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婉麗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業財融合是企業經營和發展中的重要組成,其本質要求企業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將管理會計模塊整體嵌入到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中,深度滲透到各個領域、層次以及相關環節中,以業務流程為基礎,以管理會計相關方法為工具,將業務與財務進一步融合到一起,并通過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來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業財融合背景下的全面預算管理需要企業根據實際發展需求,制定相應的經營戰略目標、發展計劃等,并將這些內容傳達到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層次以及環節中,建立更加完善且合理的預算管理體系,同時,將企業的發展目標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目標相結合,實現經濟資源的合理分配,對經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合理管理和控制,為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奠定良好基礎。
現如今我國很多企業都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但是在整個體系中漏洞問題較多。根據抽樣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對象中約有1/4的企業高度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并積極展開業務與財務的進一步融合;約有1/2的企業中預算管理工作是財務部門帶頭負責,其他部門很少參與到其中;約有1/10的企業中預算管理工作由財務部門全權負責,其他部門并不參與;約有1/5的企業并不重視預算管理工作,甚至沒有展開預算管理工作。由此可見,多數企業雖然展開了預算管理工作,但是實際上重視程度并不高,各個部門的參與度較低,預算管理通常流于形式,這對于業財融合的發展有著嚴重的阻礙作用。
產生上述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及制度、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相脫離、預算編制不盡合理、相關人員本身素質跟不上要求等方面。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站在業財融合的角度來展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筆者從制度建設、組織架構、信息化建設等多個方面來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促進企業業務與財務的進一步融合。
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應當要具備實用性,能夠站在宏觀的角度來對業務與財務的進一步融合提供保障,因此,要進一步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第一,根據業財融合的基本需求,在企業內部設立相應的職能部門、崗位等,結合先進的理念,如作業成本理論、經濟增值體系等,形成一個全面性的預算管理體系,并明確崗位職責,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進一步細化,為業務與財務的融合提供保障。第二,企業要根據實際需求建立完善的協同機制,讓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能夠針對各項經濟活動展開深度探討,加強溝通與協同效應,以便對企業的資金進行合理使用,提升資金的利用率。第三,逐步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對資金進行合理管控,無論是從采購、投資等經濟活動,還是在日常業務活動中,都應當要對其風險、資金流等進行全面化管理,從而為深化業財融合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出全面預算管理本身的作用,企業應當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架構,并明確相關工作及責任范圍。在組織架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由公司層級選擇總負責人,不同的部門選派相關責任人來作為組織架構的成員,且由財務部門進行整體部署、協調分配、監督匯報等。在業財融合的背景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應當要堅持以企業層級總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并由財務部門為直接負責人,同時要求其他部門積極參與到其中,做好相互溝通與協調工作,落實預算編制,保證財務預算與業務之間能夠有效銜接,避免財務部門“大包干”的情況出現。此外,在整個組織架構中,相關負責人的綜合素養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業財融合的發展,使得相關負責人必須要具備復合型工作能力,不僅要對財務全面預算管理相關工作有較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要對企業各項業務活動有更多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將業務與財務進行更好的融合,避免全面預算管理流于形式。
根據上文中所提到的調查結果可知,當前業財融合中還存在著各個“板塊”之間相互不連通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于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應用?,F如今是信息化時代,信息之間的傳遞效果非常迅速,因此在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完善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來實現業務與財務的進一步融合。因此,在實際情況中,企業要針對業財融合背景下的全面預算管理的信息化發展來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讓財務的層級與業務活動之間進行高度統一,實現統籌發展。此外,企業要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包括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以此來加強信息的交互與溝通,為業務與財務之間的實時溝通提供有效支持。
總而言之,在業財融合的背景下,企業應當要直面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強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在此基礎上對自身的管理進行全面改進,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加強全面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以此來加強基于業財融合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