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在湖南,有成千上萬扶貧干部,白天奔走在扶貧一線,夜晚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面對靜謐的山村,心潮澎湃,把所思、所感、所悟、所惑記錄下來。從這些日記里,可以窺見脫貧攻堅背后的苦樂,感受脫貧攻堅路上的酸甜,認識脫貧攻堅事業的偉大。
時間:2019年10月14日
昨日凌晨,見姚躍勤的微信朋友圈寫到“親愛的寶貝一路走好”。我知道是他的愛人走了。好不容易找個老婆,沒幾年就去世了,真的很遺憾。
在這個村,據粗略統計,光棍就有七八十名,作為扶貧干部,深感肩上責任很重。雖說婚姻要講姻緣,但經濟條件肯定是決定性因素。
記得6月15日姚躍勤就給我打電話,說愛人患病住院,經濟上有壓力,請幫忙想想辦法。由于他愛人戶口沒有遷入,按政策難以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化解這一難題,經多方協調,在6月17日終于把事情辦妥,解決了他愛人的就醫難題。本以為他們會慢慢好起來,一起享受生活,可惜好景不長。
為了幫助他渡過難關,經請示上級,在資金上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今天在喪事現場,看到幫忙料理后事的都是鄉里鄉親。一個個打了招呼,感覺很親切,很溫暖。互幫互助、鄰里和睦的場景,我們扶貧要實現的,不就是這種和睦關系嗎?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茨巖塘鎮細車村第一書記楊運大
時間:2017年9月4日
上周五,我去鎮上買菜。走到有幾個南瓜的菜攤時,攤主不在。旁邊一個女攤主主動吆喝:“你買南瓜?你到對面那里去買咯。”她是我們溈水源村高平文的老婆王鳳春。
我正想打聽一下她家的近況,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王鳳春大聲向對面女攤主說:“喂!他是我家恩人呢,賣南瓜給他優惠點。”女攤主笑著答應,我倒有點不好意思了。轉身回來,我又買了王鳳春的兩個絲瓜,幾個茄子。末了,她還送了我一把小菜,說是自己家種的,放心吃,滿臉笑呵呵的。
高平文和王鳳春都是苦命人,也是文盲,他們家我是去過幾次的。5月底,鄉村兩級按程序擬將高平文一家列入新增貧困戶進行幫扶,我們到他家現場核實。了解到這對夫妻的艱辛經歷,我拿了100元給他們的兒子作為兒童節禮物。7月初,政府將高平文一家納為易地搬遷戶,我開車帶他去看房,辦理入住手續。入住后,我和村干部一起上門賀喜,他們一家人很是開心。
偶遇王鳳春賣菜,既是意外,亦是驚喜,表明這一家子的生活在政府的幫扶下正在走向正軌。
幾天來,我一直心里納悶著:我怎么就成了她家的“恩人”了?我只是盡了扶貧干部的責任而已,沒給什么特殊照顧,稱我為“恩人”,受之有愧。
——湖南省寧鄉市溈水源村第一書記鄧文慧
時間:2018年7月4日
一早來到老萬家。老萬家有兩個女兒,一女出嫁,一女招郎。也不知道咋回事,招郎的女兒連生兩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
大孫子已經20多歲了,成天只知道在村里轉悠,撿垃圾成了唯一嗜好。幾年前的一天,大孫子聽說隔壁村有不少垃圾可撿,從沒出過村的他,踩著單車就沖了過去……
這一去就是十多天杳無音信,家里四處尋找。一天,村支書突然接到電話,竟然是婁底救助站打過來的。原來他一路往西北,一直到了婁底地界,在流浪乞討時被婁底救助站收容。工作人員問他半天,連自己父母名字都不知道,就知道住在聯洋村,村支書叫劉和平。
婁底救助按圖索驥,總算找到村支書,把人給送了回來。也幸虧咱們劉書記工作做得扎實,經常在貧困戶家串門,才讓大孫子對他產生了比自己父母還要深刻的印象。
正和老萬閑聊間,他大孫子騎著一輛電動車從外面進來,圍著堂屋轉來轉去。我看了暗暗擔心,這電動車一飆就是幾十公里,千萬別騎出去又走丟啦。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三湖鎮聯洋村駐村扶貧隊長鄭海青
時間:2019年7月1日
今天,縣督查組到村里進行督查,從反饋情況看,村民對工作隊的滿意度只有70%左右。真的感到無奈,真的感到團棗村的駐村工作難做。
實事求是地講,進駐團棗村后,市工作隊縣工作隊員一起,走村串戶,察民情,聽民意,走遍了團棗村的每一個角落。短短4個月,村里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村組道路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村民都看在眼里。
但有些村民就是熟視無睹。如有一個非貧困戶,對督查組說工作隊沒去過他家。這確實冤枉。我們3月剛到村里時,就到他家去走訪了一次。5月與村干部、組長到該組走訪時,又去了他家一次。6月與縣聯村領導、鄉聯村干部、村干部到該組走訪時,也去了他家一次。我們所有工作都有記錄,有圖片。

還有兩戶貧困戶,工作隊上門走訪了幾次,幫扶干部經常買這買那給他們送東西,但督查組督查時,他們竟然說,幫扶干部沒去過他們家,不認識工作隊。
看來,加強農村宣傳思想工作,解決老百姓思想上、精神上的脫貧問題,比物質上的脫貧更為重要。
我相信,只要付出真心,用真情扶貧,老百姓遲早會認可的。(記者注:9月下旬,懷化市組織對該村的脫貧出列預檢,群眾滿意度提高到98%。)
——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太常鄉團棗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長李向軍
時間:2019年7月22日
2018年3月31日,當時進瑤山的道路還不通,需要坐船跨水庫進山。
當天下午,我們和村干部一行7人坐著一臺微型沖鋒船進山走訪貧困群眾,船行至幾十米深的水庫中央,突然間,船尾劇烈抖動,船身在原地快速打了兩個圈,幾乎翻掉。驚魂稍定后,發現水下一棟建筑物若隱若現,沖鋒船螺旋槳經過時直接撞到該建筑物頂部,萬幸的是船沒翻。
還好,虛驚一場。
2018年9月26日,在縣扶貧辦對接完相關工作后,我一個人搭中巴回村,車行到一半,突然間腰痛如裂,豆大的汗珠下雨一般,于是趕緊在最近一個鎮下車,強撐著找到衛生院。
走完一整套手續等著進CT室時,已經痛得滿地打滾,幾乎要暈厥。檢查后發現,只是腎結石發作。
還好,虛驚一場。
2019年7月9日,在走訪貧困戶老馮家時,突然發現他的小女兒臉上有好幾個白色圓斑,我心里突然咯噔一下,不會是白癜風吧?我馬上帶著小女孩和她奶奶趕到醫院,經過初步檢查,排除了白癜風。
還好,虛驚一場。
扶貧工作還在繼續,扶貧故事也還在繼續,這段經歷必定會成為我一生刻骨銘心的記憶。
——湖南省委宣傳部駐江華縣水口鎮如意農村社區扶貧工作隊隊員付昭成
摘編自《新華每日電訊》2019年11月11日