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曄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建筑行業在獲得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隨著人們對于建筑項目結構要求的逐漸提高,目前許多傳統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于當前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因此裝配式建筑設計便應運而生,這種設計方式更加有利于把握施工質量與整體的施工進度,從而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裝配式建筑與現澆建筑的原理大致相同,并無太大的差異性,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的構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裝配式建筑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而且在施工與設計之間也能夠形成統一性,然而在實際的項目工程施工中,可以通過提前對有關部件進行預制和設計的方式來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如此一來提高了整個項目的施工效率,同時也增強了施工建設各個階段之間的協調性。
裝配式建筑的構成主要包括了五個部分即,內部裝修和建筑裝配以及信息化管理和生產工業化、標準化設計共同組合而成,實際上裝配式建筑物一般都是事先在工地上組合而成的,并且其他的輔助零部件也是現成的,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才導致裝配式建筑具有諸多的優勢,而且裝配式建筑也將會成為未來的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其具體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具有高效性和節省時間的優勢,且還能夠使成本得到降低。其二,由于裝配式建筑是一種綠色工程,所采用的材料也都是綠色環保型材料,所以十分符合國家所提倡的節能、環保發展理念。其三,降低高空作業的風險性,傳統的施工作業方式具有很高的風險性,不利于保障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而通過采用機械化進行施工,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對于施工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也有所保障。
在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立面和平面設計屬于最為基礎性的環節,所以在開展實際的設計過程當中,首先,應當先進行平面設計并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和有關的尺寸要求等要素來實現科學的布置,并合理選擇承重墻的位置,其次,為充分發揮建筑物的空間功能和作用必須要合理的對建筑內部的各個空間進行劃分,并且在保證建筑物美觀性的前提下有效保證平面和立面設計的質量滿足有關要求,在對立面和平面設計中采用系統化、模塊化以及標準的設計方式中需要重點對建筑物的整體應用水平以及具體的應用效果進行著重的考慮,以盡可能的提高建筑物的美觀性,從而實現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在開展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時,應當明確結構設計流程,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不斷的優化,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結構設計方案符合相關要求,由于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形式的建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設計方式上肯定也會有所不同,不僅需要對建筑自身的功能與質量以及美觀性進行重點的考慮之外,對于各類預制構件的工廠生產、運輸以及現場裝配等問題也要進行重點考慮,并且在開展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過程當中也要認真做好每一項環節的工作,只有確保每一項環節不會出現任何的差錯才能夠保障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特別是在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它是貫穿于整個建筑施工全過程的,并不只是僅僅局限于前期的設計,與此同時對于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方案在具備可行性的前提下還要對每個部分的構件做進一步的優化設計然后再結合有關的情況適當的進行簡化生產工序,如此可以有效的實現降低現場裝配的難度以及降低施工成本。
由于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發展起步較晚并且技術還缺乏成熟,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對于部分裝配部件的生產工作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要想建造裝配式建筑,則必須要不斷完善流程以及提升技術,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兩部曲,其一,不斷提升建造裝配式的標準化程度,例如將項目進行分離開來,而結構層的標準平面則主要以標準單元部件來進行完成。其二,通過對公寓式模塊設計進行借鑒的方式來提前規劃好主要建筑模塊的空間結構,在此過程中相關的建筑設計師必須要對當前社會的發展方向進行預判,充分了解個體的個性化以及多樣化的需求,努力推進裝配式建筑的現代化發展。
在開展實際的裝配式結構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對連接構件的連接點進行不斷的優化設計,從而使之能夠滿足建筑相關要求,同時也有利于提升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抗震延性性能,并且對建筑物的整體安全性的提升也同樣有利,由于傳統的建筑節點存在著許多問題,只能夠滿足最為基本的傳接力要求,而對于施工標準卻難以得到滿足,當下作為信息化時代,在對裝配式建筑進行節點設計時要通過借助于現有的科技手段來不斷完善與創新,進而提升項目工程的整體安全性,總的來說,為確保裝配式結構節點設計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必須要通過運用先進的材料以及手段才能夠得以實現。
綜上所述,通過對本文的分析可知,由于裝配式建筑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以及安全性高等優勢,所以目前被得以廣泛的應用,但是在開展裝配式結構設計的過程當中,仍然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認真的進行分析并予以解決,掌控好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的關鍵點,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