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西安外國語大學
高校財務管理板塊種類繁多,其中預算管理作為重點財務管理模塊之一,在編撰和細則實施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預算管理指高校在規劃下一年度收支計劃目標時,依托高等教育發展目標和學校實際發展情況制定的收支依據。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高校財務資金的來源和支出形成多元化發展的情形,為高校預算管理規劃帶來了挑戰,為達成高校穩步和健康發展的戰略目標,新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進行科學優化改革變得十分重要。本文就高校財務預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思路和實施理念。
以高校實際戰略計劃和發展目標為重點,反映未來一段時期內收支活動的財務計劃,制定高校下一步經濟預算管理制度,強調計劃實施所需的各種資源,稱為高校全面預算管理。簡單的說,全面預算管理作為高校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在高校長期發展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將大的預算目標進行分解和編制,再進行匯總和審核,全面預算管理的模式對高校經濟規劃起到了引導性的作用。以戰略目標,預算管理和績效分數作為交流框架,能夠極大的提高各大高校發展的既定目標。在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能夠顯著提高高校的各項綜合能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將高校的戰略目標與現行工作計劃進行比較,發現差距并糾正,有利于高校管理決策者實現長期目標,促進戰略目標的高效率進行。高校所有人員積極參與,人人負責,在實現高校戰略目標的過程中,能夠使高校發展和個人發展良性結合,協調發展中存在的矛盾。使教職工人員有深刻的參與感和自豪感,提高員工的積極性。
全面預算管理的管理方法基于各個部門機構的信息交流,通過預算管理可以促進各個職能部門的信息溝通,能夠協調部門之間的各種工作需求,優化人際交流關系,提升高校管理者的人才凝聚力和整體管理水平。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一直在優化財政改革政策。為實現國家投入的財政資金利用率最大化,高校也一直在改革全面預算管理系統,但每個高校的實際情況不同,在長期的預算管理系統中,當前X 高校改革過程中存在以下幾點普遍性問題:
當前混合制經濟投入占比逐年增加,但X 高校還是采用傳統的預算管理公式,即為基數+增長。這一計算方式雖然大體上能夠推測預算管理制度,但隨著經濟模式的改變,不滿足實際的公平和效率,與實際預算數目有著較大的出入。此外,由于公式簡單,編制不完善,不能夠滿足高校長期發展規劃。如果預算編制不完善,在高校規劃的預算管理過程中會存在差異化和不合理的情形,導致一系列惡性運營問題,如資金運轉出現不力,高校管理制度松散,管理機構出現內部決策分裂現象。
“重預算編制,輕預算執行”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中,高校能夠相對輕易的根據預算管理部門的要求制定預算編制,按照財務預算執行標準,原則上不能夠隨意對制定的制度進行修改。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由于職能管理部門約束能力弱化,執行力度和監督機制不完善,預算實施過程中存在和預算編制有偏差的現象,從而導致預算機制失去了本身的功能。此外,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預算從制定到執行過程存在時間過長,不能夠實時指導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各個職能部門和業務能夠順利進行,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起到了直接性的促進作用。作為綜合程度較高的財務管理制度,由于其本身存在的控制和約束能力,全面預算管理貫穿在高校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
要達到預算年度與執行年度兩者的有機融合,實現統一發展的關鍵在于完善制度的編制系統和管理水平。例如在X 高校學生學費和住宿費的收取過程中,大多采用按照年度收費的方式,以年為執行單位制定預算管理模式和制度編排,能夠達到基本穩定的收支平衡狀態。
同時,由于預算編制以年為單位,可能會存在缺陷和問題,可以在制定預算制度時充分考慮學校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達到匹配發展的理想狀態。通過深入優化高校預算管理相關制度內容,能夠適當的將預算編制的區域進一步延伸到其他組織和經濟活動當中,以加強預算工作管理的基礎要求,重點落實預算執行的力度,促進預算編制發揮實際性的作用。
在X 高校預算編制經財務部門落實以后,要使編制切實落實到實施過程之中,引導教學部門和職能部門分工明確,采取模塊式管理,分配到編制實施人員自主支配的權利。此外,財務相關部門采取監督的方式也能夠為預算管理執行狀況進行經費上的掌控和提供相關意見建議。最后,其他職能管理部門行使監督的權利也能夠促進預算管理執行的良性發展,財政部門要公示近期預算執行情況,學生和教職工人員都要主動行使監督的權利。通過建立外部監督機制能夠對預算管理部門內部進行正向的協調作用,年度預算正常的進行能夠有效提升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的業務能力。
在全面預算管理進行的過程中,通過建立各項制度對應的管理系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對預算實際收支情況進行監控和實時信息共享,讓直接管理部門能夠明確了解預算管理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以便迅速進行責任落實和錯誤糾正。
第一點,以預算管理體系工作流程為指導,建立健全詳細的管理系統,管理系統中的各個工作指標交與直接管理部門并確定責任歸屬,各個管理部門設立對應的預算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為直接管理部門制定相應的責任預算完成度的跟蹤體系,通過其業務記錄,工作跟進和數據分析的情況,及時進行預算實際工作數據和預算計劃的對比。及時了解工作進度存在的差異,直接管理部門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深化改進,通過存在的問題透析可優化的內在潛力,讓預算工作順利的進行,為下一步業績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提供實質性依據。
第二點,以各個預算直接管理部門為核心控制點,通過互聯網金融的便利性建立全面預算收支情況管理系統。依托于校園網用戶的高區域性大數據分析能力,將高校預算管理體系的資金收支流水情況以實時記錄的形式呈現,提取核心信息交與預算管理人員進行綜合分析。
部分財務預算問題可以通過預算收支管理系統進行簡化辦理,形成線下和線上雙通道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預算管理中心能夠快速直接的了解實時資金和業務變化情況。建立全面預算收支情況管理系統,能夠及時得到信息反饋,檢測和推測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高校財務信息提供實時性的保駕護航。
最后,建立多人參與的全面業績考核制度與獎懲制度,是高校對相關部門預算目標完成度的直接干涉,依據獎勵和懲罰相關規定,可以促進預算負責人的工作能動力和責任心。預算完成進展考核以制定的全面預算指標作為直接參考,以財務處收支信息變化作為反饋依據,由業績考核相關部門比較反饋信息與全面預算指標對應的差距或完成度進行考核和獎懲,并進行公示。設立業績考核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預算相關人員的工作的自覺性和對工作的主觀能動性。
總結之前的相關問題的解決情況,預算管理體系在X 高校各項管理體系中起到橋梁和紐帶的關系,如果在X 高校的管理體系中預算體系出現了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將直接影響高校的財政資金管理和學校的良性發展。因此,高校領導班子和相關部門直接負責人員需要根據學校實際的情況,提高預算管理危機意識,并且要提前研究和制定符合學校長期發展的預算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合理的監督和評價體系,切實保障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深入推進和正確引導,促進高校各項發展穩定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