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強,謝厚亮,鄧衛紅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張家界427000)
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1]。因為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再是企業選人用人的首要考慮因素[2],所以職業院校要培養符合行業發展需要的合格技術技能型人才,關鍵在于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以及企業需求的人才,首先需要具有務實、勤奮、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忠誠、團結、自律、奉獻、開放、合作等方面的行為道德及意識,其次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并能在生產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進行實際操作的職業能力,而這些都是屬于職業素養范疇。因此,具有良好職業素養是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職業院校畢業生也是企業成長和發展所必需的人才。
就業導向型的培養目標淡化了人文素養的培養[3]。職業院校絕大多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時,以就業為導向,過度強調專業能力培養,較多的課程課時向專業課程傾斜,忽略人文課程研修,或者部分人文課程設置為選修課后可選而不修。
職業院校通常開設有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等職業素養課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因教師本身缺乏知識積累和實踐經驗,使得授課內容空乏無味,缺乏吸引力,課堂教學沒有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起到引領作用。因此,大多職院畢業生就業時對企業或企業相關崗位存在選擇障礙,存在擇業、就業、創業過程中對自身定位不準、好高騖遠、脫離實際等情況,或只注重工資收入高低,不重視自身職業生涯長遠發展。
職業院校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以實踐教學為主,理論教學為輔,理實一體化教學。但由于以下幾方面原因,部分專業課程沒有采用或沒有條件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一是部分專業教師不具備雙師型素質,沒有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能力;二是理實一體化教學對教學設施和教學環境要求高、數量大、投入大,且教學占用時間長,不能保證每個專業的每一門專業課程都擁有足夠的教學條件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三是部分學生理論理解能力弱,動手能力差,對知識點的掌握以及實踐任務完成耗時長,課堂教學內不能正常完成知識點的學習任務。
職業院校部分學生對專業缺乏認識,學習思考獨立性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且懶惰、懈怠、貪玩,課內不認真聽講,注意力差,不夠專注,滿足于知識的一知半解。
職業院校較多學生課外愛好閱讀網絡小說,喜歡熬夜玩網絡游戲,懶惰、不思進取,興趣愛好單一。
在實習實訓環節中學生普遍存在專業基礎差,實踐動手能力弱,對生產實踐中的圖表、文件等指導性文檔不理解,甚至看不懂,職業認知度低。
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要結合“1+x”證書制度,即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結合,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評價模式[4],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加強校企合作,了解企業實際人才需求,加強課程內容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培養,針對實際工作過程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即構建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體系[5],提升學生實際動手能力。
教學內容要針對實際工作任務需要,以職業活動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本位進行組織和設計教學內容,形成以學生為中心,融教、學、做一體的實施方式,同時還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教學,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思想修養的提升。
依托網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如使用超星爾雅網絡平臺或藍墨云班課等網絡平臺構建完整的課程教學資源用于支撐學生課前、 課中和課后的自主學習,同時利用騰訊課堂或釘釘等工具實現課外教與學的在線互動。
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需要優質的教學資源和雙師素質教師實施。因此,需要培養有職業經驗,了解企業背景,熟悉企業生產實踐過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質量標準,同時具有課程開發和整體設計能力,能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適合于教學、具有教育價值的學習內容,并通過整體教學設計,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有機地結合到工作過程中去,擁有跨專業的知識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優秀教師隊伍和教學團隊。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優秀的企業用人德才并重,且鐘愛有健康興趣愛好的畢業生。因此,職業院校應開展豐富多彩,且富有時代特色的人文素質教育活動,同時鼓勵院校各個社團積極組織樂觀向上的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觀好學的陽光心態和廣泛的健康興趣愛好,當然課堂上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
職業院校應該組織教師參觀訪問各個行業優秀的企業,了解企業的運營方式、 企業人才需求和要求,了解企業文化和其背后的故事,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這樣才會使得課程教學,特別是素養課程的教學內容有血肉靈魂,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通過素養課程教學更新學生職業觀念,增強學生職業責任,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加強督導,完善制度,嚴格把控職業素養培養各個環節。加大實驗實訓室建設投入,合理規劃利用現有實驗實訓資源。職院各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服務好職業素養培養各個環節。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教育實施了如下幾項主要措施:
(1)加強校企合作,與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上海春秋旅行社及其航空公司、深圳康途航空服務有限公司、湖南厚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和公司合作辦學、辦班,訂單式培養人才。
(2)各專業成立由學院教師、企業專家和優秀畢業生組成的專業建設委員會,結合“1+x”證書制度,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保障人才培養符合企業人才需求。
(3)學院各專業課程標準由企業技術人員和教師按照實際工作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共同參與制訂,以培養實際工作崗位職業能力為主線,采用企業真實項目或案例設計教學內容,全面推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課程教學。
(4)學院鼓勵教師開發基于工作內容的課程體系和課程資源,全面推進課程信息化建設,推廣超星爾雅網絡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例如,2018 年以院級課題方式資助教師教學團隊建成21 門優質核心課程資源,并將資源上傳世界大學城和超星爾雅網絡平臺。
(5)為構建課程思政大格局,學院全面推動課程教學融入思政教育,將立德樹人貫徹到學院課堂教學全過程。為促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學院2019 年資助院級“金課”課題30 項,課程思政課題22 項。
(6)學院通過組織說課比賽、說專業比賽和職業能力比賽,給教師提供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平臺,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
(7)部分專業核心課程采用校企雙教師教學,如軟件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由學院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完成。
(8)學院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教師下企業參觀、學習,并支持鼓勵教師利用寒暑假下企業鍛煉、調研。
(9)逐年增加引進具有企業工作經驗的優秀青年教師,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10)加強校園文化和學生社團文化建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校園文化藝術節、書香校園讀書月、書法大賽、“誠信教育、感恩資助”主題活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弘揚愛國情、奮進新時代”系列演講比賽、 就業和創業系列講座等豐富的文化和職業活動,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更新學生職業觀念。
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院教育教學改革,挖掘了教師的工作潛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保障了我院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教育,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但在制度建設上任然不夠完善,學院各部門工作協調銜接還不夠暢通,企業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的力度可以再大一點,教師職業能行需進一步提升用以支撐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專注度還需要進一步培養。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需要學校、企業、教師和學生四方合力,以職業院校為主采用科學有效的對策與措施,共同努力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現代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和行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