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梅 雞西市農村合作經濟服務中心
農村土地使用權與所有權的不明確是引發農民土地糾紛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會對農業發展的速度產生影響。農村地區有序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可以有效化解土地糾紛問題,可以確保農民的應有權益不受侵害,進而對農村地區的農業與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對農村進行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的確定,所涉及的工作范圍較為廣泛,既可確保農民權利的合法行使,同時也可將農民耕作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這對農業產生的發展極為有利。土地確權后,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得以明確,可以使農村市場的經營與發展得以穩固。確權登記后,實現了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的有效分離,農民對土地的權屬性受到了法律保護,農民可以自行種植也可經營流轉,農戶可通過承包的方式獲取收益,有利于推動農村的建設與發展,提高資金流通效率。
自土地二輪延包至今,部分土地的邊界出現了偏移。目前,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開展,采用GPS 技術,利用航空影像圖可將農民土地的邊界準確測量與界定出來,使承包土地的邊界更加清晰,空間位置更加明確,進而可有效解決土地偏移問題。同時,在工作人員逐戶走訪與調查下,可以了解各個家庭的人員數量,并對其關系進行了解,并體現在土地承包經營證書之上,即使產權關系更加明晰,在農戶家庭成員變動需要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時,可參考土地承包經營證書進行。
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可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使農業生產更加現代化與自動化。部門農民不愿進行土地流轉的主要原因是害怕長期流轉后,自己所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會被剝奪。而在土地經營權得以明確之后,可將為農民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可以有效化解土地經營權屬問題,可有效推動農民的土地流轉,進而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目標的實現。
土地確權登記工作開展后,土地承包經營關系得以明確,農民享有合法的土地承包權與經營權利,農民可放心進行土地流轉,不會再出現經營權被剝壓的問題,在日后土地流轉時,可根據證書中所登記的面積進行交易金額的計算,土地可整片進行流轉,不會出現因其中部分土地經營權被剝壓而無法連片流轉的情況,農民可以享有連片土地,農業生產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同時,土地經營權確定的過程會將農民的土地承包相關數據錄入相關平臺當中,農民也可自行進行土地信息的登記,通過平臺可將土地轉租給規模化農業生產的企業或個人,為土地租用雙方的溝通與交流提供了平臺。
2015 年,政府部門提出三權分置改革政策,鼓勵農民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土地流轉方式的選擇與使用。政府部門推進農土地土制度的優化與完善,是為了對土地所有權進行有效落實,對農民的土地承包與經營權限進行明確與穩定,進而使土地經營權得以靈活利用。這一政策的貫徹與落實,應以土地承包關系的明確為基礎,因此,實現土地確權登記,可以穩定農戶的承包權,農民對自己所享有的土地承包權更加明晰,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進行土地流轉,土地交易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2015 年,國家頒布了《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將土地作為農民的財產,并逐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農民可以土地作為抵押物從金融機構獲取農業生產借貸資金。
土地面積不準確或位置不明確將無法進行抵押,因此,在土地確權登記之后,土地承包關系得以穩定,有利于推動農村金融改革進程,進而使農民享有更多財產權利,對金融機構農業抵押貸款業務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農村土地糾紛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土地邊界不清而引起的。農村進行土地承包權限確定后,農民的土地界限、土地面積都進一步明確,可有效化解農民之間的糾紛問題。同時,在土地流轉中出現土地邊界不清楚等矛盾時,可根據土地確權后所頒發的證書作為化解此類問題的可靠依據,可降低土地糾紛問題的發生率。
農村進行土地承包權限確定后,可以縮小農村與城市的貧富差距,在土地征收時,可以確保農民獲得應有的土地補償,可使農村得以有序發展,也有利于國家的和諧發展。此外,土地確權保障了農民的合法權益,這也有利于農業產業的發展與進步,可為國家的發展與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充足的農作物產量儲備,這也對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和諧發展極為有利。
農村進行土地承包與經營權限確定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此項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土地確權工作開展的靈活性、科學利用相關法律政策,同時還要整合資金與技術資源、完善制度、加強對確權工作人員的素質與能力培養,進而確保土地確權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如期完成,進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