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銘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我國國民道德素質水平和思想政治認知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學生作為我國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更要用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來“武裝頭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了解和分析高校學生的思想特點,樹立學生主體意識,根據學生的思想特點展開教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互聯網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在更為廣泛的時間和空間中傳播信息,這也使互聯網信息良莠不齊,呈現多元化特征。其中積極的信息能夠對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影響,但大量的虛假信息也會誤導高校學生的思想認知。移動終端的普及和網絡速度的提升,為高校學生使用網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如今手機更是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學生甚至產生了嚴重的“手機依賴癥”。在這樣的環境下,對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動搖。
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日益富足,相應地導致了社會心理的變化。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人推崇金錢至上,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出現了嚴重的功利主義思想和攀比心理。當前,高校逐漸社會化,以社會實踐、實習等方式加強與社會的聯系。這在提升高校就業率的同時,也讓學生過早地接觸社會,受到社會不良思想的影響。有的學生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提升知名度,獲取經濟利益,忽視了學習;有的學生將所有精力都投入經營網店或實體店;有的學生盲目攀比,消費主義心理嚴重。這對高校的學風、校風建設造成了嚴重威脅。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改變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現狀的關鍵。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順應學生的思想特點,從教師和環境等多個層面開展教育教學。
在新時代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與能力。當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受西方思想影響,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產生了懷疑,甚至有部分教師將錯誤的價值觀和思想傳授給學生。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第一步要做好教師選拔工作。高校應選聘優秀的青年教師,保證教師教學的有效性、積極性和專業性。第二步,針對選聘的青年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深化其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的認知和認同,堅定他們的思想信仰。集中培訓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既可以組織集中研學和探討,也可以組織博物館游學或者“重走長征路”等活動,讓青年教師在內心深處堅定馬克思主義政治信仰。第三步,強化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考核和監督,落實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
對于“00后”的高校學生,很多教師都表示與學生存在代溝,難以溝通。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轉變觀念,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現實需求。“00后”學生常常覺得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過于枯燥乏味,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自主打造有趣的課堂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順應學生的思想特點,往往能規避學生的逆反心理,實現“順水推舟”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越貼近學生的思想特點,就越能夠被學生了解和接受。學生在課堂上也能感受到教師對其主體地位的認可和尊重,進而增加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特點,還應構建“線上+線下”的溝通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重復,這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理論性過強,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專注度都很低,思想政治課成為學生“玩手機”的課程。為改善這一情況,有必要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加入新鮮元素,以吸引高校學生的注意。當前信息技術高度發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尊重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可以設定一個主題,讓學生自行查找相關資料后展開討論。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有效改善學生對課堂的厭煩心理,加深學生對思政理論的認知和理解。
集體主義和集體利益高于一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觀念和思想。當前大多數高校學生更關注自身利益,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創新教育教學方法,著重提升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教師可以組織主題辯論會,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還可以組織學生去博物館學習或是去革命基地游覽,讓學生從革命先烈的真實事跡中感受集體力量的強大和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課堂,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內涵,拉近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距離。
高校學生受家庭教育、社會環境以及互聯網發展的影響,存在利己主義思想和功利主義思想嚴重等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和政治信仰,在開展過程中要順應學生的思想特點和行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