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魁,于麗霞,魯麗紅,許 俊
(1.華東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西南昌 330013;2.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江西南昌330000;3.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江西南昌332020)
21世紀以來,高校學術形態正發生改變,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了新時代高校發展態勢。究其本質,無外乎多維要素的變化,其中理念的改變是核心變革、文化的改變是環境演變、道路的改變是渠道升級、制度的改變是思想的變更,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在理念維度、文化維度、道路維度和制度維度發生耦合關聯。基于此,研究應用網絡層次分析法對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進行了模型構建,以期探索其主要影響要素,構建耦合發展路徑。
根據時代特征可知,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可看作四維度結構,即理念耦合、文化耦合、道路耦合和制度耦合。其中,理念耦合包括學術自由、學術自治、教授治校、辦學目標、價值取向、行為準則、權力結構配置理念、大學管理理念、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理念、外部關系指導理念要素;文化耦合包括自由民主、學術信任、學術語言、價值標準、倫理規范、思維與行為方式、教學思想觀念、教學方法和行為準則要素;道路耦合包括招聘機制、職稱評聘、工資福利、人才選拔、教研融合、教學學術培訓和學習、信息化教學設施應用、學科學術規訓、教學學術規訓、助教跟教要素;制度耦合包括學術組織、學術管理、學術規范、學術評價、人才工程選拔、專項基金要素。根據各要素特征,應用網絡層次分析法(ANP)構建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模型(如圖1所示),模型共包括三層,分別為:
控制層: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A)
準則層:理念耦合(B1)、文化耦合(B2)、道路耦合(B3)和制度耦合(B4)
網絡層:學術自由(C1)、學術自治(C2)、教授治校(C3)、辦學目標(C4)、價值取向(C5)、行為準則(C6)、權力結構配置理念(C7)、大學管理理念(C8)、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理念(C9)、外部關系指導理念(C10)、自由民主(C11)、學術信任(C12)、學術語言(C13)、價值標準(C14)、倫理規范(C15)、思維與行為方式(C16)、教學思想觀念(C17)、教學方法和行為準則(C18)、招聘機制(C19)、職稱評聘(C20)、工資福利(C21)、人才選拔(C22)、教研融合(C23)、教學學術培訓和學習(C24)、信息化教學設施應用(C25)、學科學術規訓(C26)、教學學術規訓(C27)、助教跟教(C28)、學術組織(C29)、學術管理(C30)、學術規范(C31)、學術評價(C32)、人才工程選拔(C33)、專項基金(C34)。

圖1 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結構模型
在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模型構建的基礎上,邀請6位常年涇營于教育研究的專家,應用模糊綜合評價,對B1、B2、B3、B4及下屬各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形成矩陣,根據1-9標度法進行分析。以此類推,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模型的所有判斷矩陣完成上述操作,最終獲得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模型所有判斷矩陣層次單排序的權重及一致性檢驗值。
研究應用網絡層次分析法,通過一致性檢驗后,獲取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模型中各維度要素權重,在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A)下,二級指標理念耦合(B1)權重值為0.467、文化耦合(B2)權重值為0.095、道路耦合(B3)權重值為0.160和制度耦合(B4)權重值為0.277;在二級指標下,理念耦合指標下的三級指標學術自由(C1)權重值為0.023、學術自治(C2)權重值為0.016、教授治校(C3)權重值為0.008、辦學目標(C4)權重值為0.031、價值取向(C5)權重值為0.054、行為準則(C6)權重值為0.032、權力結構配置理念(C7)權重值為0.125、大學管理理念(C8)權重值為0.077、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理念(C9)權重值為0.091和外部關系指導理念(C10)權重值為0.010;二級指標文化耦合指標下的三級指標自由民主(C11)權重值為0.006、學術信任(C12)權重值為0.004、學術語言(C13)權重值為0.003、價值標準(C14)權重值為0.016、倫理規范(C15)權重值為0.017、思維與行為方式(C16)權重值為0.035、教學思想觀念(C17)權重值為0.006和教學方法和行為準則(C18)權重值為0.009;二級指標道路耦合指標下的三級指標招聘機制(C19)權重值為0.012、職稱評聘(C20)權重值為0.052、工資福利(C21)權重值為0.034、人才選拔(C22)權重值為 0.015、教研融合(C23)權重值為0.021、教學學術培訓和學習(C24)權重值為0.004、信息化教學設施應用(C25)權重值為0.006、學科學術規訓(C26)權重值為0.004、教學學術規訓(C27)權重值為0.005和助教跟教(C28)權重值為0.007;二級指標制度耦合指標下的三級指標學術組織(C29)權重值為0.011、學術管理(C30)權重值為0.031、學術規范(C31)權重值為 0.068、學術評價(C32)權重值為0.111、人才工程選拔(C33)權重值為0.017和專項基金(C34)權重值為0.041。
綜上所述,研究表明,四項二級指標權重排序分別為理念耦合(B1)>制度耦合(B3)>道路耦合(B3)>文化耦合(B2),由此可見,理念是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的核心維度。
通過研究已知4類34個因素是決定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路徑的關鍵所在,研究結合所得影響因素、根據權重比例,根據效益優先原則,擬定“四步走”戰略。
第一,樹立時代新理念。通過研究發現理念耦合的權重值為0.467,占比約為總權重的一半。由此可見,理念是新時代特征下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的最核心問題,也是需要優先改變的內容。其中權利結構配置理念權重值為0.125,是理念耦合中最為重要的因子,因此為樹立良好的新時代學術理念,重構權利結構配置理念是我國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第二,設立完善新制度。由研究結果顯示制度耦合權重為0.277,僅次于理念耦合。由此可見,制度的設立是新時代建設視域下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需要積極完善和改變的關鍵內容。其中學術評價是制度耦合維度中最為重要的要素,權重值為0.111。因此要健全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制度,首先得確立良好的學術評價制度,使學術活動有制可依。
第三,促進發展新道路。通過研究結果顯示,道路耦合權重為0.160,是理念與制度切實落地的載體。在道路耦合維度中,職稱評聘是最終要因素,權重值為0.052,由此可見,職稱評聘自始至終都是高校學術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由于職稱關乎教師的未來發展,因此,在進行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將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放在同一緯度,共同支撐、共同衡量職稱評聘標準。
第四,重視營造新文化。研究結果顯示文化耦合權重為0.095,說明當前時代,文化營造的重要性仍未受到業界關注。然而文化是任何產業恒久發展的保障,教育業也不例外,保持良好的思維與行為方式(權重0.035)、規范價值標準(權重0.016)和倫理標準(權重0.017)能夠為新時代高校教學學術與學科學術耦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