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齊煒 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
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學生的特點,對班主任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與高校學生有一定的差距,表現欲望較強,自制力不強,想法較多,缺乏必要的行動力,更多的希望能張揚自己的個性。班主任任老師面對學生群體的時候,更多的是做好統籌把控,因材施教,對班級的管理可以采用分權、分層的方式,做到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對班干部明確責任,使所有的班干部各司其職,所有的學生感受班級、班主任的關愛。
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重要角色,承擔著構建班級文化、維護班級穩定的重要作用,也是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與普通同學交流的紐帶。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有時候班主任老師,會將權限更多的集中在某一個獲幾個班干部身上,導致其他班干部對自己的職責不明確,不能發揮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從而造成掛班委職務,無班委工作的局面,這樣不但會打擊其為班級同學服務的積極性,也會加大個別班委的工作壓力。實行班級分權管理,明確所有班干部的職責,所有人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班級的事情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班級分權管理后,班長的責任相對會減輕,其他班干部更有存在感。從班干部、課代表、小組長到各級各類的管理員都能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當每名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后,其自身的責任感和存在感也會加強,會更多的將自己的精力用于班級管理中,從中收獲成就感。這樣的效果對班級是一個良性循環,既實現了班級的良好運行,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鍛煉了班干部隊伍。
當然,分權不相當于放權,不能將班級的所有管理都寄希望于學生干部,班主任自己旁觀。班級的主導者依然是班主任老師,對班級的整體把控,班主任老師依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班干部的協調合作,可以減輕班主任老師的工作壓力,不能替代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的作用。班干部定義為班主任的小幫手,在班級管理中,可以發揮出重要的作用,作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班干部這一重要的團體,調動班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加強對班級的管理。
分層并不是對班級學生區別對待,而是針對不同同學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職業學生身上缺點和優點同樣突出,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作為班主任老師,要對班級的學生有整體的把握,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對其建立個人檔案,按照每個學生的特點對班級同學進行分層管理。
分層管理分為因“時”施教和因“境”施教。班主任根據不同的背景對其進行教育。因“時”施教主要是針對班級學生的年齡。年齡的不同,學生的管理方式不同。職業院校的學生入學年齡相對較小,對于剛入學階段的學生,班主任應給予更多的關愛,讓他們盡快適應學校的生活,與班級學生打成一片,盡快排除新環境帶來的陌生感和無助感。對于二三年級的學生,對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自己的個性開始慢慢展現出來。在這個階段,班主任應該用規章制度進行引導,使每個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不是任性而為。在四五年級,學生行為方式趨于成熟,有了自己的價值觀,班主任在這個階段,應該對學生更多的進行規劃管理,讓他們對自己的發展有更清晰的認知。
因“境”施教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借助不同的境況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平時對學生的教育,缺乏必要的事件作為教育的載體,不利于學生對自己存在的問題的認知。班主任老師,應該在不同的情形下對學生進行因事而異的處理方式。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作為老師,一方面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處罰,使其有承擔錯誤的意識,從學生主觀意識上認識到問題。當學生取得成績的時候,作為班主任老師,一方面要對學生的成績提出肯定,不吝表揚,另一方面要和學生分析成績取得原因,保持好良好的方式方法,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分層”管理更加強調個性化的管理方式,每個學生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心理狀態,班主任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個性變化,充分利用因“時”施教和因“境”施教的管理方法,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塑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
作為職業學校的班主任,首先應充分掌握班級每個學生的特點,在進行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掌握好班級分權管理和分層管理的尺度。既讓學生在班級中有較強的存在感,找到自己的位置,又不能脫離班主任老師對班級的掌控。這樣的班級文化才能成為學生成長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