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盧佳 上海交通大學
X 區是J 市的一個轄區,它坐落于杭嘉湖平原,東接上海,西鄰杭州,南靠杭州灣,北面是姑蘇。地理位置較為優越。2017年度,區域總產值達到503 億元,增長了8.2%;公共預算總收入為48.5 億元;固定資產的金額達到252 億元,增長了17.2%。X區總體經濟水平較好。
1.社會環境因素:現在的社會的主流思想就是追求“城市教育”。想要成功就要走向城市,“城市的空氣讓人們向往”,這使得許多農村教師難以獲得家人和社會的支持。同時,盡管政府對鄉村教育的中重視程度開始有所提高、投入有所增加,但現階段城鄉差異的觀念還是扎根于每個人的思想中,有些榮譽獎勵大部分也會傾向于城市學校,職稱評比中也可見一斑,從之前的數據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來城區學校評上高級職稱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農村學校。由此可見,在現在的大環境下,農村學校的教師受關注程度明顯低于城市學校的教師。
2.學校因素:盡管教師隊伍作為一支比較穩定的隊伍工作比較單一,但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是需要不斷向前的,而學校給教師提供的職業平臺有限,這樣就會使得鄉村教師和學校的目標不一致。造成鄉村教師流失和離職的原因中,與學校有關的主要是:收入不合理(城鄉教師收入差距較大,收入不能反映他們的工作貢獻)、工作任務重(由于鄉村學生多而教師少,導致很多教師需要身兼數職,一名教師往往要任多門課、班主任、后勤等工作)、缺乏教育培訓職業發展的機會(缺乏先進的教學經驗和良好的職業發展)、缺乏對信任和認可的充分尊重、學校領導和管理者缺乏對鄉村教師平時的關心等等。
3.個人因素:對于鄉村教師而言,教書育人是他們的工作本職,也是他們的理想,但是他們又不局限于此,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在這個崗位上遭受了不公平待遇、無法再進步、無法進一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的時候,這些年輕鄉村教師就會產生對自己工作的倦怠,考慮轉入其他更廣闊的天空。
鄉村教師離職除了受到上述三個大的方面的因素影響以外,還受到以下幾個小的方面的因素影響:(1)交通不方便;(2)農村環境;(3)工作壓力;(4)生活工作圈狹窄等。這些因素對他們的影響程度經實踐發現也均有一定的差異性。
在“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中,指出有必要改進評估和任命鄉村教師職稱(工作)的程序和條件,以完成整體在縣城鄉學校的教師結構之間取得平衡,真正做到傾向于鄉村教師。我們應該為鄉村教師提供三級、二級、一級和高級這樣的一個職業發展計劃,還有鄉村榮譽教師的評比,具體到年份和內容標準,并且將向鄉村教師傾斜這一內容落實到具體比例上,讓鄉村教師能夠具有階段性的目標。另外,應當加強鄉村教師的職業培訓,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構建鄉村教師職業培訓發展計劃,保障鄉村教師參與培訓的時間和質量,支持鄉村教師對于學先進的追求和目標。
物質激勵主要以物質獎勵為激勵手段,直接提高鄉村教師工作熱情。主要形式包括工資收入、津補貼、休假儲蓄、榮譽獎金、醫療補助等。身兼數職的教師角色卻比城市教師的收入待遇相去甚遠,難免會讓鄉村教師感到不公和心寒。切實提高鄉村教師的工作生活待遇,要求我們完善鄉村教師的工資體系,加大國家、省、市、縣和鎮對于他們的補貼力度,對于具有突出貢獻和獲得相關鄉村教師榮譽的教師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另外,需保障教師的住房補貼、節假日帶薪休假、醫療衛生救助等正常福利,從物質上對鄉村教師進行激勵,對調動鄉村教師積極性具有直接作用。
鄉村教師的心理需要是簡單卻又多樣化的。首先,校長需要及時了解并主動關心鄉村教師的需求,在上下級之間建立正常、良好、健康的關系,營造互助、互信、支持、和諧的工作氛圍,使鄉村教師感到自己受到了各方的關注和尊重,增強他們對所在學校的歸屬感,從而調動其內在熱情。其次,鄉村學校可以實行民主管理,使鄉村教師有權了解和監督學校的重大事件,并參與到學校日常事務的管理和決策中來,從而使鄉村教師對于自己的工作有主人翁的意識,這樣自然就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實現了情感激勵。
綜上,我們只有真正了解鄉村教師的需求,給予鄉村教師最適合的激勵體制,才能獲得最佳的激勵效果,中國教育才能在未來的全球化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