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營 遼寧工程職業學院
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當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側重點不同、地方特色產業不同,因此對人才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只有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教師隊伍才能夠更好的服務職業教育,更好的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
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是為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的發展以及行業發展服務,為人的就業服務。具有地方特色是指教師隊伍的建設依托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類型和趨勢,并且服務于地方經濟。
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不但在課堂上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同時也要根據教學改革的需要,社會發展的側重,及時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實戰能力體系,加強自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共同發展和進步,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教師隊伍的建設要具有長效機制,包括職稱晉級機制,繼續教育機制,科研獎勵機制,教學改革創新機制等多項內容;這種機制應具有長期性和動態性,一種制度的運行不能輕易的提出變革,要嚴格遵守,使確立的機制有力度,有能夠指導實踐的效果。
將SWOT理論用于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的分析,是要結合地方特色、發展情況和趨勢、職業教育特點等因素,對地方職院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等作出系統的分析和討論。采用系統方法,將各因素加以整合,得出最終的結論。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SWOT分析框架:
內部條件的Strengths分析:有著一批熱愛職業教育的教師與管理隊伍;有著一批發展潛力大,對新技術的開拓能力強的科研團隊;有著一批創新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內部條件的Weaknesses分析:職業院校內部運行機制與市場運作機理的不一致;教師結構不合理,缺乏高層次、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區域經濟發展緩慢的限制。
外部條件的Opportunities分析:職業教育改革的驅動力逐漸加大;職業教育收到社會重視程度增加;世界技能大賽的促進;招生規模的擴大。
外部條件的Threats分析:院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行業內競爭加快。
政策是促進職院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保障和根本依托。尤其是在資金政策和人才政策方面,隨著全國各地人才政策的推行,對于職業院校來說,人才成為更為稀缺的資源,只有從政策上采取職業院校人才傾斜的政策,特別是對于職業院校人才引進、高水平人才培養,職院教師隊伍建設才能夠得到切實保障。
由于職業院校處于發達程度不高,或者相對落后的區域,受地方經濟發展的限制較大,人才培養和人才輸出都遇到了重重阻礙。人才培養的目標與現實用人需求的嚴重偏離,畢業生就業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長久下去,職業院校的發展陷入了惡性循環,難以突破發展瓶頸。
科研是教師做好教育的一部分,科研能力是衡量教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發展意識的根本。職業院校通常存在科研基礎薄弱,教師科研水平整體不高,以研促教力度不足的情況。原本職業院校申請到大項目的機會就少,科研經費受限就更加影響了職業院校教師科研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地方政府和學校應當對職業院校教師進行積極引導,引導廣大職業院校教師以地方經濟發展的區域特色為參考,以科研成果服務地方,將建設地方特色的職業院校作為自己的目標,將培養地方特色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初衷,在教學中注重專業技術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打造,實現地方職業院校建設的跨越式發展。
職業院校應大力開展用人制度改革,打破傳統,突破常規,建立合理的教師運行機制。建立教師引進試點崗位,探索穩定崗位與流動崗位的有機結合機制、健全和完善人員聘任管理機制,完善雙師型教師的管理制度,對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采取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可以靈活多樣進行。依據職業院校自身特點,形成教師績效考核管理長效機制,以及選聘行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進入教師隊伍的有效機制。
教師的培養不能夠一概而論,應當開展有層次、有計劃、有體系的人才梯隊,創新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合理的人才梯隊,才能夠使廣大教師共同進步。要有針對性的構建人才梯隊,結合學校的重點建設學科、課改學科、示范課程等學科建設開展人才梯隊的構建。
職業教育發展的根本在于師資隊伍,師資隊伍能力和素質的提高直接關系到職業教育發展的水平和程度。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職院教師隊伍,是實現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