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丹萍 遼寧何氏醫學院
教學改革會為教學帶來新的希望與驚喜,但與此同時,也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在不斷嘗試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過程中,本文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如何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實施的問題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大學英語教學是為了培養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輔助日后的求學及工作。各高校需根據自身院校的具體特點和學生實際需要選用合適的教學內容,以保證學生能夠確有所學,學有所用。
線上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在脫離教師現場指導的情況下自行學習,因此,線上教學內容的選擇需格外謹慎,不可隨意選用網絡視頻或慕課資源,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水平、自學能力等綜合因素選用適合自己學生的內容作為線上學習內容。
語言的習得需要依托具體的教學內容,線下課堂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學,因此在選擇線下教學內容時,教師需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和表達欲望,并能夠形成討論的話題,進而加強課堂互動,優化課堂效果。
預習階段屬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教師為學生選用合適的學習內容,上傳至教學平臺供學生自主學習,同時需根據學習內容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和地點,但是需要以教師設置的學習任務為導向。沒有任何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和壓力的線上學習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需要利用所使用的教學平臺功能記錄學生線上學習的預習階段表現以客觀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
經調查與實踐顯示我校大多數學生和英語教師一致認為英語學習需要線下課堂與線上學習進行有機結合,方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全方位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1.線下課堂的必要性。首先,線下課堂能夠創造出面對面交流的語言環境,或是師生交流,或是生生交流。學生能夠在具體的語境下,尋找表達思想和觀點所需要的英文詞匯,現場組織成句,付諸表達,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聽力理解及口頭表達能力。其次,線下課堂教學與線上學習內容進行銜接,也是檢驗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同時,線下課堂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解答在線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對于英語語言教學中的重要語法和長難句分析等教學難點需要在線下課堂中由教師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為學生分析講解,并通過練習反復操練進而掌握該知識點,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2.線下課堂的多樣性。線下課堂并非傳統的教師一味講授,除了豐富的課堂活動設計之外,現代的信息技術和教學平臺同樣可以使用到線下課堂中,使線下課堂呈現出多樣的精彩。我校大學英語課程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雨課堂開啟直播授課,學生微信掃碼加入課堂,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雨課堂功能隨時發布測試題以檢驗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課后學生亦可在平臺上觀看線下課堂的回放視頻對課上所學及時復習。
語言的習得與提高需要教師的指導與講授,更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課后的延申學習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經過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課堂講授之后,教師需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提供課后延伸學習的方向,設置在線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將該話題的學習延伸至課堂之外。師生可在學習平臺進行討論,創造課后延申學習的氛圍,逐漸形成將英語學習延伸至課堂外的學習習慣。
混合式教學的課程考核標準需要考慮學生線上和線下兩方面的學習表現,同時兼顧關注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和關注學習結果的終結性評價。
1.線上部分考核。混合式教學的課程考核標準需要考慮學生線上和線下兩方面的學習表現。線上教學需要依靠一定的教學平臺,目前大多數平臺都會記錄學生對線上學習內容的完成情況,記錄數據可作為線上學習考核標準的一部分參考使用。但是,平臺記錄數據相對機械會存在刷視頻時長等因素影響成績數據的客觀性,因此,線上學習部分的考核除了要參考平臺記錄數據之外還要對線上學習內容設置一定的測試以檢驗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效果。
2.線下部分考核。線下部分的考核,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設置PBL作業、測試、及翻轉課堂活動等內容的考核。
3.形成性評價。語言類學習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進而才會取得質的提高,因此,考核標準的制定需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包含線上學習和線下學習兩部分內容。線上學習進度監測、平臺論壇區小組討論、線下課堂表現、課堂參與度、作業完成情況等均可作為形成性評價因素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
4.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檢驗學生“有沒有學?”,而終結性評價則檢驗學生“學會了嗎?”。該部分主要以測試的形式檢驗學生的學習結果,同樣需要考核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的學習內容。
當今大學生是未來建設國家的中流砥柱,處在全球化的信息時代,他們需要過硬的英語水平為日后的職業道路提供無限可能。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永遠不會止步,混合式教學模式仍需不斷地探索研究,從教學內容選取到教學環節設計,再到考核標準制訂,需要高校教師根據學情不斷調整以推動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