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林 公主嶺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在當前的醫療衛生領域,很多機構對檔案重視度不高,認識上存在偏頗,將其簡單歸納為對整個系統日常行為的記錄,在衛生領域處于附屬地位,只是發揮工具的作用,不會創造直接收益。這種想法主要源于對衛生檔案管理價值認識的不足,忽視其潛在收益,這也是這項工作缺乏足夠重視的根本原因,使得系統內諸多資源都投入到專業技術領域,檔案管理系統建設速度緩慢,資源投入有限,在根本上制約了衛生檔案管理整體水平的提升。
在管理過程中,鑒于重視度的薄弱,尚未構建科學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缺乏針對性的標準與規范,管理方式落后,系統性與規劃性不強,尤其是精細化管理未得到落實,細節工作不到位,很難發揮制度的指導性作用。另外制度執行力不強,直接影響檔案資料的收集、存儲以及歸檔,制約衛生檔案資源使用率的提升。類似XX 鎮公立醫療機構病例檔案結案到病案室,病案室整理再交由綜合檔案室歸檔,傳輸過程涉及多個部門,容易造成銜接上的出錯,導致檔案的丟失與難以查存。
盡管醫療領域積極引入信息技術,但檔案管理領域參與度不高,紙質檔案仍占據主要地位,尤其是以人工方式進行衛生檔案的收集、存儲以及查詢使用,不利于檔案的便捷與高效使用,管理效率不高。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尚未與全行業進行融合,各種先進的技術、設施等的應用仍需加強。如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慢病服務、精神障礙、防保等科室產生的資料,基本是紙質為主,支付方式等方面局限于現金與刷卡,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創新,微信與支付寶支付方式的廣泛普及,曾出現不少看了病卻無法支付的情況,支付信息技術與醫療衛生領域的銜接出現漏洞,為更好的適應信息創新,應加強檔案、支付等信息化建設,開發信息資源的價值等。在人員方面,懂得信息技術與醫療衛生領域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嚴重不足,在根本上不利于衛生檔案管理現代化建設。從本質上講,加強衛生檔案管理的本質是促進檔案開發與利用,發揮信息資源的價值,更好地服務于醫療衛生事業。但當前,衛生檔案開發利用水平不高,主要源于落后的管理系統與管理模式,很難充分發揮檔案資料的真實價值。
衛生檔案是醫療衛生事業穩定發展的基礎,發揮信息依據的作用。同時,也能夠為新醫藥提供更加系統與全面的信息資源。要在全行業內提升對衛生檔案管理的重視。首先,要正視衛生檔案資源的價值,以更加端正與積極的態度面對衛生檔案管理工作,發揮創新的作用,強化資源高度共享。另外,要以行業發展實際為前提,積極探索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在資源投入方面給予支持,為信息化檔案管理創造有利的條件。
在衛生檔案管理中,制度建設是首要任務,能夠為整個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因此,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結合醫療衛生系統發展實際,積極構建健全的檔案管理制度,將檔案收集、保存以及歸檔等環節涵蓋其中,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制度,保證各個結構與部門的職責明確,為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掃清障礙。要將檔案資料的收集歸檔作為重點內容,結合相關管理辦法,促使其能夠融入衛生系統整體管理工作,保證其與系統內技術、經營等處于同等地位,實現對系統內資料的全面收錄,及時與檔案管理系統對接,維護檔案資源的可靠性。同時,對檔案管理手冊進行完善,做好信息區分,維護不同時期、階段以及時間點檔案數據的完整性。
首先,要結合衛生檔案管理系統建設實際,加大信息化建設資源投入,加快硬件設備的引進以及軟件系統的升級更新。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構建數字化管理平臺,做好資料分類,切實提高檔案管理效率。其次,重視建立信息化歸檔制度,以便增強信息化管理的規范性與有序性。再次,做好信息安全防護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提供便捷性的同時,也深受不安全因素的威脅,因此,要重視對信息化管理系統做好防護,加強安全建設,構建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多樣性安全舉措,尤其制定應急預案,對文件備份、軟件殺毒更新、防火墻等措施進行綜合使用。除此之外,要對管理人員進行針對性訓練,以安全防護為內容,增強人員安全觀念,促使其各項管理行為都遵循安全管理基本原則,確保檔案資源自身的安全性,避免遭受不良損壞。為了切實提升醫療衛生檔案開發利用率,要落實精細化管理模式,增強開發的準確性,實現對醫療衛生系統情況的準確反饋,提供更具針對性、指導性以及準確性的信息資源。基于此,要重視加快數據信息庫的建設,強化對更大規模數據的挖掘、分析以及利用。
基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大背景之下,衛生檔案管理工作深受關注,成為影響整個體系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以時代發展為契機,以醫改為方向,積極創新理念,對衛生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完善,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誘因,多角度進行應對,強化制度的優化以及體系的完善,依托高素質團隊,加快信息化建設速度,有效提高醫療衛生系統檔案管理水平,更好發揮檔案資源服務社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