分構成:主香精、輔助劑、修飾劑以及定香劑。最為精華的部分是主香精,主香精在食用香精中起著最為基礎與關鍵的作用,是各類香精的基礎原料。而輔助劑和修飾劑的作用是修飾主香劑單一的氣味,使香精的味道稍具變化,從而更完美,最后通過定香劑減緩香精香味的揮發速率,讓香精香氣更加持久。食用香精是以自然界中純天然的食品香味為參照制作的人工合成品,所以食用香精的香味類型多種多樣。包括水果、牛奶、肉類、蔬菜、堅果和其他香味類型。
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讓食品具有某種特別的香味,或者是保持食品最原始的味道。對于一些特別的食品來說,食材本身的味道不夠濃郁,會使用食用香精來提升食材香氣,讓食品的味道更好一些。與此同時,食用香精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食品的質量。對于烘焙食品來說,食用香精的應用可以讓烘焙食品更有香氣,延長烘焙食品香氣的揮發時間。除此之外,有一些食材原材料的氣味可能會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被破壞,食品加工的時間過長也會讓原料的氣味而被破壞。而且有一些特殊的食品加工工藝同樣會破壞原材料的氣味。無論哪種方式破壞了食品原材料的氣味,烘焙食品的味感體驗都不會很好,但食用香精剛好彌補了這部分缺失的味道,最大程度還原食品材料本身的味道。
食用香精具有以下4種物理狀態,第一種食用香精的狀態是液體,第二種食用香精的狀態是粉末,第三種食用香精的狀態是微膠囊,第四種食用香精的狀態是漿狀。烘焙食品對食用香精是有一定要求的,那就是必須具有耐高溫的特點。通常烘焙食品中所使用的食用香精是以粉末為載體的香精添加劑,也有可能是漿狀香精添加劑,以上這兩種類型的食用香精添加劑都能用于高溫烤制,而且化學性質不發生變化。本文主要以面包舉例。
對于面包制作來說,最為面包制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和面,面包的口感軟硬主要取決于面團調制、醒面的時間長短。鑒于醒面所需的時間較長,通常在面團發酵均勻后,加入調味劑,這樣可以充分降低香精因面團放置時間過長而導致的流失,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另外,面團在模塑后,要在200℃或更高的溫度下烘烤,并且大多數性狀的食用香精將在如此高的溫度下快速蒸發。因此,烘焙食品的面團中一般會涂抹油溶性香料。為了使面包的香氣更加均勻,可以將香精摻入水或油中,面團中就參入了香料和水的混合物,攪拌均勻的面團,香味同樣均勻。
面包在烘焙過程中,通常會經歷3個不同的階段,①將面包胚放在烤箱中。②烤箱的溫度要達到200℃左右,而且要保持5~10min,這樣可以直接觀察到面包殼,面包的形狀也會完全體現出來。③逐漸降低面包烘焙的火力,促使面包逐漸形成均勻的焦黃色,或者讓面包形成均勻的金黃色。在面包烘焙完成之后,經常會在面包表面涂抹一層含有香精的食用油,補充面包的香味,烘培的缺點就是高溫一定會造成香精的損失。
香精的選擇和使用首先需要注意其本身的融合劑,儲存環境、光照成分、氧化成分、載體以及自身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帶來的成本壓力。其次,要考慮各種不同香精之間的配合和沖突。再次,要保證在經過高溫烘焙時香料能夠達到本身最高的沸點,從而保證烘焙后有足夠的香氣。最后,要保證液體香精、固體香精之間的配合比例,從而實現對香精的充分利用。
很多面包及餅干都會運用到夾心工藝,相對于烘培而言,這種加工工藝對香精的要求沒有那么嚴格。將餡料添加到餅干或面包的夾層中,餡料的主要成分有糖、脂肪、乳制品及果醬等。在制作過程中,只需加入適量的水及油與食用香精混勻,以增加餡料本身的味道,然后使用專門的夾心機進行加工。
①食用香精中存在許多易揮發的物質,因此極易導致揮發損失和香型變化,對工藝路線的選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加強香精的損失率計算,精準控制添加量。②香精的敏感成分在光、熱、氧氣、水分等作用下容易產生化學反應,導致烘焙產品口味和風味發生變化。為此需要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控制其敏感程度。③香精成分與食品成分在加工和存儲過程中發生反應,從而影響香味的穩定性和風味。由于烘焙食品時加工和攝取都會加速香氣分子的釋放,微膠囊香精的應用價值便被凸顯出來。④食用香精的安全性取決于原料,而在市場競爭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原料質量把關不嚴,而香精的安全主要依靠行業自律,缺乏立法和管理,因此不能完全保證食用香精的安全性。
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生活中的吃方面不僅僅要求溫飽,還追求更加美味的食物。食用香精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不僅極大地改善了食物的口味,滿足了人們對食物多元化的要求,同時也促進了我國食品工業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