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軍 費縣水利局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工作的運行效率,完善財務制度是推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重要內容,堅持落實國務院領導的指導思想,將解決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合理分析。在進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土地分配不平衡、債務糾紛以及資產產權混亂等問題,因此,維護農民集體經濟要以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的角度出發,發揮農村集體經濟在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本文通過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方面問題進行探究,對構建農村財務管理和監督策略實現經常化規范化以及制度化進行深刻反思并提出解決方案。
培養高素質財會人員是搞好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完善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和監督的關鍵環節,為搞好農村經營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財會人員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職責包括基本財務會計工作、土地承包壹級農民受益管理等業務,為貫徹落實黨在農村基本政策的實施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農村經濟組織財會人員進行培訓管理是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核心內容,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和土地承包管理,進一步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水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實施過程中,針對財會人員和理財小組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并引起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財會人員分批進行培訓的任務,通過統一的考試培訓對合格的財會人員頒發了上崗證書,保障了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
完善財會人員考核、管理制度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農村經濟財會人員發展相對穩定,在進行崗位調換時,必須組織集體經濟成員召開大會進行討論,通過經管站核實匯報并在市農經局備案,接受經管局對其考核評估。經管局針對農村集體經濟財會人員進行對方面的業務考核,主要考核內容有人員要求、制度建設以及財務管理等,及時對考核結果進行公開通報。管理責任制是推行農村經營管理工作的目標,切實保證目標任務高效率完成,提高財會人員的責任感和自信心,進一步推動農村集體經濟事業的發展進步。
在農村集體經濟事業發展過程中,成員入股和長期勞動形成的資產屬于集體性質,歸全體成員共同所有,其中,農村集體資產主要包括經營和非經營性資產以及土地、山林等資源性資產,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中,要明確集體資產使受國家法律保護的,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都無法占據和挪用,充分協調好集體資產和國有資產以及集體經濟組織資產之間的關系。健全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體系是貫徹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核心理論,堅持財務分開和民主管理為重點,提高集體財務的管理和監督的工作質量,保障健全完善公平公開的農村集體經濟規章制度,對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及成員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在農村改革新情況的影響下,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是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工作的重心,建立集體經濟會計核算機制,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集體經濟組織進行嚴格審查監督,及時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出現的會計賬目不交接、賒賬賴賬以及小金庫等問題[2],針對法律意識淡薄和約束力弱的農村進行分社賬簿,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管理自主權,完善財務管理體系,進一步保證農民集體資產安全。
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在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方面進行一系列積極探索,針對集體財務管理進行不斷的優化更新,切實有效的保障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例如,2005 年相關部門鼓勵17 個村購買電腦并由技術人員統一安裝,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利用互聯網進行財務記賬,率先實現了財務管理與互聯網相結合,提高了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加快了農村經濟信息化、科學化發展。
堅持民主管理為中心是實行集體經濟組織的重點內容[3],因此,必須履行民主決策程序,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切身利益,在集體土地征用、變賣及出租等方面進行優化改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是決定財務活動和事項的重要全力機構,對實現集體經濟經常化、規范化以及制度化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民主管理需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民主監督權力,堅持履行各項財務政策、審核財務賬目以及重大事項決定等職責。在集體經濟發展中,組織成員有權對財務賬目提出質疑,相關負責人針對組織成員的問題進行合理解答并將結果向組織成員公開,保障財務管理信息的公平公開。
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是有關部門的重要職責。通過近幾年的發展狀況看,在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體系,針對思想素質差、政治觀念不強以及管理政策混亂等問題進行嚴重處罰,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及時向群眾公開集體土地征用、集體企業改制等信息,針對資產管理使用、生產經營狀況以及項目的管理分配采取得力措施,滿足農村群眾的發展需求,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是從保障農民切身利益的角度出發,進一步推動了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使農村經濟發展逐漸向城市化發展轉變,加快了鄉村振興的腳步,使農村經濟實現持續化發展。充分抓好財務管理工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創新性工作,使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更好的向經常化、規范化以及制度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