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順美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生產、采購、財務、銷售等各業務流程均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對于軍工科研院所來說,科研技術的發展更依賴于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做后盾。內部審計環境發生了改變,作為企業內部監督機構,跟上信息技術步伐、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是內部審計后續發展的方向。因此作為軍工科研院所的內審機構,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建設信息化審計系統已迫在眉睫。筆者結合所在的軍工科研院所開展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實踐,總結了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在實踐應用領域中遇到的問題及思考。
筆者所在研究所已建立了財務核算系統、生產管理系統、采購庫存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辦公信息系統等多個專業應用系統,搭建了ERP信息平臺。初期我們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是通過計算機輔助功能,靈活運用EXCEL電子表格、WORD文檔等常規辦公軟件輔助審核分析,利用辦公軟件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對大量的數據予以排序、篩選、搜索、取值等分析運用,形成表格、直線圖等比較直觀的表現方式,實現過去單靠人力無法完成的對大批量數據的處理分析,合理地進行標準化審核、分析,一方面減少了審計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審計質量。不過,這些常規辦公軟件的使用范圍有限,輔助分析的結果也比較單調,屬于比較初級的信息化審計工具。目前,研究所業已委托專業軟件公司開發集財務、生產、采購、庫存、銷售、辦公等各模塊為一體的集成應用系統,審計模塊作為一個子模塊嵌入其中,還正在開發建設中。
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等、溝通不暢通、人員專業能力等等原因,導致建設過程和結果存在一些問題。
由于內部審計是以滿足單位發展需求為目標,來審計單位內部經營生產管理業務的,其審計方向和內容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審計模式和程序,特別是軍工科研院所有著特殊的會計核算制度,運用通用審計軟件產生的審計效果遠遠不佳,但是要根據審計需求定制軟件,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非常高昂,因此很多科研院所目前仍是計算機輔助審計,審計信息系統建設滯后于其他業務軟件的發展。
當前研究所雖然建立了各專業系統,但是各系統間“各自為政”,數據沒有銜接融合,形成“信息孤島”現象,這就給內部審計信息系統采集和分析各個系統數據增加了很大難度。單位信息化整體建設中沒有考慮到內部審計對信息化的需求,有的無法采集數據,有的可以采集但無法滿足特定需求,各系統間無法融合共享信息,“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信息化建設沒有整體統籌規劃。
信息技術應用良好的基礎是建設需求的調研分析,軟件使用者要能準確提出需求,需求可行、可實現。軟件開發者能將需求準確轉化成計算機語言,需要解決信息技術開發與審計應用的融合問題。我們的審計人員雖然具備豐富的審計經驗,有著縝密清晰的工作思路,但是缺乏信息技術知識,不能很好地表述出自己的需求和意見,而軟件開發者由于不了解審計流程、不熟悉審計業務,不能準確實現審計業務信息化需求,導致審計應用與信息系統融合不充分。
由于軍工科研院所涉密性質,專業系統會采取比較嚴格的保密措施。那么無論是使用嵌入式審計模塊,還是通用審計軟件,中間的銜接融合屏障較多,要想解決兼容問題,需要付出高昂的時間成本和物資成本,增加了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難度,也直接影響到信息化運用效果。
軍工科研院所都隸屬于大的集團型國企,針對集團內各單位認識程度各有千秋、研發投入不盡相同、審計信息化水平發展不平衡的情況,可以從各院所單位各自開發,轉變為集團企業總體規劃、整體推動,來開發內部審計系統,既能避免重復開發軟件,也能節約成本。
研究所根據本單位各自信息化的程度和內部審計的發展需求,可以建立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中長期規劃,有針對性地采取定制審計軟件或者購買通用審計軟件,循序漸進一步步地推進信息化建設,因地制宜,逐步推廣,科學有效的建設審計信息系統,避免重復浪費資金。
如果審計人員不熟悉這些系統就無法從系統中提取審計相關的有用信息,因此審計人員需要認真學習信息技術在內部審計工作上的運用,將數據化特點充分發揮出來,最大限度提高數據處理的能力。同時要形成信息化的綜合性思維,使數據挖掘和分析處理更加科學和高效,突破信息技術的局限,對于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做到及時定期的查閱和審核,檢查數據的更新狀態。
要正確認識到內部審計信息化的作用,審計信息化只能是審計工作的輔助工具,它不可能取代審計人員,也不可能代替審計人員去審計。對審計信息化也不能有過高的期望,其范圍是有限的,有些審計信息能在系統反映,但是還有很多信息和資料是在系統之外的,審計工作主要還是憑審計人員的經驗與職業判斷,再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輔助。因此對待審計信息化不應有過高期望,也不用畏難發愁。
內部審計想要發展就必須適應審計環境、內容和手段的變化,要不斷轉換審計觀念,抓住大力推動信息化的契機,利用信息化手段充分挖掘審計資源,在發展中不斷前進。內部審計工作只有深入開展信息化建設,才能更好滿足現代國有企業審計的要求,保障審計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