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偉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南安市供電公司
物質文明建設逐漸完善,人民群眾對于生活環境以及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力作為現代社會的主要能源,對人民生活質量具有極大的影響。對于架空輸電線路的維護是人民生活質量的基本保障,線路正常工作,用電才能安全可靠。近幾年,國家對電力資源的重視不斷提升,各地用電量以及架空輸電線路的建設也在不斷增加,這讓輸電系統的規模迅速擴大。由于架空輸電線路自身的特性,長期在露天環境下,加之不同區域環境差異巨大,這就導致故障頻發、難以維修。在輸電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如何做好質量的監管和維護,減少故障率,這是相關電力部門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部分區域出現了巡查力度不足的問題,這是由于線路的巡查工作非常單調乏味,工作人員長期重復單一化的工作很容易出現倦怠,失去耐心。而在管理上又缺乏足夠的責任崗,沒有在發現隱患的第一時間進行維護處理,導致一些特殊區域的輸電設備頻繁出現故障,大大影響的區域內用電安全。
一些治安狀況較差的地區,常常出現線路及附屬設備被盜的現象。不法分子不顧生命安全,為了經濟利益偷盜輸電設施,這是干擾線路正常運轉的一個重要原因。電力部門應統計各地區線路被盜情況,對高發地區進行重點防范,嚴厲打擊偷盜輸電設備的行為,維護人民用電安全。
近年來,國家在各地倡導維護生態環境,更多農村和城市都把注意力轉向了林業的發展。而在林業得到發展的同時,人們忽視了對架空輸電線路的保護,在線路區域內進行了樹木的種植,極大的影響的線路穩定。保護區中的違章建筑破壞了輸電設施建設的規劃,導致這些區域的線路經常出現損壞,這是電力建設的老大難問題。
違法作業如開山炸石等,若在線路附近開展,就可能造成共輸電設備的損壞。這種現象在偏遠地區較為常見。此類違法活動會對輸電設備以及線路本體造成嚴重的破壞。一旦開山炸石中石塊飛出,擊中架空導線或絕緣設備,就會導致輸電線路故障停運,影響輸電線路的正常工作。
線路監測信息化,這是科技發展為電力系統帶來的便利。很多日常化的監測,可以通過人工智能來代勞,通過對設備運行數據的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迅速的診斷故障原因,提出可行的維修方案[1]。這大大提高了維修人員的響應速度和維修效率。積極推動信息化運行維護手段的普及,這對架空輸電線路維護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幫助。
為了有效開展維護工作,電力企業應加強運行維護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運行維護的效率。培訓內容應包括思想政治、檢修技術清單以及前人總結的工作經驗,通過定期開展培訓,全方位提高一線維護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了保證培訓的效果,應組織相應的考核,考核合格才能上崗,考核不合格則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并按照考核分數以及工作表現定崗定薪,充分激發一線員工的自主性。
針對線路被盜的情況,運行維護單位應提高防盜資金投入,為輸電設備加裝防盜設施。在盜竊頻發的地區,應聯合相關部門,建立一支專項執法隊伍,以法律為依據,嚴厲打擊盜竊行為,保護輸電設備的安全[2]。我國政府在近年來,陸續出臺了電力相關的法律法規,這為線路運行維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保障了電力事業的健康發展。
對于線路范圍存在的違章設施,如施工項目、農業大棚、民房等,運行維護單位應與其責任人簽署安全協議,明確安全責任劃分,督促其履行對架空線路的維護義務。若情況復雜,運行維護單位也可對責任人進行一定的保障,如幫助大棚所有人加固大棚,防止塑料膜在大風天纏繞在線路上,造成安全隱患。減少環境中的安全隱患,是降低故障率的有效措施。
嚴格執行運行維護制度,對于防護區域存在的建筑及施工項目記錄在案,安排專人巡視。發現影響線路運行的違章建筑,應在第一時間反饋給執法部門,責令拆除。維護人員不可巡私,應按照現行管理制度,對區域內的情況進行如實的匯報,積極維護設備安全,杜絕一切安全隱患。
對群眾加強宣傳,提高保護輸電設備的自覺性,是提高輸電設備運行維護效率的重要抓手。電力企業應聯合政府職能部門,通過地方廣播、電視等渠道,大力宣傳輸電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對人為破壞、違章作業造成的設備損壞,進行專題新聞報道,引發群眾的廣泛討論[3]。使群眾形成自覺保護輸電設備的意識,避免因為對電力系統缺乏了解造成的破壞。鼓勵群眾檢舉違章作業、盜竊等危害輸電設備的行為,并對有效檢舉線索給予經濟獎勵,營造輸電設備全民受益、全民維護的氛圍。
架空輸電線路是我國主要輸電方式,現今的維護管理存在不少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問題。電力企業只有正視這些問題,積極應用信息化維護設備、嚴打盜竊、清除違章建筑、加強輿論宣傳,多途并舉,形成提高運行維護效率的合力,才能滿足現階段電網安全經濟的發展,提到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