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美玲 廣西全州縣融媒體中心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由全州縣廣播電視臺、全州通訊社整合組建,是全州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貫徹落實黨的新聞宣傳方針政策,宣傳黨的理論、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以及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決策部署。在該組織中,人力資源管理的對象主要針對在編人員和聘用人員,然而,目前縣級的融媒體中心面向人力資源進行管理的應用制度還受到部分計劃經濟影響而存在滯后性的問題,不符合當前的管理發展現狀,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阻礙縣級融媒體中心、當地黨委政府宣傳工作以及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在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全州縣融媒體中心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必須不斷進行改革,促進績效工資的逐步推行,確保人力資源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發揮。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目前應用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還相對落后,多年來延續黨政機關管理,盡管也進行了細微的調整與變革,但依舊無法真正擺脫傳統人事管理模式的枷鎖,出現在具體事務上交叉重疊,職責不分的問題,個別表現不專業的情況,甚至因人設崗,沒能統籌事業管理與統籌規劃工作,并將崗位的設置與職能履行、事業發展相聯系,導致融媒體中心宣傳事業發展受阻[1]。
目前,全州縣融媒體中心內部應用的激勵機制主要通過職務與工資調配。比如職務上,全州縣融媒體中心由于中上層管理職位非常有限,無法對大多數在職工作人員以升職的方式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大大影響激勵機制應用的價值與效果。再比如工資方面,全州融媒體中心的人員工資為基本工資 + 獎金 + 績效工資。在職在編人員工資、獎金、績效均需通過縣級人事部門進行核定,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在詳細劃分上非常有限,大多以一刀切的方式解決,沒有對特定崗位做專業的分析,再設定績效獎金,這也導致激勵的價值完全無法發揮出來[2]。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在職人員的考核制度是由縣級人事部門制定,而融媒體中心則負責具體的實施,考核內容包含在職人員年度考核,指標有德、能、勤、績、廉,但缺乏具體的指標細節,還是以上級的主觀印象為主,另外考核的結果也沒有在實際的應用中體現出來,這些考核形式化嚴重,有的甚至走過場,無法實事求是確定等次,這也使得大部分在職人員的考核結果只能停留在合格的程度,其激勵作用得不到實現。這樣的考核制度無法公正客觀體現在職人員的專業能力與職業表現,更是無法為在職人員選拔升職提供依據。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沒能得到相應的重視,大多數依舊認為該機構設立的目的在于喉舌宣傳,將黨委政府的工作宣傳到百姓家,傳播先進文化等,而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則是比較抽象的,甚至錯誤認為只是做好日常人事工作即可。這樣的情況與很多傳統思想因素有關,但關鍵還在于上級領導缺乏對細化后人力資源管理的了解以及改革要求的了解。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基本依賴辦公室及相關財務部門的管理,其中辦公室負責職稱、人事等事務,財務則負責獎金、基本工資、績效等,并非所有單位都有專業的人力資源部門[3]。在長期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下,全州縣融媒體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還停留在最簡單的職稱評聘、檔案管理、繼續教育等程序化、形式化的基礎工作上,而從業人員大多也沒有進行在職繼續教育,與時俱進,這導致在管理工作上逐漸與時代脫軌,無法適應管理要求,缺乏專業性,這樣的團隊必然無法高效地完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內部科室的設置,包括辦公室、財務室、總編室、新聞采訪股、社會專題股、新媒體股、技術股、廣告部等,總體上從上到下設置簡單,職能復雜,采編人員嚴重不足,并出現職責交叉不明確的問題,導致整體的辦事效率大大降低,而組織結構設計得不合理也嚴重影響了組織機構運行的高效性。
縣級的融媒體中心盡管負責的區域相對較小,但也需承擔黨的方針政策宣傳和文化傳播的相關工作,因此對其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必須依靠先進的理念支撐和指導,真正站在提高組織戰略的高度開展管理工作,并融合人力資源管理到日常的組織工作當中,與其他重要業務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和同落實,才能真正得以重視并很好地完成[4]。縣級融媒體中心應正確認識人才是當前社會競爭的第一大資源和動力,在縣級的融媒體部門也占據最為重要的地位,那么開展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必須集合精干的人力資源、優秀的人才組織對所要負責的事務提供保障。領導者要以身作則,率先學習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和專業業務知識,全面提高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認識與重視,提升管理水平與管理效率,樹立并應用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指導管理工作,并時刻引入與時代要求相契合的先進觀念,摒棄傳統思想,整體上提升融媒體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的水平,確保融媒體中心的新聞傳播事業更穩定和長久地發展。
內部組織結構是縣級融媒體中心非常重要的支撐框架,如果缺乏分工明確、權責清晰、協作配合默契的組織結構,必然影響運作的效率。全州縣融媒體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改革要積極從行業本身的專業特色和職能入手,在不斷補充各種資源,調節內在機制的基礎上加以充分應用,時刻根據內外部政策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創新、優化組織結構,提高組織運作效率[5]。此外,還要綜合行業特色的內容,考慮到組織的環境、技術能力、組織規模和戰略思想,將其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落實到組織結構的設計調整中,將組織結構調配至科學合理的標準。
全州縣融媒體中心要創建形式多樣、自主靈活的人員激勵機制,滿足用人的需求,強化人員對自身利益與組織利益聯系的認知,提升責任感。在工作形式上,要不斷加以豐富,確保人員日常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難度,力爭在挑戰中學習和進步,獲取成就感,形成持續的激勵效果。此外,針對缺乏可量化考核指標的問題,要考慮到人為主觀因素的影響,那么在改革上就需避免個人決策的情況,要讓員工在日常工作的表現中獲得公正與客觀評價,產生相應的績效獎勵,不但能確保激勵機制實施的價值,還能實現崗位人員的優化配置。為了讓人員不斷進步,增強競爭力,還要將在職培訓工作提上日程,尤其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干部的專業培訓工作,改善年長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更新技能,提攜新進人員,合理進行晉級和調動,激發人員工作積極性,也確保融媒體中心工作人才保持持續不斷的進步動力,促進人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國家新聞媒體的主要陣地,是負責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傳播、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與組織機構,在持續多年的探索式改革發展過程中,盡管縣級融媒體中心逐漸進入發展的軌道,但依舊存在不少問題需引起重視,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上。這要求相關領導人與負責人正確認識當代人才資源的重要性,將人力資源管理納入機構的日常運作當中,正視現存問題,尋求問題根源,一一突破解決,采用先進的管理觀念對當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實施改革,促其優化與發展,才能真正對人才產生激勵性作用與效果,也才能促進單位機構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