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芳蕾
摘要: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物質生活的多樣性與精神生活追求,包裝設計正是集品牌理念、產品特點、消費心理于一體的綜合設計產物。在商業活動中,包裝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著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與購買力。因而,現代包裝設計以何種形態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是現代包裝設計所要思考的重點。
關鍵詞:包裝設計;結構;形態;功能;環保理念
中圖分類號:TB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0) 11-0054-04
Exploration of Packaging Structure Design
ZHENG Fang-lei(Northwestern University Modern College, Shanxi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iversity of their material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life. Packaging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design product integrating brand concept,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packaging design The pros and cons directly affect the products image and purchasing power in the minds of consumers. Therefore, the form in which modern packaging design is presented to consumers is the focus of modern packaging design.
Keywords: structure; form; fun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
引言
包裝設計是根據產品的特點、銷售方式、結合消費心理學、市場學、材料學等進行的包裝的一體化設計。而包裝的結構設計和形態表現則是強調包裝設計如何通過內在的設計構思體現結構的合理性和外在之美。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包裝設計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裝設計的造型藝術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結構設計要本著功能至上、形式符合功能的原則,實現包裝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1 包裝設計的造型藝術
1.1包裝形態和空間的關系
包裝的空間是指包裝的內部空間和包裝自身所處的外在環境空間。包裝的內部空間是相對有限,內部空間的設計主要是由產品的性質與距離決定的。它主要受到產品自身的性能、特點、形態的制約,如固體、液體、易碎等產品,從包裝的材質的選擇到結構的設計再到形態的體現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性。例如,液體類的產品,容器包裝的內部空間主要是由所需要盛裝的內容量決定的,在結構上,一般采用大肚小口的形態,保證產品不易溢出。與此同時,容器包裝通常還要考慮外部空間的問題,包括組合空間、和環境空間等。在貨柜展示時,同類型的產品放置在相同的區域,容器與容器間的相會排列組合形成的空間關系,是否便于碼垛,組合方式是否節省空間又體現出整體美,是否能與周圍環境形成相融合又能體現出產品的個性,都是包裝在結構形態設計時應思考的。
以往的包裝設計,大多考慮的是通過包裝的形體或形體的裝飾來表現包裝結構形態,這種方法常常忽視了“空間”所帶來的影響,這樣的包裝設計就顯得簡單、孤立。因此,新時代的包裝設計,為了追求理想的視覺效果,就必須要全面考慮形態與空間之間的關系。
1.2包裝形態結構與產品的關系
琳瑯滿目的產品帶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選擇也越來越自主。包裝是產品銷售的外衣,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僅僅從實用功能出發去探索包裝的結構形態,設計出的包裝往往因缺乏視覺閃光點而被人們忽視,所以,探索更符合人們視覺審美需求,兼具實用與美學原理的包裝則是時代的必須。那么,作為設計師,就必須對產品自身的性能、特點、以及與產品相關的因素,如同類產品的包裝設計、市場競爭體質、營銷方式等進行深入的研究。
包裝的結構形態設計,從產品自身出發,探索多樣的表現形式。從商品自身的性質、用途、使用人群、結構、肌理、色彩等方面思考,獲取靈感。都對包裝設計的形態表現與信息傳達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Backbone Branding專門為Pchak設計了一系列堅果和干果的包裝,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想讓他們的包裝更加接近自然,于是從產品的命名到包裝形態展示,他們去掉了多余的附加元素,命名為“Pchak”,意為“樹洞”,將真實的樹皮繪制于包裝上面,每一罐包裝都像這樣的樹洞,立成樹狀,非常的巧妙逼真,有一種堅果長在樹上的感覺(圖1)。
1.3包裝結構形態與功能的關系
賴特說“形式與機能是一體的”實則是提出包裝設計強調形式與功能的統一。包裝設計要滿足實用功能的需求——保護產品、方便運輸、便于消費者使用,同時,還需要滿則人們更高精神層面的審美需求——五感的美好體驗及自我價值的實現。
新技術層出不窮帶來的是更高級效能的產品,這也要求包裝設計能夠及時的順應時代的發展,提供相應的形態美。強調包裝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的統一,才能更大程度上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有時,在實現包裝的特定功能之外,增加包裝的附加功能,實現包裝“一物多用”,滿足人們“獵奇”的消費心理,也是實現包裝結構形態創新的方式。例如,強調包裝的生態功能美,將環保里面融入現代包裝設計當中,簡潔的結構節約了包裝材料,卻不缺失實用功能;環保的新型材料,從設計理念上影響著大眾對包裝設計的理解;從最初的視覺形式的外在裝飾,到內在的功能、價值美。包裝的設計理念發生著重要的變革,包裝不是僅以其滿足人的初級需要的產物,而是更高層次內在精致生活的追求。因此,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以其新穎、獨特的外觀設計增強包裝的形式感與種種美的體驗,是現代包裝設計的使命。
2 包裝的結構形態設計
2.1從幾何形體中獲得靈感
方形、矩形、圓形、三角形是包裝設計當中最常用的形態結構,它們經過實踐的檢驗,在包裝流通的各個環節有著諸多優勢,例如:方便碼垛、運輸、節省空間、經濟節約等,但是往往也會讓人們產生視覺疲憊。千篇一律的基礎形態的包裝往往借助于圖形、文字、色彩調劑這種尷尬的局面,所起到的作用也不盡完美。從幾何形態出發,通過改變基本的幾何形態,將常規的矩形通過增加或減少面的方式得到三角形、鉆石形、多邊形等,既實現了包裝穩定的結構又實現了形態結構的創新,視覺效果也更加新穎。還可以效仿自然、模擬有趣的人工形態,將復雜的仿生對象概括成基本的幾何形態,再將這些幾何形體結合美學原則和力學原理,組合成或抽象或具象的包裝形態,賦予其節奏、韻律、秩序美,實現包裝結構形態的理性美與感性美。
瑞典設計師團隊Tomorrow Machine為方便面設計的一款全新環保型包裝,他們借助于環保的生物材料,通過斜線的折疊、壓縮,實現運輸的扁平化,有效的節約了運輸空間,而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只需要在頂部預留的小孔內注入熱水,整個包裝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變得堅硬,形態慢慢膨脹直至擴展成一個飽滿的圓形碗,既干凈方便又實用環保(圖2)。
包裝的形態創新是兼具實用價值與美感效應的立體形態,它是線所組成的若干個面,通過折疊、堆積、組合、包圍而成的一個多面體,具有形態構成的主要特征。將立體構成的這種或感性或理性的形態表現方法結合包裝的功能,將構成要素組合成更富藝術表現力的包裝形態,增強包裝的獨特性,也是包裝趣味形態創新的一個方法。
2.2從材質實現突破
不同的材料所帶給人們的感官體驗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的產品,運用不同的材質進行包裝設計,同樣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借助于更多材質的大膽嘗試以及印刷技術的發展,或逼真得視覺體驗、或強調觸覺感受,或者調動聽覺、嗅覺、味覺的某種共鳴,與此同時,獨特的材質與包裝的結構形態相結合,或具象、或抽象的外化產品信息,使得包裝設計更加凸顯產品的個性。
如圖3中的粽子包裝是日本設計師利用再生材料仿造原始粽子包裝形式,它更加真實的再現了產品信息,這種新型材質所帶來的不同的視覺與觸覺體驗,既保留了粽子的傳統文化寓意,又使粽子的保質期得到了適當的延長,使產品的設計感進一步增強,更加突出了產品的個性。
2.3從仿生形態中獲得靈感
大自然孕育著萬事萬物,人類的進步創造了豐富的物質形態,無論是勃勃生機或是靜止永恒自然物,還是多姿多彩的人工造物,都存在著自身獨特的特點。這些事物的造型特點都可以成為包裝結構形態創新的重要借鑒依據,如自然物中的水滴的形態、花朵的形態、動物的形態,人工造物德汽車形態、燈泡形態等,我們可以對這些形象進行概括、提取、變形、組合,模擬他們的外形特點,模擬他們的生長動勢、模擬他們的結構特點、模擬他們的材質,充分利用這種創意思維模式,凸顯設計的獨特魅力,使包裝恰如其分的表現產品特點,傳遞產品信息,同時帶給人們與眾不同的設計體驗,拉近消費者與產品的距離。增強包裝的趣味性。如圖4所示的是滅火器造型的飲料包裝。涼茶類型的飲料主要功能就是防上火,包裝的造型從滅火器尋找到了產品自身功能與擬態物功能上的一致性,具象模擬滅火器的外部形態,展示涼茶飲料的功效,造型逼真,獨特,勾起人們的好奇感。
2.4從環保中獲得啟示
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與能源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反思,我們做了什么,我們應該做什么?節能環保成為時代話題,包裝無論從材質、結構、功能、形態方面都應該探索如何更加節約材質,杜絕過度包裝,減少包裝垃圾得產生,將環保落到具體的包裝結構形態設計中。
新型環保材料的使用,可降解可循環利用,合理的結構設計,摒棄那些華而不實的裝飾表現,既節約了材料又節省了空間,擴展包裝的功能,實現“一物多用”“反復利用”,減少垃圾的產生,節約能源,通過包裝結構、造型、形態設計的無限可能,不斷創新,用設計實踐“環保的設計理念”,體現設計的人本關懷。
例如,圖5可食性包裝材料的使用,實際上是運用了可降解的生物材料,這種材料不但對人體沒有毒副作用,反而能夠給人體提供有益的營養物質,產品在食用過程中,沒有其他包裝垃圾的產生,既健康又環保。
再如圖6中壽司的包裝設計,在外面的包裝材料是利用再生材料制成,它們外觀比較美觀,具有環保、便于攜帶、可降解等優點。
3 結語
包裝設計中的結構形態設計,在整個設計活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現代包裝設計最主要的呈現方式,包裝結構形態的設計,離不開對產品的深入了解,同時也離不開設計師大膽的構想和嚴謹的設計實踐,包裝設計的結構形態探索,則是一種探索更加合理、更加體現藝術美的設計活動。
參考文獻:
[1] 唐煉.體驗設計背景下關于產品設計的幾點思考[J]. 設計評論,2017,13:110-111
[2] 吳瓊.交互設計的域與界[J].裝飾,2010,01::34-37
[3] 黃本亮.交互設計的語義層面[J].包裝工程.2013,02:38-41
[4] 周祺芬.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包裝設計課程教學方式與方法的改革[J].美術教育研究,2017,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