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云 億企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我國中小企業占據著企業的半壁江山,國家的GDP、稅收、勞動力就業一半以上都有中小企業做出的貢獻。如何能保持企業不斷進步,不被企業大潮吞噬,各企業都擁有自己的管理理念。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模式的一種,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但受企業人員思維和信息化等因素影響,全面預算管理在中小企業的運用存在一定的弊端。以下就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針對相關問題可采取的解決措施進行淺析。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對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在預測基礎上,通過對現有資源配置,通過對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和管理做出的一系列計劃。全面預算管理具有全面性、全員性、全程性、目標性和指令性的特點。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具有資源配置、績效考核、戰略支持和自我控制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模式的一種,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加強內部控制,優化資源配置,進行費用管控的一種管理模式。但受企業規模,管理人員的思維,以及企業對全面預算管理重視程度等因素影響,在全面預算管理的落地、執行環節存在著以下問題:
部分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認為全面預算管理就是一個資金流的管理,只要確保企業資金充足即可。日常偏重于業務管理,認為做好業務就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就是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而不考慮投入與產出是否配比,更不考慮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去創造更多的價值。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不重視,使得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無法真正落地,執行,更無法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多數人認為預算管理是財務部門或預算管理部門的事情,與其他管理部門及相關人員無關。由于人員參與度不足,預算管理所獲取的信息不全面,使得預算管理無法涵蓋企業的全部業務,進而導致預算項目不足,預算編制質量較差,無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的合理搭配。
由于對全面預算管理了解不夠透徹,認為事前的預算編制,就是根據上月或之前的預算情況進行微調,作為本月的預算數據即可。預算編制未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以及業務進度進行預測,使得預算數據與實際業務信息脫節,無法起到驅動業務,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作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涉及全員、全業務的一種管理模式。只有將企業內外部環境,人力,業務運營、營銷等所有信息進行整合,才能為企業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所有信息的匯總,分析,單靠人力是無法實現的,這就需要信息化工具的支撐。部分企業也在做信息化,但大部分是基于某個部門的業務需求開發的個性化信息系統,比如應市場部需求開發的用戶信息、產品和市場情況分析系統,應財務報銷要求開發的費用報銷系統等等,這些信息化系統都是單獨的模塊,很難將信息進行整合為全面預算管理所需的數據。信息化支撐的不足,不但增加了預算管理的難度,也增大了預算管理的人力投入。
全面預算管理只有在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在管理層重視,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并有一定的信息化支撐的基礎上,才能真正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資源配置、績效考核和戰略支持的作用。以下就如何提升全面預算管理的職能,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作用進行說明。
一項管理模式的推進,管理人員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管理人員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預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其次是管理人員自我行為的約束。全面預算在企業的順利推行、落地,并發揮其職能需要有制度進行指導和行為約束。作為企業高層的管理人員是制度制定和推行的首要責任人,只有管理人員積極推動,才能起到制度對全面預算管理的保障作用。另外管理人員對待預算管理事件的態度,也直接影響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能否正常運行。只有管理人員以身作則,遵守制度規定,在企業起到帶頭作用,其他人員才會遵守預算管理規則,進而實現全面預算在企業內的落地、執行。
具有全員性作用的全面預算管理,只有全員參與才能確保預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但由于個人能力、觀念等因素影響,對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偏見,認為預算就是毫無根據的進行費用測算,執行起來沒有意義,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較差。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需要全員的積極努力參與,并根據個人表現進行績效考核一樣,想提高全員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首先明確全面預算管理在業務開展環節的職能,其次要針對預算管理設定獎懲制度。預算管理重要的一項職能就是根據執行情況,找出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修正,從而推動業務的發展,這種管理模式不是約束業務,而是有助于業務的順利開展。員工個人行為需要制度的約束,將獎懲制度納入全面預算管理,不但可以推動員工參與的積極性,還能從一定意義上避免員工付出與收獲不對等的現象,避免大鍋飯的弊端。
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不是約束和控制業務的開展,它是一種通過前期準備,在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的基礎上,為業務的開展提供指向性;在業務執行環節,根據內外部因素對業務的影響,及時修正各預算指標,確保業務的順利進行;后期通過執行數據信息,對業務成果進行評價,同時指出業務執行環節存在的問題及應關注的點,為后期業務開展提供支撐。只有業務順利開展,才能確保企業不斷進步,進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如何將業務融入全面預算管理?一是加強內部信息的共享;二是提高預算管理人員對業務的了解程度。結合企業戰略目標,將市場、運營、營銷等業務信息融合到一起,通過對企業現有資源的保障程度進行分析,找到投入產出最大化的方案。所有信息的融合,需要各部門信息的共享,只有在相互配合下才能為業務開展打好基。預算管理人員對業務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預算管理人員日常可通過參與業務會議,關注運營、營銷方案,盡量多的了解企業業務,才能對預算管理數據的合理性進行判斷,進而提高預算管理的質量。
預算管理作為一個涵蓋企業全業務,全員的管理模式,需要將企業的各類信息、數據整合,并通過加工、整理輸出對業務開展有用的數據。數據整合是一項繁雜性、交互性、信息龐大性的工作,單純的人力投入是很難實現的,這就需要信息化的支撐。信息一體化管理的ERP系統,作為企業信息的樞紐,將各部門,各類型信息進行整合,并根據需求輸出有利于業務開展和企業管理的信息,從而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面性要求。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大潮中,管理模式是確保企業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確保順利發展為現代化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對提升企業戰略目標,監督和防控風險,以及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應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的落地、執行并發揮其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