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妤 趙丹
摘要:主要通過調查江蘇地區的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及市場狀況,分析數字化時代文化創意產品存在的問題,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有效、實用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改進方案。
關鍵詞:數字化;文化創意產品;交互體驗;包裝設計;文化價值
中圖分類號:G124,TB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400 (2020) 11-0081-06
基金項目: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數字化時代江蘇省文化創意產品的應用價值及問題對策研究”(2017SJB1752)。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Digital Age
LIU Yu, ZHAO Dan(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Mainly by investigating the design and market conditions of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in Jiangsu area,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digital age, and proposing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system schemes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Keywords: digital;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Interactive experience; package design; cultural value
引言
2017年4月20日,國家文化部正式發布了《“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堅持創新驅動,促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產業的戰略目標?!督K省政府關于加速提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發展水平的意見》計劃到2020年,要將江蘇省的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增加值占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25%,把江蘇建成創意設計強省[1]。
為了全面了解江蘇地區的文化創意產品現狀,筆者及團隊成員主要調查江蘇省內博物館類文創產品和地方文創產品,其中博物館類文創產品調研了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六朝博物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常州博物館、揚州博物館等,地方文創主要調研了“傳城記”、“織錦道”、“斑藍”、“西游天團”、“剪咫”、“大橋記憶”、“大運河記憶”、“墻外歌謠”、“承創空間”等地方文創品牌,以及江蘇省各城市代表性旅游景點等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及市場現狀,經過整理,從多角度分析江蘇省文化創意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
1 數字化時代江蘇省文化創意產品的相關問題研究
1.1文化創意產品的包裝設計不夠規范
本次課題研究中發現江蘇省各城市近年來文化創意產品進入市場不斷呈上升趨勢,但是新事物的興起總是會存在些不足點,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受到極大重視,而負責保護、運輸展示和銷售產品的包裝經常會被輕視,殊不知,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環節也是文創產品面對消費者的重要一環。就如圖1的常州梳篦產品,本來梳篦的造型、圖形、色彩等設計效果都是頗為不錯的,但是沒有設計科學合理的內襯包裝結構,產品在展示時只能借助大頭針固定才能保持其不滑落,非常影響陳列展示效果,而且這類包裝一旦在產品售出后會在攜帶、運輸過程出現挪位、損壞等不良后果,消費者再次打開后包裝會出現凌亂無序的情形,嚴重影響購物體驗。
1.2文化創意產品與用戶互動體驗方面存在局限性
傳統的文化創意產品有許多依然是放在展柜或展臺陳列進行銷售,由消費者觀看后決定是否購買,對于文創產品的材質、制作工藝等一無所知,與消費者沒有形成良好的互動體驗?,F代的文創產品更注重以文化為內容的非物質屬性、服務和體驗屬性的產品設計形式,尤其在當下,有5G、大數據等技術支撐,文創產品應該抓住數字化機遇,將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意、銷售等通過VR體驗、人工智能等形式推陳出新,滿足人民生活與文化新需求。
1.3貼圖式的文化創意產品缺乏文化內涵
在設計文化創意產品時,熟悉文化特色的內涵和產品語言符號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考慮文化特色在物質的、無形精神、儀式習俗等方面的內涵,通過設計思考,將文化特色因素用適合的視覺符號語言導入到文化產品設計中。目前,市場上出現很多貼圖式、雷同化、山寨化的文創產品,就是缺乏文化內涵的表現。如圖2的雨花茶,產品的外包裝圖形設計沒有結合產品特點和南京地域文化特征進行提煉,而是將花卉紋樣作為整體背景,配上雨花茶的字樣,整體設計元素之間缺乏聯系,這種貼圖式的文創產品設計無法讓人通過外部包裝設計對內在的產品產生良好的聯想,更不能使消費者去理解文創產品深層的文化內涵。
1.4追求形式,忽視產品實用性
文創產品只有進入百姓日常生活,才能真正為消費者所接受。許多文創產品在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產品的功能性與形式結合,而是過分追求形式美,不結合生活實際,忽視了文創產品的實用性。如圖3的杯墊文創產品,這個系列產品以常州畫派的作品為主要設計元素,用PVC材料做杯墊的主要材質,在視覺效果上是透明美觀了,但是茶杯放在這種材料的杯墊上是否合理呢?一旦茶杯杯底沾水放在PVC材質上,是很容易吸住杯底的,再次拿起就會產生一些意外,所以只注重形式,忽視與產品功能的結合,注定是不能讓用戶滿意的。

2 數字化時代江蘇省文化創意產品的問題對策研究
2.1重視文化創意產品的包裝設計
2.1.1結構設計科學
包裝設計是文化創意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優質的包裝設計才能更好地為文創產品保駕護航。大眾在選擇文創產品時,一看二觀摩,三是購買并攜帶,因此文創產品的包裝結構設計需要具備陳列、展示、保護、攜帶等功能,除了外包裝,內部包裝結構設計必須得到重視。常見的套蓋式禮盒、抽屜式禮盒等最好結合陳列展示結構、手提式結構去改善文創產品的陳列展示、攜帶等方面的缺陷,從而更好地為文創產品服務。如圖4的梳篦產品的內部包裝采用紙漿模塑包裝,并根據產品的外形設計一個同樣外型的型腔,有凹槽的地方正好放置梳篦產品,梳篦的頂面與內部緩沖包裝結構的開口端表面平齊,這樣就能極好的固定產品,并兼具較好的陳列展示效果。
2.1.2設計內容體現地域性、文化性
南京雨花石是南京、儀征等地的特產,具有美麗的色彩和花紋,是一種奇特的觀賞石,它的質、形、紋、色、呈象、意境都頗具特色,圖5的雨花石香皂文創產品就是將名滿天下的南京雨花石與香皂進行結合,模仿雨花石晶瑩玉潤的質地、變幻莫測的紋理而設計出具有實用功能與欣賞價值為一體的雨花石狀香皂,每一款不同色調和紋樣的雨花石香皂都對應著南京的各個知名建筑或歷史遺跡,如黃色調代表南京大學的輝煌。消費者作為手伴禮使用時,在沐浴清潔肌膚的同時可細細欣賞香皂美麗的仿雨花石紋樣,很好的滿足了大眾對于文創產品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雙重需求。而五個獨立的內包裝均采用開窗式結構,將雨花石香皂的局部鏤空以示消費者,外包裝采用抽屜式包裝結構,設計以紅色為主色調,端莊穩重,與江南式建筑圖形元素的組合體現了濃郁的南京厚重歷史、多元的文化特色。
2.2增強文化創意產品的互動體驗感
2.2.1線上與線下文化活動的互動體驗
圖6、圖7木藝工坊通過工作室學習體驗的消費形式,讓大眾先參觀常州真老卜梳篦博物館的歷史展覽,以墻面展覽、展柜實物展覽的形式讓消費者了解常州梳篦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制作工藝。而處于博物館后方的木藝工坊則提供梳篦制作材料、制作工具,由專業技術大師進行講解、傳授,加深了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地域文化的理解,認同文創產品的文化價值,通過培訓學習的文化體驗活動吸引消費者參與到文創產品的DIY設計,極大地增強了民眾對文創產品的互動體驗感。圖8是南京皮影在南京博物院非遺館區的展示臺,除了墻面展覽介紹南京皮影的基本情況,這里有皮影的皮質材料、制作工具、顏料等,展臺有工作人員介紹南京皮影工藝制作流程,還可以體驗制作環節,甚至讓大家親手舞動皮影,零距離感受皮影的藝術效果,滿足消費者對皮影文化的認知和體驗。
2.2.2數字化交互體驗
用戶體驗設計包括游客在既定的游覽線路產品或系統之前、期間和之后的全部感受,由情感、信仰、喜好、認知現象、生理和心理反應、行為和成就等各個方面構成,可以圍繞系統、用戶和使用環境三個因素進行研發和設計[2]。數字化時代下的交互體驗文創產品創新注重數字層面的服務與內容的體驗行為規劃,同時兼顧體驗載體(物理產品)的物質特性的綜合體驗設計方法[3]。文創內容將以各種物理終端產品為載體,以應用軟件APP產品的形式提供給用戶,是具有定位服務、網絡社交與社會協作等互聯網特征的文創交互體驗軟件產品。

南京地區的博物館在數字化文創產品方面做了許多嘗試,圖9揚州剪紙數字互動體驗,在非遺館區綜合展廳,有南京剪紙、揚州剪紙、徐州剪紙、金壇刻紙等的傳統靜態墻面展覽,還在剪紙展示區域設置了多媒體系統,方便觀眾多渠道地了解信息,還能在手工技藝活態展示區、大師工坊等區域讓觀眾近距離接觸大師,有機會體驗江蘇非物質文化傳統技藝。通過對南京剪紙文化的充分了解和體驗后,再讓大眾看到以剪紙藝術為表現內容的系列文創產品,想必定會獲得大眾的認可?!凹翦搿逼放葡盗形膭摦a品正是南京剪紙的非遺傳承人張方林大師與設計師杜俊合作的。“剪咫”以活態傳承、創新發展剪紙藝術為核心理念,將張方林大師的代表作“魚”剪紙作品作為設計載體,將其傳達的年年有余、魚躍龍門、如魚得水等具有美好吉祥的象征寓意轉化為與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實用性創意產品,開發了“魚悅”陶瓷系列、旅游用品系列等,如圖10。這種新型的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文化活動互動體驗形式可算是數字化時代文創產品的發展經驗之一,值得推廣。
南京博物院采用網絡科技和現場互動結合的文化互動體驗形式,讓大眾感受古代文明。如圖11的智能多媒體設備設置有文物修復游戲互動、文物找不同游戲互動、燒制陶器等,參與者在互動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各類文物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特色。數字化時代的文創產品依托品牌公眾微信號,以眾籌、預售、直播等各種新的網絡推廣形式推銷產品,如南京博物院通過公眾微信號以陳之佛經典名作《花間覓食》為主題與南京大排檔聯名的《人間品月》、《花間邀月》中秋月餅禮盒預售,有了線上的推廣與宣傳,帶動線下文創產品的銷售。由于2020年非冠疫情的影響,南京博物院在騰訊平臺進行“兄弟王”文創直播(圖12),介紹文創產品“兄弟王”龍驤筷、“兄弟王”草葉銅鏡隨充電寶等,還采用VR技術,在抖音平臺推出南博三件鎮院之寶的VR特效,與大眾互動交流,實現了博物館文創設計數字化傳播渠道的拓展。蘇州博物館與老字號“乾生元”在摩點平臺上眾籌《一團和氣》(圖13)中秋文創禮盒,獲得成功,在一條生活館眾籌“蘇博唐寅文房禮盒”(圖14)同樣也眾籌成功。蘇州博物館還為吳王夫差劍傘文創產品專門在蘇博天貓旗艦店直播,講解文創背后的故事,介紹吳王夫差劍的歷史故事及入藏蘇博的經歷。在直播平臺進行蘇博云春游,將詩書、投壺、插花、品茶、聞香等明清文人的“春游”方式通過在線直播與大眾在線互動,透過這些文人雅好推薦蘇博的秘色瓷蓮花碗曲奇餅干、陶冶之珍冰箱貼小花器等文創產品,真正讓文創融入當下的生活。雖遇疫情影響,但是有了直播、眾籌、各類交互軟件等數字化平臺,文創產品可以不受時空地點的限制,與大眾時刻保持互動交流,這是數字化時代文創產品的機遇,也是數字化時代文創產品發展的特色。

2.3注重文化價值在文創產品的體現
如果文化創意產品脫離了文化內涵,產生庸俗化、低端化的傾向,即使產生了經濟效益也是失敗的,因此,注重文化價值在文創產品的體現,將吳文化、金陵文化、淮揚文化、蘇東海洋文化充分挖掘,才能真正設計出設計出具有江蘇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直接將各種物質文化遺產、建筑景觀等形態物化設計為文創作品,會顯得簡單枯燥,非物質文化遺產才是城市可以傳神的點睛之筆,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4]。因而就有必要在認識到江蘇文化價值的文化內涵及重要性后,對結合現代生活形態、恰如其分的將具有日常生活美學特征的文化創意產品引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來,既能讓文化得到傳承,同時也滿足民眾精神方面的文化追求。
2.4注重文創產品中文化體驗和生活方式的結合
北京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曾經說過,“以往故宮文化產品注重歷史性、知識性、藝術性,但是由于缺少趣味性、實用性、互動性而缺乏吸引力,與大量社會民眾消費群體,特別是年輕人的購買訴求存在較大距離。同時,今日一般性的旅游紀念品已經很難滿足博物館觀眾不斷增長的期望?!薄耙虼?,必須在注重產品文化屬性的同時,強調創意性及功能性,通過觀眾期望與文化創意產品升級的互動,使人們真實感受和正確理解故宮博物院所傳遞的文化信息?!蔽膭摦a品只有與群眾審美習慣、消費方式、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乃至引領群眾審美習慣、消費方式,才能真正被老百姓接納。因此要植入生活的元素,貼近生活,以人為本,注重產品設計的功能性,做到舒適、美觀、環保。
如圖15的天寧寺手機支架設計,就是將大眾熟悉的天寧寶塔形象結合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而設計的一款文創產品。天寧寺造在唐朝貞觀、永徽年間,是常州地區的重點文物遺址之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遺址保護之一、江蘇省重度文物保護的對象。天王寺的塔高 13 層。從塔下部的地下宮殿到塔上部的鐘樓,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佛教文化特征。整座塔借用了唐代、宋代的古代塔的建筑樣式,八角形的角質、威嚴的外形,建筑工藝涉及了東楊木雕、楊州漆器等各種工藝技法。為了讓天寧寺寶塔形象能融入現代人的生活當中,設計者巧妙的將激光雕刻用于木板,設計出具有層次感、做舊感的鏤空手機支架,整體設計以天寧寺寶塔為主體,配合月亮,牡丹,鳥等為輔助圖形,以一塊石頭為底座承載整個寶塔,背后的月亮白云襯托出寶塔的氣勢宏大,高聳入云之感。天寧寶塔手機支架是一件非常實用的生活用品,可以解決手機放置的問題,同時它的巧思是通過自助安裝拼接完成支架實物的過程也讓消費者小有成就感。
3 結語
數字化時代已然來臨,為了更好的滿足大眾文化體驗需求,需要打破傳統的設計思路,利用好數字平臺,廣泛應用多種載體和表現形式,多元化地傳承和利用江蘇優秀傳統文化,創作出更多藝術性和實用性有機結合的文化創意產品,以展示江蘇地域特色、傳播地域文化,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孫敏,王慧敏.江蘇地方文化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研究——以南京博物院為例[J]. 設計,2018(13):21-23.
[2]鄒玉清.產品設計傳播在江蘇大運河城市文創產品設計中的現狀與策略[J].中國市場,2016,(51):112-113.
[3]劉彥,信息化語境下文創產品設計的新契機——文創產品交互體驗設計淺談[J].工業設計,2015,(12):88-89.
[4]鄒玉清.產品設計傳播在江蘇大運河城市文創產品設計中的現狀與策略[J].中國市場,2016,(5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